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很多家长都想给孩子买份保险,但保险怎么买、买什么,往往比较迷茫。
现在市面上打着“少儿”旗号的保险,简直可以用“泛滥”来形容。以少儿重疾险为例,晓保随便拿出几款少儿重疾险,可以看到所谓“少儿特定疾病”,各不相同(下图)。究竟哪些是货真价实?哪些又是“挂着羊头卖狗肉”?
今天,晓保就来聊聊“儿童保险”这个话题,主要围绕的问题是:
孩子面临的风险,到底来自哪里?
针对这些风险,应该怎样给孩子买保险?
晓保一直认为,给孩子买保险特别是重疾险,千万不要只看表面(比如疾病数量多、价格便宜),一定要从医学的角度对症下药,即什么疾病既容易发生、又相对容易理赔,这种针对性的保险才有意义。
如果一款重疾险,保障的疾病比较罕见,或者比较常见但理赔门槛很高,又或者根本不是少儿疾病,这样的保险其实针对性并不强。
所以,在买保险之前,晓保强烈建议补一补医学知识,否则,很容易买到“假保险”。接下来,晓保将从医学、保险两个角度,给一些具体的分析和建议。
儿童容易发生的疾病是什么
晓保专门查阅了相关医学文献,收集了不同地区儿童住院疾病谱,看看儿童主要因为什么病因住院。
首先,医院住院儿童为例,从年-年的住院数据看,儿童所患主要疾病如下:
1、新生儿疾病:例如新生儿呼吸窘迫、早产儿、新生儿黄疸;
2、先天性疾病:例如先天性心脏病、斜视;
3、肿瘤:例如恶性肿瘤、良性肿瘤;
4、与感染相关疾病:例如肺炎、新生儿败血症、小儿惊厥、扁桃体腺样体肥大;5、与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例如癫痫;
我医院年间,多例儿童住院疾病谱,文献中指出“前院前5位的疾病分别为:肺炎、腹股沟斜疝、阻塞性睡眠呼吸综合症、隐匿性阴茎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型黄疸)”。
医院当年的儿童疾病谱可以看到,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先天性疾病,是主要的住院病因,医院住院疾病比较类似。
除了住院以外,感冒、发烧、发热、咳嗽、支气管炎、腹泻等,在门诊中都是非常常见的儿童疾病。
怎样有针对性地选择儿童保险
1、新生儿疾病、先天性疾病要靠医保
在儿童常见疾病中,新生儿疾病、先天性疾病,通常无法靠商业保险解决问题。为什么呢?
新生儿疾病,例如新生儿黄疸,往往的出生后发病,而商业保险,一般是需要出生满28天才能投保。
至于先天性疾病,例如先天性心脏病,一般被保险公司纳入免责范围,即保险公司不承保保险责任。
所以,对于新生儿疾病、先天性疾病,主要还得依靠医保,孩子出生后,一定要尽快到街道给孩子办理医保。
2、应对小病门诊及住院,可以买商业医疗险
小孩子免疫力差,隔三差五免不了感冒、发烧,这时可以买一份通常商业医疗险,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都可以得到保障,价格比较便宜,-元/年即可,市面上产品都差别不大,买保险时,一定要看清楚,怎么续保?理赔后能不能续保?
注意,很多保险宣传并不会告诉你:商业医疗险的报销范围,并非可以全部报销。
普通的医疗险,起到补充医保的作用,即在医保目录可以报销的范围内,医保报销后还没有报完的部分,商业医疗险可以补充报销。对于医保目录外的自费药、进口药、检查费等,普通商业医疗险就不能报销了,这是普通医疗险的局限性,不要以为买了医疗,就通通可以报销,但能补充报销,总比全自费要好。
3、预防重大疾病,一靠医保,二靠重疾险
很多人听得最多的重大疾病,可能是儿童白血病。其实,儿童重大疾病的发病率并不算太高,以白血病为例,年发病率为约4/10万人,同时儿童白血病的治愈率是比较高的。尽管儿童重疾发病率低,但一旦患病,所需的治疗费、父母的收入损失,仍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应对重大疾病,医保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特别是目前国家推行的大病医保政策,有效降低了患儿家庭的开支。但医保是报销性质,前期需要自行筹钱垫付住院费用,这是医保的局限性。
而重大疾病保险,如果确诊并且达到理赔条件,即可获得一笔固定的赔偿,不需要等治疗结束后再报销,相对灵活很多。少儿重疾险保费适中,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建议都配置一份重疾险。
4、预防意外事故,可以买意外险
小孩子生性好动、缺乏风险判断力,买一份意外险,如因意外伤残、门诊、住院,都可以获得理赔。保费也比较便宜,元/年以内即可,市面上产品都差别不大。当然,门诊、住院等费用,意外险仍然是报销医保目录内的。
购买少儿重疾险需要注意的技巧
晓保在文章最开始已经说过,很多保险都打着“少儿疾病”的旗号,什么“高发疾病”、“确诊即赔”。
它真的高发么?它真的确诊就赔么?为此,晓保曾经专门去查阅医学资料、请教了相关医生,下面就常见的几种“特定疾病”作个分析,看看究竟哪些实用,哪些是虚有其表?
脊髓灰质炎
它也叫小儿麻痹症,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名词,脊髓灰质炎病毒上世纪曾经在一些地区广泛流行过。
细心的家长朋友应该知道,去社区给小孩子接种疫苗,有一项疫苗叫“糖丸”,它就是脊髓灰质炎疫苗,从新生儿第2个月开始打。通过疫苗的普遍接种和输入性病毒感染的严格控制,该疾病已非常少见。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恢复无脊灰状态(无脊髓灰质炎)。
就该疾病的病理看,该病毒90%以上受感染的人没有症状,少数感染者出现发热、疲乏、头痛、呕吐、颈部僵硬以及四肢疼痛等症状,仅有极少数感染者,由于病毒侵袭神经系统导致不可逆转的瘫痪。
而在保险中,该疾病的理赔条件是”仅对脊髓灰质炎造成的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导致被保险人一肢或一肢以上肢体机能永久完全丧失的情况予以理赔“。尽管我们不能排除在临床中,或未来仍会出现脊髓灰质炎病例,但从保险理赔的门槛看,理赔概率是极低的。
重症肌无力
年发病率约4-11/万人,属于极其罕见疾病,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儿童1-5岁居多。患者90%以上有胸腺异常,胸腺切除是重症肌无力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小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可完全缓解,大部分患者可药物维持改善症状,绝大多数疗效良好的患者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而该疾病的理赔条件是:”经治疗一年以上无法控制病情,丧失正常工作能力;出现典型的肌无力危象;症状缓解、复发及恶化的交替出现“。根据疾病的发病率低,以及大部分治疗预后良好,保险理赔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即使是患重症肌无力并作了胸腺切除手术,也不一定能获得理赔。
严重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心包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心包炎较严重的类型是缩窄性心包炎。本病病因大多数是结核性,其次是化脓性。急性心包炎后一般经过2-8个月即可有明显心包缩窄征象。在急性心包炎后一年内出现为急性缩窄,在一年以上者为慢性缩窄。
该疾病的治疗方式是实施心包切除手术,医学资料显示,术后大部分病人远期效果较好,能达到心功能Ⅰ-Ⅱ级。
而该疾病的理赔条件是:实际接受了切除手术,并且心功能衰竭达到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状态分级IV级,并持续天以上。心功能衰竭达到四级,指的是卧床休息时仍出现心衰的状态,不能从事任何体力劳动。父母发现孩子患病,一定会尽力就医,不会让病情恶化到心功能IV级,而通过提前干预,技术上是可以有效缓解的,所以能顺利理赔的概率并不大。
严重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由于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心脏疾病、失明、甚至残废,婴幼儿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弛张热及皮疹等,较大儿童可出现多发性关节炎或仅少数关节受累,但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很少发生关节破坏。
如能及时治疗,75%患者病情缓解,关节功能正常,只有少数造成残废。适合儿童的手术疗法主要包括滑膜切除术、软组织松解手术、截骨术,人工关节置换术通常适用于成年人。
而该疾病的理赔条件是“接受了膝关节或髋关节置换手术”,从这个角度看,理赔概率也小。
严重哮喘
好发于少儿群体,发作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个体差异很大,轻者仅有胸部紧迫感,持续数分钟,重者极度呼吸困难,持续数周或更长时间。哮喘症状的特点是可逆性,即经治疗后可缓解,部分自然缓解,当然,少部分不缓解而呈持续状态。
该疾病的理赔条件是必须满足以下3项中的至少2项:1.身体活动耐受能力显著且持续下降;2.慢性肺部过度膨胀充气导致的胸廓畸形(桶状胸,X线显示肺野透明度增强,心胸比例0.35);3.持续每日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至少持续服用六个月以上。
由于该疾病大部分具有可逆性(经医疗干预可以缓解),只有少部分最严重的无法缓解的哮喘,才可能符合理赔条件。此外,在临床治疗中较多采用雾化,而非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方式的不同,不知在理赔时是否会产生纠纷。
其它“滥竽充数”的疾病
至于其它很多所谓“少儿特定疾病”,并非真正的少儿阶段特发疾病,就是所谓的“滥竽充数”型。例如:
肺淋巴管肌瘤病,发生率约为1/万,几乎所有的病例均发生在女性,平均年龄30-40岁。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多见于中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
除此之外,小肠移植、坏死性筋膜炎、严重胃肠炎、小肠移植、骨髓纤维化、克罗恩病等等,并没有资料证明该疾病的为儿童特定阶段的疾病。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很多所谓少儿特定重疾,营销噱头的色彩浓厚,大牌保险公司也不例外。如果仔细评估保险条款理赔难度,能起作用的不多。所以,重要的不是少儿特定疾病的数量,而是消费者真正可能获得理赔的有几种!
如果说有什么疾病是应该保的、可以理赔的,就目前主流重大疾病定义,晓保建议最好包含以下几种疾病或保障责任(理由:比较急的疾病,容易误诊或发病快导致重症,而慢性病通过提前干预可缓解,即使确诊,也可能达不到理赔条件)。
重症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少儿阶段比较常见,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
重症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由于这种疾病发病较快,重症病例的临床表现与理赔条件比较接近,即更接近“确诊即赔”。
严重川崎病
该疾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系统性血管炎,虽不是常见病,但近年来在临床上有增多的趋势。
由于该疾病的首发症状是发烧,身上伴有红点,常常被误诊为感冒、麻疹等疾病。而一旦不及时治疗,发展到重症可能引发冠状动脉扩张甚至冠状动脉瘤,进而导致心脏功能损害。
该疾病的保险理赔条件是“超声心动图显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或其他心血管异常,且接受了手术”,与临床表现比较接近。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部分保险公司的条款中规定“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另一些则规定:“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或其他心血管异常”,这里的细节要区分,当然选择理赔条件更宽松的。当然,并不是得了川崎病都需要手术治疗,所以也不一定可以理赔,但有这种疾病的保障肯定更好。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造血干细胞技术飞速的进展,更为安全有效,已经成为治愈多种良性还有恶性血液病与遗传性疾病非常重要的手段,能够治愈的病种还在不断的扩大。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优点是适用的人群比较广,不受供者限制,没有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移植后的相关并发症比较少,花费相对较少。
与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它尽管也有它的局限性,但如果从挑选保险的角度看,这种治疗方式有它的实用性,理赔门槛低,有比没有好。
出血性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出血性登革热,是登革热中最严重的一型,死亡率高达15-50%,喜犯八岁以下的小孩,多由于两次以上重复感染,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剧烈反应,造成全身血管的大量出血。
该疾病发病率虽然不算高,但每年南方地区卫生部门都它作为一项疫情加以监控,并且它发病急,临床表现与理赔条件比较接近。对于常年气温较高、蚊虫滋生的南方省份消费者,可以在购买保险时留意是否包含这种疾病。
至于其它的儿童重疾,比如严重癫痫、细菌性脑膜炎、因意外原因导致的智力障碍、肢体缺失,如果保险中有则自然更好。
总之,给孩子买重疾险,儿童疾病数量的多少不太重要,记住几个相对更容易发病和理赔的的疾病名称,会简单实用得多。因为按当前重疾险的疾病定义,如果你对医学和保险有研究,就会发现大部分的所谓儿童疾病保障,其实理赔概率是比较小的,或者很多就是滥竽充数。
给宝爸宝妈的预防建议
最后提醒宝爸宝妈们,保险的功能在于事后补偿,孩子的健康预防常识,显得更加关键,比如以下几种少儿疾病,通过疫苗接种、及时就医、避免药物滥用等,也可以避免更加严重问题:
1、EV71病毒疫苗接种。手足口病是学龄儿童高发的传染性疾病,通常病情比较轻,容易治愈,但也有极少数重症病例会导致死亡。在此提醒有6岁以下儿童的家长,去社区打EV71病毒疫苗。EV71型病毒是导致重症手足口病的重要因素,该疫苗可以减少因EV71型病毒感染重症的风险,价格也不贵,一针元左右,前后一共2针。
此外,社区有一系列的疫苗接种项目,例如肺炎、流脑、流感等,可以去了解,给孩子多一层防护。
2、有类似川崎病症状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临床表现可有发热、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梅舌,很容易误以为是普通感冒,如发现这些症状要引起重视,不及时就医可能引起心脏功能损害。
3、瑞氏综合症的预防。它是儿童在病毒感染(如流感、感冒或水痘)康复过程中得的一种罕见的病,以服用水杨酸类药物(如阿司匹林)为重要病因,虽然罕见但死亡率高。在病毒感染期间,不要服用阿司匹林或者带有“水杨酸”字样的药品,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4、白血病。该病的病因比较复杂,部分患者有过化学物品的接触史,因此尽管让小孩远离家装、建材、化工、油漆、等材料及电磁辐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