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痛风的长期心、肾、关节损害是和体内的尿酸水平息息相关的。只有尽快将体内尿酸水平降到正常水平甚至更低,才能将痛风对我们的危害降到最低。
提到痛风药,可能会有人提到别嘌醇。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别嘌醇。
别嘌醇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人类最早合成用于降尿酸的药物。经历几十载春秋,别嘌醇依旧被全球公认为痛风治疗的一线用药。除了疗效确切,它还有另一个大优点——价格便宜。因此,成千上万的患者因为别嘌醇摆脱了痛风的困扰。但别嘌醇有时却被称为“夺命丹”,甚至有些医生也怕用这个药。
为什么?这要从它的不良反应说起。
服用别嘌醇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急性肝细胞坏死;上消化道出血;骨髓粒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等等;但被称为“夺命丹”,主要与它可能引起的另一种不良反应——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皮肤坏死症(TEN)有关。
SJS/TEN到底有多可怕,大家可以通过一张图感受一下:
前方高能预警!
前方高能预警!
前方高能预警!慎点
使用别嘌醇,有1.5%皮疹过敏的机会。其中,有严重过敏的情况,也就是SJS/TEN,使用别嘌醇,这种严重情况发生的概率是0.1%~0.4%。SJS/TEN是公认的最为严重的皮肤系统不良反应,主要引起皮肤剥脱和粘膜的破坏,还会累及到器官系统。发生率低,死亡率高,SJS的死亡率约为1%~5%,而TEN的死亡率则高达20%~30%。
而且,别嘌醇的过敏反应症状存在一定的延续性,当第一次服用药物时没有发生不良反应并不代表不存在严重不良反应风险,这种过敏反应可能在你连续用药1-2个月以后甚至半年左右发生。
那该怎么去使用别嘌醇?年Hung等最先在台湾的汉族人群发现别嘌醇的不良反应与HLA-B*基因多态性有很强的相关性[4]。携带HLA-B*等位基因者发生别嘌醇所致SJS/TEN的风险显著高于HLA-B*等位基因阴性者。别嘌醇致严重不良反应与HLA-B*之间的联系存在种族特异性差异,中国汉族人群中HLA-B*等位基因阳性率约8%,而欧美人群中HLA-B*等位基因阳性率仅为1.4%左右[5]。因此中国人群服用别嘌醇后,发生SJS/TEN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几率更高。
也就是说,虽然中国汉人、汉族患者、泰国患者和韩裔的别嘌醇致命风险更高,但他们可以筛查HLA-B*等位基因来避免该风险。HLA-B*阳性避免用别嘌醇。
但是,基因检测并不是一劳永逸,在医学上无法做到%,即使是经过基因检测为阴性,用药也需要遵医嘱,注意不良反应并定期复诊。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于年10月16日修订别嘌醇说明书,加了黑框警示:该药可导致剥脱性皮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药物超敏综合征,严重可导致死亡,建议一旦出现皮疹,立即停用,及时到皮肤科诊治。
到底用不用别嘌醇?别嘌醇的优势在于疗效确切并且经济实惠,临床中只要掌握好别嘌醇的适应证、合理使用及做好不良反应的预防,其仍是降尿酸药物中的经典好药,即使在CKD患者中别嘌醇也是可选择的降尿酸药物之一。但是,我们要郑重警告的是: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检测指导下用药!
此外,临床上,如果不用别嘌醇,我们也有别的可替代的药。
专家介绍
张波
●肾病风湿科 主任、主任医师
擅长: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复杂性尿路感染、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危重症肾脏疾病的抢救。擅长血管炎、重症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痛风、皮肌炎、白塞病、原因未明的长期发热等疑难危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治。对肾脏病和风湿病的临床诊治及疑难危重病人的抢救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供稿丨肾病风湿科
编辑丨黄晓晴陈宇
审核丨杨波
长按广州权威的白癜风医院寒假白癜风患者出游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