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鸽前面给大家介绍了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患者在什么情况下需要配合药物治疗,需要回顾的朋友可以戳“秋风起,蟹脚肥,尿酸高你可要管住嘴!”。
医鸽
那么,尿酸高应该如何控制?本期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降尿酸药物
目前常用的降尿酸药物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抑制尿酸生成,就是让身体产生的尿酸减少,代表药物:别嘌醇、非布司他;
●另一类促进尿酸排泄,就是让已经生成的尿酸加速排出去,代表药物:苯溴马隆。
这三种药物都有明显降尿酸作用,都是目前我国降尿酸治疗的一线药物。
“那是不是随便挑一个吃就行了呀?”
医鸽
当然不是了!
每一种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和使用禁忌,那么,选用这些降尿酸药物的时候有哪些注意呢?
●别嘌醇:
别嘌醇是降尿酸药物中的“元老”了。
目前已经在临床使用了几十年,性价比和效果都是很不错的,而且在最新的年ACR痛风管理指南当中,仍推荐“所有的痛风患者(包括合并慢性肾脏病3期及3期以上患者)采用别嘌醇为首选一线药物进行治疗”。
痛风老王
那还等啥,就它了~
诶~但是,别嘌醇可能会引发超敏反应或迟发性过敏反应,轻者出现皮疹,重者可能引发中毒性表皮松解症,可能危及生命。
HLA-B*等位基因的表达与别嘌醇超敏反应有关,而这种基因在亚洲人尤其是汉族人当中阳性率较高。
目前,临床已经可以进行HLA-B*基因检测了,所以推荐在选用别嘌醇前,先进行HLA-B*的基因检测,若为阳性,则最好避免使用。
此外,对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血细胞低下的人,别嘌醇也是不可以使用的。
●非布司他:
非布司他也是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相比别嘌醇,非布司他就是降尿酸药物当中的“后浪”。
它可同时抑制氧化型和还原型的黄嘌呤氧化酶,降尿酸效果相对更强。
但非布司他毕竟“年轻”,很多研究还没有定论,且任何一种药物均有其潜在风险。
目前认为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要慎用非布司他,而且可能会引起肝酶异常,如果患者存在心血管不良事件高风险(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也需谨慎使用这种药。
●苯溴马隆:
与前两者不同,苯溴马隆在降尿酸药物中独树一帜,目前作为促进尿酸排泄的代表药物,在临床也被广泛使用。
苯溴马隆的作用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让更多的尿酸通过尿液排泄出去,从而达到降尿酸目的。
但他也有“弱点”,当尿液当中的“尿酸”增多了,酸性的尿液则更容易促进泌尿系统结石的生成。
所以在使用苯溴马隆时,当尿液PH值<5时,就需要碱化尿液(酸碱中和),建议尿液PH值维持在6.5左右。
目前多数医生会建议配合碳酸氢钠片来碱化尿液。但是,碳酸氢钠片本身存在一些不良反应,比如嗳气、胃胀、以及钠离子对血压的影响等。
除了碱化尿液,在使用苯溴马隆时也需要大量喝水,建议每日喝水量要大于ml,所以建议在白天服用苯溴马隆,方便多喝水、多排尿;
不过大量喝水对合并心功能衰竭的患者着实不太“友好”,建议可以优先考虑前两种降尿酸药物。
对中重度肾功能不全以及有肾结石、急性尿酸性肾病的患者,也是不推荐使用的。建议在选用前检测肾功能以及泌尿系超声。
最后,总结一下,无论是哪一种降尿酸药物均有用药指征及用药注意,建议从小剂量开始服用,降尿酸需要长期达标治疗,需定期监测血尿酸及肝肾功能并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在选用降尿酸药物时,建议相信专业医师,具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此外,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改变生活方式、适当运动并保持低嘌呤饮食。
参考文献:
朱小霞,徐东,曾学军,等.痛风临床管理面面观[J].中华内科杂志,,60(03):-.
作者介绍
贺雪,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以第一作者发表期刊论文3篇。目前从事风湿性疾病方向,擅长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血管炎等风湿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责任编辑:虞陆超胡凡
学术审稿:刘育军
医院各路英雄加入“医鸽”队伍
和我一样成为“科普‘一哥’”
????
欢迎“一哥”“一姐”们踊跃投稿,
霸占头条!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