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出血性疾病,表现为过敏性血管炎的征象。一般来说过敏性紫癜的过敏源可以是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或者是抗生素、磺胺药等药物引起,也可由植物花粉或者鱼、虾、蛋、奶等食物引起,也可能是注射疫苗等引起。
过敏性紫癜可轻可重,小孩得此病较为常见,家长们必须引起重视,此病容易反复发作,属于顽固性的过敏性紫癜。
一、预防
1.控制饮食
“很多过敏性紫癜患者发病是由于进食特殊食物引起,如鸡蛋、牛奶、零食、鱼虾等,如果孩子患上过敏性紫癜,一定要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不吃或少吃易上火的食品。急性期只吃素食,并且尽可能不吃蘑菇、木耳、土豆、番茄等食品。
2.待紫癜稳定后,逐渐开始食用瘦肉、鸡蛋、牛奶、蘑菇等,但一定要一种一种逐渐加用。羊肉、辣椒、海鲜等暂时最好在一段时间内不要食用,时间长短视患者的体质综合判断。
3.易复发时间适当抗过敏治疗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和复发有明显的季节性,多数在每年的9月到12月份,也有不少患者在春天或夏季发病或复发。家属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复发规律,在高发期间适当使用一点点抗过敏药物,临床发现经过这种方法干预后紫癜复发率大大下降。
4.预防和控制感染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除了和饮食、生活用品有关外,感染是引起紫癜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一定要增强体质预防感染,一旦感染积极治疗,如果反复感冒,可以适当使用免疫调节剂。但一定要注意,如果患者平时很少感冒,最好不要过多使用提高免疫的药物。
二、过敏性紫癜的分型
过敏性紫癜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这是一种由于机体对某些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因而在血管内出现IgA沉积,引起小动脉、小静脉以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而导致的出血,属于出血性疾病三大原因(血管因素、血小板因素、凝血异常)中的血管因素引起的出血。
本病好发于>3岁小儿,尤其多见于学龄儿童,男性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约2倍于女性儿童,但在成人男女中发病几率相同。大多数患者呈良性、自限性过程,于数周内痊愈。但也有反复发作或迁延数月、数年者,约30%的过敏性紫癜患者有复发倾向。
临床分型及表现,患者发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多于冬秋季发病。多数患者先有全身不适、乏力、低热等前驱症状,1-3周后出现典型临床表现。依病变主要累及部位,可分为以下5个类型。
单纯型:也叫紫癜型,仅有紫癜。此型的特点是紫癜主要局限于四肢,尤其是下肢伸侧及臀部,较少出现于躯干部。紫癜呈对称分布,分批出现。皮疹大小不等,颜色鲜红,压之不褪色,略高出于皮面,可以融合。可伴发皮肤水肿、荨麻疹、皮肤坏死。
腹型:与紫癜同时,或者于紫癜后1-7d出现腹部表现,腹部表现以腹痛最常见,多为脐周、下腹部或全腹部的阵发性绞痛,可有压痛,但多无腹肌紧张。有腹肌紧张者容易误诊为外科急腹症,儿童常见肠套叠,若有消化道出血可见呕血、黑便、便血,偶可见肠穿孔、肠坏死。
关节型:在紫癜的基础上出现游走性、反复性发作的关节肿痛、压痛及活动障碍。多累及踝、膝、肘、腕等大关节。数日后自愈,不遗留关节畸形。
肾型:是本病最严重的类型。在紫癜出现后的1-8周出现肾脏受累表现。可呈急性肾炎综合征、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表现,亦可演变为慢性过程,部分病例可出现肾衰竭或终末期肾病。
混合型:在紫癜的基础上合并上述≥2种分型。
三、诊断
实验室检查有助于确诊 对于过敏性紫癜而言,并没有一个特异的实验室检查可用于确诊,但以下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有助于诊断。
血常规:由于过敏性紫癜是小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因而在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白细胞正常或升高,血小板计数正常,这一点可以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鉴别。
血小板功能检查:正常。
尿常规检查:肾型或混合型过敏性紫癜可有血蛋白、管型尿。
便常规检查: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可有潜血阳性。
四、饮食注意
(一)饮食原则
1.过敏源若是食物,应尽量设法确定是哪种食物并严格禁食该种食物。
2.高蛋白膳食,瘦肉、动物肝脏、蛋及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应充分保证,但若出现肾型的过敏性紫癜应该少吃或禁止,对于海鲜类的高蛋白食物要绝对禁止。
3.高维生素食品,尤其是含维生素C的食物对于维持血管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
4.对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可根据病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有肾脏损害者,应限盐限水。
(二)食物选择要点
1.鱼、虾、蟹、蛋、奶等动物性食品,以及蚕豆、菠萝、花粉等植物性食物有可能成为过敏源,这些食物引起的过敏性紫癜发病率可占10~15%,应逐一加以排除。
2.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新鲜蔬菜、水果,特别是绿叶蔬菜、青椒、柑橘、鲜枣、猕猴桃、刺梨、柠檬等。冬季蔬菜淡季时绿豆芽也是很好的维生素C来源。
3.调剂食用动物性优质蛋白质和豆制品。
点击左下角白癜风去哪里治疗最好北京到哪里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