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是以坏死性炎症为特点的血管炎,包括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和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AAV最常受累的器官是肺和肾。
ANCA是AAV的血清标志物,免疫荧光下可分为胞浆型(cANCA)和核周型(pANCA)。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蛋白酶3(PR3)是ANCA主要的靶抗原,用ELISA法检测可将ANCA分为MPO-ANCA和PR3-ANCA。PR3-ANCA和MPO-ANCA分别在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患者和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者中最常见,但是循环中ANCA水平并不总是反映疾病的活动度。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1)上呼吸道症状或为本病的首发症状,表现为持续的流涕、鼻出血、鼻窦炎。咽鼓管堵塞可出现耳部相应的症状。
(2)肺部病变为胸闷、咳嗽及影像学改变。
(3)肾病变,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肾衰是其主要的死因。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1)皮肤改变:网状青斑、荨麻疹、紫癜等。
(2)肺部损害多继发于肺泡壁毛细血管炎,少数可出现弥漫性肺泡出血。
(3)肾脏损害为蛋白尿、血尿及肾性高血压等。
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1)呼吸道症状,几乎都会出现哮喘,部分会出现反复的鼻炎、鼻窦炎,及肺部影像学的改变。
(2)神经系统的改变,多发或单发神经改变,脑神经受累较少,中枢神经表现为惊厥、意识障碍、脑卒中。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受累组织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