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新冠肺炎皮肤有哪些表现普通人如何戴口

作为危害全球安全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相关研究是当前热点,截止到年8月25日,新冠肺炎相关文献达余篇。而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我国皮肤科医生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山东第一医医院张福仁

防护措施对皮肤的伤害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陶娟教授率先针对因防护导致的医护人员皮肤损伤患病率、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发现接触时间较长是显著的危险因素;一线医护人员由于加强感染预防措施引起皮肤损害的总患病率为97.0%,受累部位包括鼻梁、手、颊、额,以鼻梁最常见,干燥/紧绷和脱皮分别是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经常清洁和长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容易引起皮肤和黏膜屏障的破坏,导致急慢性皮炎、继发性感染和已有皮肤病的恶化。在此背景下,《防控冠状病毒感染疾病-19医护人员皮肤黏膜屏障防护共识》发布,为预防和管理轻度皮肤病提供了专业建议。对于长期佩戴N95口罩可能会诱发的各种面部皮肤损伤,陶娟教授进行的研究揭示,水凝胶贴片在预防面部皮肤损伤方面有重要作用。针对长期佩戴口罩引起的鼻梁压疮,医院尹志强教授对原有方法进行了改进:先在鼻梁压疮处粘贴苯扎氯铵贴片,再使用水胶体敷料,最后戴口罩。这种方法既可降低压疮发生率,又可促进已经发生的压力性溃疡愈合。针对疫情对慢性皮肤病患者的影响,医院陈翔教授团队进行的网络调查表明,银屑病患者不依从行为和感觉到的压力与收入损失和银屑病恶化独立相关;疫情期间就诊难度上升,尤其是那些不熟悉或无法获得远程医疗的患者,更容易导致治疗中断和病情恶化。医院湛意教授等分享了新冠肺炎疫情下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的诊治策略,提出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轻症患者应通过远程医疗与医生保持联系,而危重患者应接受住院治疗,同时临床医生应采取最严格、最规范的个人防护措施。

新冠肺炎防护相关发现

针对防护口罩短缺及长期佩戴极易引起不适,陶娟教授等提出,使用带有高吸水性聚合物护垫的N95口罩可以迅速吸收汗水、水蒸气和呼出的飞沫,降低口罩佩戴时的湿度,延长呼吸防护口罩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能提高舒适性。陈翔教授等分享经验,将折叠的纸巾放在口罩的内侧和中部,适时更换,防潮作用更好,对皮肤保护作用更强。

新冠肺炎与皮肤病的内在关系

新冠肺炎患者存在炎性细胞因子升高的情况,尤以重症患者最为明显。由于重症患者临床特征和发病机制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相似,浙江大医院满孝勇教授等提出,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依那西普可能通过抑制全身炎症反应延缓重症患者的病情进展。陈翔教授等通过分析95例SARS冠状病毒2型(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coronavirus2,SARS-CoV-2)感染患者,发现血清降钙素可能是新冠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并可能有助于判断SARS-CoV-2感染患者的严重程度,连续监测血清降钙素原可能对判断预后有帮助。

SARS-CoV-2经皮肤传播的潜在传播途径和感染方式

面对未知的SARS-CoV-2,皮肤科医生根据临床实践,并查阅相关论文后提出问题“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2,ACE2)和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transmembraneserineprotease2,TMPRSS2)是否在皮肤中表达?”“皮肤是否是SARS-CoV-2的靶器官?”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ACE2和TMPRSS2在角质形成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中均有表达,提示皮肤可能是SARS-CoV-2潜在的靶向器官;ACE2和TMPRSS2在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及表皮相关的新冠肺炎病理表现提示SARS-CoV-2可能在皮肤屏障损伤的情况下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皮肤;ACE2和TMPRSS2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提示SARS-CoV-2可能通过血行播散至皮肤微血管,造成内皮损伤诱导的皮损产生。

新冠肺炎的皮肤表现

新冠肺炎相关皮损多于出现系统症状后9.92d发生,没有特征性表现,可表现为红斑、冻疮样、荨麻疹样、水疱样等多种形态,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约半数患者伴有瘙痒。病理特征包括: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嗜酸性海绵样水肿、红细胞外渗、真皮浅层水肿、基底细胞空泡化、黏蛋白沉积、淋巴细胞性血管炎、角质形成细胞坏死等。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好,但高龄以及多种系统损害者预后较差。

山东第一医医院的责任担当

随着抗疫工作的开展,前线医务人员出现各种皮肤问题。得知消息后,山东第一医医院(医院)立即动员工作人员连续加工赶制捐赠药物。年2月19日,总计支硅油乳膏和尿素乳膏被送至前线;次日,医院选派出由皮肤科主任、门诊部主任、护士长等精干力量组成援鄂医疗队,赴湖北参加前线抗疫。此外,为方便患者疫情期间就诊,医院上线了“医院”,采用远程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在线问诊、药品邮寄服务,使慢性皮肤病患者得到及时医治,有效降低疾病传播风险,并将该经验与国际同行分享,为疫情防控下慢性皮肤病患者的复诊提供新的诊疗模式。与此同时,医院积极与罹患新冠肺炎的皮肤科同行交流,多次致信慰问,并在其康复后,邀请其撰写新冠肺炎的治疗经历和心路历程,为疾病的防治提供借鉴;医院的多位专家在《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上撰文,为科学防控提供参考。在国际疫情全面暴发之际,面对全球防控物资短缺的严峻形势,医院第一时间向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长期合作的同行寄送口罩等防护用品,与国际皮肤科同行交流抗疫经验,共抗时疫。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医院依托APP“省皮医生”,组织全体员工实现网上学习,减少人员聚集。为提升皮肤科医师的业务能力,创新性地举办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皮肤科名家论坛,并面向省内有关单位免费直播。每周1期的科研论坛邀请新近发表高分SCI论文的同行开展学术讲座,进行学术分享。当一个新的疾病出现的时候,对所有人而言都是陌生的,需要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开展相关专业的研究。这一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皮肤科医生没有缺席,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排版:鹏宇

校对:瑞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fz.com/xgyzl/91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