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杭州的王大叔,这一年过得太痛苦了。
从去年开始,大叔跟中了邪似的一直被各种怪病纠缠:腿上反复长红疹,疼得走不动路;动不动就发烧,浑身没力气;时好时坏……就这样反反复复折腾,有时候,大叔自己觉得自己的生活没什么意义,实在太累了。
两腿肿痛、起红疹,大叔患上了血管炎这些怪毛病的出现,还得从去年10月那一次登山说起。
当时爬山回来,两条腿上突然冒出许多红疹,不过大叔没有放在心上。没想到红疹越来越多,腿疼得严重的时候竟迈不动步子。
这下大叔有点担心了,决定去看医生。医生考虑是结节性血管炎,给大叔开了甲泼尼龙片(一种激素)。吃了药,红疹慢慢退了。
今年5月,发热和皮疹复发过一次,大叔住院做了腿部皮肤结节病理活检,诊断明确,确实是血管炎。医生加大了口服激素的剂量,病情也好转得很快,大叔就安心出院了。
吃了一年激素,一直反复发烧出院后,大叔一直没有中断激素治疗,然而日子过得仍不安心。发热、两腿胀痛、浑身乏力,这些症状一个没少,到后来开始出现头晕、胸闷。可是王大叔一直忍着,心想大概还是血管炎的关系,继续吃激素应该就能好。
然而前几天,大叔的病情又复发了,这一次,特别严重。体温飙到39℃,胸闷无力,简直“快昏过去了”,家人意识到不对劲,赶紧把他送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
急诊科副主任蔡华波接诊了王大叔。检查发现,王大叔血小板极速下降,电解质紊乱,肝功能受损明显,出现黄疸,血清白蛋白特别低,炎症指标升高,CT检查提示王大叔肚子里有很多肿大的淋巴结,肝门部的淋巴结肿大融合,甚至压迫到了胆总管。
蔡主任心一沉,王大叔的病情很可能比表面看起来更严重,随时可能急转之下,危及生命。虽然,血管炎会发烧,但是王大叔的病情太严重,最近反复出现的发热,腹部淋巴结肿大不能以单纯的血管炎来解释。考虑到病人是长期应用激素的病人,抵抗力比较差,需要尽快明确病情,排除合并其他疾病的可能。蔡主任决定,当天就进行淋巴结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需要排查合并结核病或淋巴瘤等。
把病情告知大叔时,大叔还不相信。大叔还是认为自己就是血管炎,就是治疗效果比较差而已。经过医生反复跟大叔进行病情说明,大叔最后终于同意进一步检查。
当天,虽然给予了积极的治疗,王大叔的病情就发生重大的变化,发生了凶险的一幕:王大叔高烧41℃,并且出现了休克症状,血压最低80/46mmHg,心跳最快每分钟达到次,口干,异常烦躁,“真是差点就没命了!”
真相大白,原来并发了结核病好在医生紧急给予快速补液等治疗,症状缓解了许多。同时,医院病理科医生加班加点,给出了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结果也出来了,提示结核杆菌感染的可能性。
原来,王大叔患上了结核病!真相终于大白,大叔的病终于有了正确的治疗方向,医生也根据他的病情确定了合适的治疗方案。
专家提醒:
切莫迷信“久病成良医”,慢性疾病须及时复诊蔡华波提醒大家:所有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的病人需要特别 如今,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大幅上升。因为病情通常反复发作,病人对病情都有一定了解,自以为“久病成良医”,就容易忽视自己的病情。
其实,慢性病患者往往处于免疫力下降的状态,病情变化非常复杂。对于他们而言,要比其他病人更重视病情的变化,医院复查。如果出现新的症状,更应当立即就诊,才能把握治疗的最佳时机。
王大叔反复发热发作时,就已经有结核感染的可能。可惜他一直以为是因为血管炎,没太放在心上,直到结核感染非常严重,医院救治,这时候已经延误病情,差点送了命,他这一年的治病历程就是慢性病人忽视病情变化的一个反面教材,望大家引以为戒。
来源:医院
作者:急诊科夏帮博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
切莫迷信“久病成良医”!
底部请随手点赞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