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8岁,主诉:腹痛伴恶心、呕吐12天
来院时BP/mmHg,HRbpm,SpO%(RA),T37.7℃
?1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持续胀痛,无其他不适。
?医院予头孢+中药敷贴,腹痛无好转,当日敷贴周围出现米粒大小红色斑丘疹,逐渐蔓延至四肢及躯干,无瘙痒疼痛,逐渐出现四肢肿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减少,无关节肿痛。
?加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地米(量不详),腹胀缓解,恶心呕吐加重,偶有咖啡渣样物。?血常规、肝肾全、PCT、尿常规(-)?CRP51.9mg/L?便常规OB(+)
?腹部CT:胃窦至十二指肠水平肠壁增厚,其周可见絮状影。
入院后完善检查:
WBC26.93-15.88*10^9/L,NEUT%88.3%,PLT-*10^9/L,HGB-g/L
Alb26-18g/L,ALT26U/L,Cr68μmol/L,PA96mg/L。
TG1.86mmol/L
未见异常。
WBC15Cells/μl,PRO=3.0-1.0g/L,BLD80Cells/μl。
尿蛋白定量:9.88-9.06g
WBC5-10/HPF,RBC2-4/HPF,OB阳性(+)。
未见异常。
(-)
CMV-DNA、肿瘤标记物、血清蛋白电泳、血尿免疫固定电泳(-)
予禁食禁水、抑酸、补液支持,患者发热,Tmax38.1℃,血象较高,予怡万之+甲硝唑抗感染后体温正常
入院后出现腹泻,每日4-7次,褐色水样便,伴腹胀加重
右手伸面及前臂内侧皮肤出现散在出血点
结合患者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结果考虑过敏性紫癜,混合型(皮肤、胃肠道、肾)可能性大。
予甲强龙40mgivQd治疗,患者腹胀、腹泻症状明显好转,复查尿常规:Pro1.0g/L,血Alb25g/L?9-22改为Pred50mgpoQd,逐渐恢复饮食无不适。
过敏性紫癜(HSP)也被称为免疫球蛋白A血管炎(IgAV),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主要发生在3-15岁,其中4-6岁儿童的年发病率最高。成人发病率占10%。病因尚不明确,有人认为HSP(IgAV)是一种免疫介导性血管炎,可由多种抗原触发,包括多种感染和免疫接种。
HSP(IgAV)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其特征为四联征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的发生和出现顺序有所不同
?不伴血小板减少或凝血病的可触性紫癜
?关节炎和/或关节痛
?腹痛
?肾脏病
HSP(IgAV)的诊断通常是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做出的。对于临床表现不完整或不常见的患者,若受累器官(如,皮肤或肾)活检显示以IgA为主的沉积,则支持HSP(IgAV)的诊断。
严重腹痛患者需要行腹部超声检查。腹部超声可检测到肠壁增厚、血肿、腹腔积液和肠套叠。
下一期
女,23岁,高热5天,伴咳嗽,痰少,无明显胸闷
胸部正位片
该患者考虑何病何因,开动脑筋,欢迎留言参与!
Pumch-EM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