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喻为“上帝的纹身”和“不死的癌症”的牛皮癣,
既古老又神秘,人们常将其视为洪水猛兽,
渴望将其赶尽杀绝,却不能如愿。
01
环境因素高居牛皮癣病因首位
牛皮癣是一种相当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
近年来科学研究表明,
牛皮癣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相关性极大。
既往老百姓对这个疾病并不了解,
这种表现为反复脱落白色银屑的疾病让他们无可奈何。
实际上牛皮癣并不属于癣病的范畴。
虽发作时可合并真菌感染,
但跟真菌感染并没关系,
牛皮癣用癣药治疗只会越治越糟。
牛皮癣是因免疫紊乱所致,
跟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基因表达的异常导致免疫功能紊乱,
主要表现为皮肤的过度增生、脱落。
很多牛皮癣的病人在吃海鲜、喝酒后发作,
由环境、感染或食物某种刺激因素促发后表现出来。
该病有一定的遗传素质,但并非是绝对因素。
一个家族可以有多人得病,
也可以只有一个人得病,
双胞胎也可以不同时得病。
所以,牛皮癣具有一定的易感性,
当易感患者受到一定的外界因素影响后就会发病,
而环境因素比遗传因素显得更为重要。
02
牛皮癣四种类型简述
寻常型最常见最复杂,据不完全估计,
全世界约有1.25亿人受到牛皮癣的困扰,
虽然没有传染性,
但对于那些拥有它的患者却造成了身心双重负担。
牛皮癣从西医角度来谈主要分四型,
分别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型和红皮病型”。
寻常型患者中表现为点滴型的牛皮癣常与感染有关,
当易感者在感染因素诱发下就会发作,
常见的感染疾病有扁桃体炎、咽炎、
鼻窦炎、肺炎、疱疹病毒感染等,
经抗感染治疗后常可治愈。
寻常型牛皮癣是最多见的一种,
但因病因复杂难以查明,故治愈几率低。
红皮病型和关节型牛皮癣最为少见,
当寻常型牛皮癣治疗延误会缓慢发展,
演变为关节型、红皮病型,
从而影响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
牛皮癣患者表皮细胞更替时间快,角化速度快,
其皮疹类型呈多样性。
患者往往身心备受摧残,
全身脱皮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交际,
同时对自身的脱皮和皮疹感到害怕,
又不知是否会传染,终日惶惶不安。
其次,工作上因为美观性差备受歧视,
就业范围缩小。
此外,牛皮癣呈慢性病程,
让患者疲惫不堪。
03
牛皮癣和癣病太相似?两大检查帮鉴别
正确认识疾病是治疗的前提,
所以有些人会说,
疾病诊断准确了也就治好了一半的病。
对于皮肤科医生来说,病症其实不难鉴别。
牛皮癣在全身部分都可发,
常见于头面、四肢、躯干、关节部位,
典型表现为境界清楚、形状大小不一的红斑,
周围有炎性红晕,常有浸润增厚。
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鳞屑易于刮脱,
刮净后可见淡红发亮的半透明薄膜,
刮破薄膜可见小出血点,
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而癣病则长在较隐蔽部位,
因为真菌喜温暖潮湿环境,
容易长在脚、手、股部,暴露部位比较少。
此外,牛皮癣也与天气有关,
冬天发作较夏天多,北方比南方多,
任何年龄都可以发作。
除了临床表现,还可通过三种科学的检查方法进行判断。
第一种是刮取少许皮屑化验,
如果分离出真菌就可排除牛皮癣;
第二种是
BD皮肤动态检测仪,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检查方法,
病理学检查,是牛皮癣诊断的“金标准”。
牛皮癣不难诊断,在治疗上少数病例棘手,
大多数患者用常规方法可控制。
04
牛皮癣患者应找出疾病诱因,
在治疗期间回避相关因素,
如环境因素、感染因素、药物因素、情绪因素等。
在这些因素上多防护,可将病情稳定如常人一样。
特别要注意的是,保持情绪稳定很重要,
情绪低落时免疫力低,异常反应占上峰,
就容易发作。
而心情愉快可调动自身免疫系统积极性,
即可控制病情,维持稳定期。
患者掌握一定的牛皮癣知识就可避免消极因素,
在医生治疗、情绪因素配合下得到控制。
医院采用T细胞免疫调控疗法,
实现了让数十万牛皮癣康复的梦想,
让病人能够在治疗的过程中减轻各方压力,
减小用药和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使牛皮癣患者降低愈后复发几率。
(本文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
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