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医师疼痛医师看过来国内外疼痛领域第

中医白癜风的治疗 http://m.39.net/pf/a_6140851.html

近十年来,超声技术在区域麻醉和疼痛治疗领域的发展如火如荼,新技术、新理念、新入路不断涌现。就超声引导区域麻醉领域来说,超声引导外周神经阻滞技术等已不再是热点。

近五年,新兴的肌肉筋膜间隙阻滞技术(如腰方肌阻滞、竖脊肌阻滞、胸肌间阻滞等)已成为大家讨论的新聚焦点,这些肌肉筋膜阻滞技术的发现使我们进入了一个未知的“海底世界”,重要的是这些筋膜阻滞技术不仅能用于临床麻醉镇痛,而且为慢性疼痛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对于麻醉科医师而言,更多了解的是神经解剖,而对神经损伤后的病理生理状态却了解比较少。因此,一旦在临床工作中遭遇可疑的神经损伤,我们既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又有可能因为不能及时确诊而贻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本期,我们从《WALDMAN疼痛超声诊断图解》一书中找出“腓总神经异常”分享给大家:

首先,我们来看看腓总神经解剖:

腓总神经,是坐骨神经的两个主要分支之一。坐骨神经的另一个分支为胫神经(图-1)。

腓总神经支配膝关节下方和小腿后外侧皮肤的感觉(图-2)。

腓总神经源于L4、L5、S1和S2神经根。腓总神经沿腘窝上外缘经股二头肌内缘下行,至腓骨头后方并绕过腓骨颈,向前穿腓骨长肌起始部,分为腓浅神经及腓深神经两终支(图-3A)。

在不适当的石膏固定或者使用止血带的情况下,腓总神经就会受到压迫。神经穿过由腓骨长肌肌腱后缘和腓骨本身组成的腓管时易受到压迫在腓管的远端,神经分为两个末端分支,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图-3B)。两分支均易被挤压、卡压和创伤,对腓总神经分支进行阻滞可作为诊断和治疗分支卡压的重要手段(图-4)。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临床相关知识:

超声引导的腘窝处的腓总神经阻滞是诊断和治疗由腓总神经介导的远端下肢疼痛的重要手段。

腓总神经在绕行腓骨头时可被卡压,称为“交叉腿”或“瑜伽麻痹”。腓总神经在这个解剖部位被卡压的症状表现为小腿和足背区麻木以及足下垂。

腓总神经也受到包括神经病变、麻风和血管炎在内的许多病理情况的影响(表-1)。

所有腓总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都应考虑行电生理检查,以提供有关神经系统功能的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信息。

腘窝处腓总神经走行部位的磁共振成像和超声成像也是确定腓总神经损伤原因的有效方法(图-5)。

好了,大家关心的“超声技术”来了:

超声评估膝部的腓总神经时,患者处于俯卧位,手臂平放于两侧。将线阵高频超声探头放置在腘横纹上方约8cm处进行横断面扫描,获得超声短轴扫描图像(图-6)。

图像深部可见腘动脉搏动,腘静脉正好位于腘动脉外侧(图-7)。

坐骨神经位于腘静脉的外侧和表浅处,其结构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明显的高回声。使用超声探头压迫腘静脉可有助于识别位于静脉表面的腓总神经(图-8)。

彩色多普勒可以用来帮助识别腘动脉和腘静脉(图-9)。

识别坐骨神经后,超声探头继续向下移动追踪坐骨神经的走行,到达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分叉处(图-10)。

腓总神经随后向下向外走行,直至完全与胫神经分离(图-11)。

成功识别腓总神经后,沿着神经走行继续扫查评估神经是否存在由骨性异常、软组织肿物、囊肿等导致的卡压,有无影响超声下神经结构变化的神经病变或神经肿瘤等(图-12至图-19)。

超声也可用于评估腓总神经及其分支的创伤后功能障碍(图-20至图-22)。

那么,临床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对腓总神经进行超声评估的关键,是正确识别超声解剖结构,特别是正确识别腓总神经的能力。所有不明原因的足下垂患者都应考虑腓总神经的压迫损伤。

《WALDMAN疼痛超声诊断图解》是国内外疼痛领域第一部超声诊断方面的巨著,是一部系统、全面介绍疼痛性疾病超声诊断方面的临床著作,收录了近张典型的超声图像及一些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常见或罕见病理改变解剖图,包括骨骼肌肉系统及脊柱、周围神经系统的疾病。著者通过大量的超声图片、CT和MRI等影像资料及操作示意图,将疼痛相关疾病的解剖与超声解剖联系起来,让读者了解疾病状况下的组织结构和超声影像变化。大量的实战病例、超声图像以及处理方法,是鉴别以及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相关疾病的好帮手。在鉴别神经损伤领域,也成为不可多得的经典书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fz.com/xgyby/10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