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中医亟待加强体系化的治疗方案设计
请输入标题bcdef
一妇人年近四旬,夫主不利,愁郁种种,抱怀不散。时值季夏,岁荒之极,腮发一疔,六日后方延予视,其时疔毒已经走散,头、目、唇、项俱肿,形色紫赤,予曰∶肉肿疮不肿,乃疔毒走黄,不治之症。彼妇流涕叹曰∶一家皆绝也。予问曰,何其如此?妇又曰∶吾夫乃不肖之人,妇有一女二子,俱未适配,设若妇死寄托于夫,子女日后必为流荡辈也。故妇在一家生,妇逝一家死。自然之理。予时闻之,沉吟不已。如此何以得生,不忍弃治,况此疮势大,又非药力可回。思之当雇一贫人,以饭餐饱,用火酒数杯,随用针刺肿上十余处,令彼噙吸恶血数碗,将温汤洗净,用蟾酥锭磨浓涂之,四围敷金黄散早、晚二次,内以护心散、蜡矾丸清心护里,兼服降火、化痰、开郁、安神之药调治,庶保不变。吸血之后,余肿稍退。又至六日,夫又对言,何其不死?彼妇相闻甚苦,暴怒之极,仍又复肿,比前尤甚也。复用针刺肿甚上约十余处,出血三、四碗,针孔上小膏盖贴,余肿仍敷。其人出血多而其内必虚,以人参养荣汤加香附、贝母服数日后,针口渐脓,余肿渐消,原疮处复得高肿,仍用蟾酥条插化,亦渐腐溃;外用生肌敛口,内服开郁和中、养血健脾等剂,调理百日外方愈。此病设若相论疮势形色者,百无一生之理,此功出于强勉行之,亦得其生者。此妇愈后,二子一女俱以婚配,其夫亦守其终,见今已六旬半矣。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疔疮论第十七·疔疮治验》
请输入标题abcdefg
解析
一个葫芦一把杖,这是古代中医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桌子椅子笔和纸,这是人们对现代中医的印象。说中医神秘,就在于其能用最简单的方式处理最复杂的疾病。望闻问切,似乎能让患者成为透明人,五脏六腑,洞若观火,几味草药,拨乱反正,看似轻而易举,却暗藏玄机。其中神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
久而久之,中医的形象就这样被固化了,倘若有一天中医没有这样做,反倒让人不大相信了。如此,中医渐渐被程式化、被边缘化、被固化,甚至被当作文物加以保护,此等情景,何其尴尬!何其悲哀!中医有志之士,莫不长太息以掩涕兮。
本案同样是治疗疔疮,但却是疔疮重症——疔疮走黄,相对于西医的感染继发败血症、菌血症等,病情不可谓不凶险。陈氏心怀慈悲,念及“妇在一家生,妇逝一家死”,明知胜算不大,却全力以赴,只希博得一线希望。
疔疮痈疽,只要脓成欲溃,当以清创为先,次以药石。他先将细针在酒火之上烧红消毒,再将其刺入皮损上,刺出一些小孔,再人工吸吮疔疮内的坏死物及血水。再用温汤(可以用甘草汤或猪蹄汤,当然也可以随证处方)冲洗干净,再以蟾酥锭磨浓涂在创口上面,皮损周围敷上金黄散,早、晚各一次次。这是外科处理方法。系统用药:口服护心散、蜡矾丸清心护里,兼服降火、化痰、开郁、安神之药调治。如此,病情才得以控制,皮损逐渐好转。
本来疾病就这样慢慢好转,可是因其丈夫恶语相加,致使情绪激动,疾病再次加重,但显然全身症状不明显,只是局部皮损较前肿胀。基本上也是沿用前法,刺破肿处,流出脓血,插入蟾酥条。但内治方面可略加调整,因为病情没有之前那么凶险,考虑病程较长,出脓血过多,陈氏的原话是“出血多而其内必虚”,因此,托补为主,用人参养荣汤加香附、贝母。后病情控制后,只需按常规的疮疡后期治法,外用生肌敛疮之品,内服开郁和中、养血健脾等剂。
就这样,凶险之病终得痊愈。很多人可能说陈氏艺术高妙,却不知他能化险为夷,起死回生,主要取决于他对于疔疮等外科感染疾病的一整套体系化的治疗思路和方法。各种治法要么合并使用,要么连贯有序使用。每一个方法都看似稀松平常,但组合到一块却可以解决复杂问题。因此,我们不要一味满足于方剂内部的联合思路,而应该注重方剂与方剂、内治与外治、中药与西药等配伍联合方案的设计。否则,中医的路就越走越窄了。
中医二千多年的发展史,留下来很多值得研究的临床资料,医案就是其中的瑰宝。医案并不在于告诉我们什么病用什么药,而在于如何思考病机,如何巧妙治疗。其中独特的治疗思路和方法就是前人留给我们最值得学习的东西。可惜,我们翻阅古籍,却只为求得一方半剂,结果只落得个舍本求末、买椟还珠的下场。
对外科的放弃是当代中医最大的悲哀
外科医生必须刻入骨髓的两点
不用“消炎”也能治疗皮肤感染吗?(一)
不用"消炎"也能治疗皮肤感染?(二)
外科手术,只是西医的专属吗?(一)
外科手术,只是西医的专属吗?(二)
李晓强
医学硕士,医院医院主治医师。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理事兼中西医专委会秘书;
陕西省性学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中医药报社《中医健康养生》特约记者。
曾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医院及医院皮肤科工作。
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主攻:皮肤外科,毛发疾病、损容性及血管炎性皮肤病,尤其在皮肤外科、脱发、瘢痕疙瘩、毛发移植、痤疮有独到的认识。
擅长各种复杂皮肤手术,尤其是面部精细微创手术。
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省级课题2项。
您的赞赏就是对祖国医学的认可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