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总是好不了不,你得的可能是白塞病

经常有人的“口腔溃疡”总是无法痊愈,而且总是反复长在同一个位置。伴随着这种“口腔溃疡”,还出现了其他一系列症状,身体越来越难受。

这么顽固的“口腔溃疡”,其实可能是“白塞病”。

什么是“白塞病”?

白塞病(BehcetDisease),又称贝赫切特综合征,或“眼-口-生殖器”综合征,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可侵害人体多个器官,包括口腔、皮肤、关节肌肉、眼睛、血管、心脏、肺和神经系统等,主要表现为反复口腔和会阴部溃疡、下肢结节红斑、眼部虹膜炎、食管溃疡、小肠或结肠溃疡及关节肿痛等。

白塞病好发于16-40岁人群,男性较女性为多且病情重。病程一般呈慢性,缓解与复发可持续数周或数年,甚至长达数十年。

主要症状有哪些?01口腔溃疡

几乎%患者均有复发性、痛性口腔溃疡,多为首发症状,可以发生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可为单发,也可成批出现,1-2周后自行消退而不留瘢痕。

02生殖器溃疡

约有75%患者出现生殖器溃疡,病变与口腔溃疡基本相似,但发作次数少。溃疡深大,疼痛剧烈,愈合慢。

03眼炎

约50%患者有眼炎,一般表现为视物模糊、眼球充血、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头痛等。

04皮肤病变

皮损发生率可达80%-98%,表现有四肢部位的红斑、结节、脓疱疹、毛囊炎样皮疹等。有些患者可以在轻微外伤(如针刺)部位出现新的上述炎症性皮损。

05其他系统表现

如关节痛、血栓性浅静脉炎、深部静脉栓塞、动脉栓塞、消化道溃疡、附睾炎等。

如何治疗?

西医一般选用沙利度胺、氨苯砜、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口服系统给药。口腔溃疡可局部用糖皮质激素贴膏(如地塞米松粘贴片),生殖器溃疡用高锰酸钾清洗后加用抗生素软膏,眼部损害则需眼科医生协助治疗。

祖国传统中医药学对于本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相当优势,尤其在改善频发的口腔、外阴部位溃疡方面效果显著。

早在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有一段记载:“狐惑之为病,……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这种关于“狐惑病”的描述颇为符合白塞病出现口腔溃疡和外阴溃疡的症状。

《内经》上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所以历来中医治疗本病常用滋阴下火的方法。

已故的沪上著名中医外科专家夏涵教授,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单用滋阴降火的方法有时候疗效并不是十分理想,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起,夏涵先生用健脾法治疗了部分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夏涵先生认为本病患者由于长期的虚火旺盛,一方面阴液愈亏,另一方面也导致脾胃正气暗耗,因此不宜单用滋阴降火的这个方法,以免阻遏了脾胃的生机。因而提倡用健脾益气养阴的方法施治,常可获效。

一般在临床上,对于处于早期的患者,可以用中医药口服治疗,能控制和减轻症状,减少复发频次。对于急性发作的眼部病变,伴大血管炎、高热及口腔及阴部溃疡大而深且疼痛剧烈者,应中西医结合治疗,加用糖皮质激素急治其标,尽快控制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白塞病是一种多系统累及的免疫性疾病,尽管口腔溃疡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但还有可能会影响到眼、生殖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个脏器。

因此当您出现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时,一定不要轻易忽视,医院就诊检查,以排除白塞病的可能,为控制症状、减少系统损害、提高治疗效果争取有效时间。

文章来源:上海市中医药大学医院

编辑:刘文奇

免责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fz.com/xgyby/7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