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4个月后,呼吸困难伴胸痛2年hel

病例回顾

52岁女性,因「进行性活动后呼吸困难伴左胸背部疼痛2年」于-02-12日入住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现病史

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长时间活动后呼吸困难,伴刺激性干咳,夜间为著,伴休息时突发左侧外侧胸壁及背部刺痛,深呼吸加重,持续时间约半小时,放射至左肩及左上臂,医院行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症状自行缓解。此后活动耐量逐渐下降,步行十数分钟需要暂停休息。

14个月前(年12月)凌晨3点外出工作时再次出现左侧胸痛,性质及位置同前,持续半小时以上,医院急诊完善心电图、肺部CT后考虑「肺结核?」,建议住院检查治疗,患者拒绝。

1年前(年2月11日)患者因活动后呼吸困难医院门诊,查胸部CT示「双肺炎症?继发性肺结核?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心脏超声提示「肺动脉瓣赘生物可能,右心稍大,三尖瓣、肺动脉瓣少量反流,动脉导管未闭?」,CTPA(年3月1日)示「双侧多发肺动脉栓塞,左肺内病灶稍吸收」,双下肢静脉超声未见血栓,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抗凝。

因INR不稳定于11个月前(年3月初)更改抗凝方案为利伐沙班10mgqd,后患者胸背部疼痛及呼吸困难缓解出院,院外继续口服利伐沙班10mgqd。

7个月前(年7月9日)于医院复查胸部增强CT示「肺动脉管径增宽同前,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多发充盈缺损,左下肺新发结节」,将利伐沙班加量至20mgqn。患者偶有左侧胸背痛,平地行走十数分钟需休息。

5个月前(年9月5日)再次复查肺动脉CTA示「肺动脉管径增宽,动脉主干及分支多发充盈缺损大致同前,左下肺结节较前增多,部分结节较前缩小,右中肺新增小结节」,查尿蛋白及尿隐血阳性,血沉28mm/h,D-dimer正常,心肌损伤标志物、类风湿因子、抗ENA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蛋白C、蛋白S均正常,继续予利伐沙班20mgqn并抗感染治疗。

1个月前(年1月16日)复查肺动脉CTA,考虑双侧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多发栓塞较前加重。为进一步诊治前来我院。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

年曾因车祸双足骨折,保守治疗,卧床休息4个月。余无特殊。

入院查体

T37.1℃,P98次/分,R20次/分,BP/90mmHg。神清,精神可,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肺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

诊疗过程解析

病例特点

中年女性,慢性病程,既往交通事故后双足骨折、卧床4个月,表现为进行性活动后呼吸困难伴左胸背部疼痛2年,抗凝治疗效果不佳。查体:肺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辅助检查:血沉增快;UCG示肺动脉瓣赘生物可能;CTPA示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多发造影剂充盈缺损,肺动脉主干增宽,肺实质散在结节、小斑片。

入院后完善辅助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未吸氧)示:pH7.47,PaCOmmHg,PaOmmHg,HCO3-21.8mmol/L,BE-1.9mmol/L。

血、尿、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生化示肝肾功正常,LDHIU/L,CHO5.23mmol/L,LDL-C3.52mmol/L。心梗四项示NT-proBNPpg/ml。PCT、甲功、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未见异常。肿瘤标志物+肺癌组合:NSE46ng/ml(16.3)。凝血八项+蛋白S示PT16.3s,D-二聚体0.91mg/L,纤维蛋白原6.63g/L,AT-III84%,PC%,PS99%;内源性凝血因子筛查示血浆IX因子活性%(60~%);外源性凝血因子筛查未见异常。抗核抗体:1:80核膜型,1:40胞浆颗粒型;CRP6.72mg/dL;红细胞沉降率54mm/h。超声心动图:肺动脉主干增宽,肺动脉瓣上可见一不规则团块状回声附着,大小约19mm×14mm,活动度较大,舒张期部分甩入右室流出道;肺动脉主干内亦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团块状回声附着,较大者约13mm×12mm;右心扩大,左房室内径正常范围;二尖瓣、三尖瓣及主动脉瓣形态活动正常,未见异常回声附着;室间隔略平直,左室壁厚度及运动正常,右室壁无明显增厚,活动尚可;三尖瓣收缩期轻度返流,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处血流速度增快,峰值流速约cm/s,压差46mmHg,降主动脉与肺动脉间未探及明确连续性分流信号。左心声学造影:肺动脉内异常团块状回声。胸部CT平扫示双肺散在磨玻璃结节、斑片影及索条,肺动脉主干增宽。

问题:1、该患者抗凝效果不佳的原因最可能是?2、目前诊断考虑?3、尚需完善的其他辅助检查?4、为了明确诊断,应如何获取肺动脉内占位的病理?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问题一:非血栓性病变问题二:肺动脉恶性肿瘤问题三:PET-CT

问题四:外科手术

答案解析

结合本患者具体情况,观察其肺血管病变形态,为中央肺血管管腔内肿物膨胀性生长,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声学造影可见肺动脉内团块影、肺动脉瓣赘生物,同时其肺实质亦有多发结节、小斑片(医院CT曾报告炎性病变、结核可能),不除外肺转移,因此,我们考虑可能肺动脉肉瘤这一非血栓性病变的可能性大。易栓症相关指标如AT-III、PC、PS、抗磷脂抗体均阴性,不支持易栓症诊断。患者ESR明显增快,肺动脉管壁增厚、左下肺动脉闭塞,需排除血管炎,但血管炎难以解释其肺动脉瓣赘生物。慢性机化血栓亦需进一步排除,肺血管炎或肺动脉肉瘤表面也常合并血栓形成。

PET-CT对于肺动脉肉瘤、肺血管炎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肺实质结节、斑片影是否为恶性病变亦有提示作用,因此我们选择了PET-CT。PET-CT示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主干多发增厚,不均匀葡萄糖代谢增高,考虑恶性病变(血管肉瘤?)可能性大;双肺多发小片状密度增高影,葡萄糖轻度摄取;双侧颈部1B区淋巴结葡萄糖代谢增高,考虑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对于肺动脉肉瘤,外科手术可以明确病理,减轻肿瘤负荷;对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近段血栓首选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鉴于肺动脉瓣赘生物性质不明,有脱落风险,且无肺动脉高压,因此未选择右心导管检查。因此我们请心血管外科为此患者安排了手术。

1

手术

-02-26行全麻、深低温、停循环下肺动脉占位切除+右室占位切除+肺动脉内膜剥脱+右室流出道修补术,术中见主肺动脉鱼肉样肿物填充管腔,取少量组织送冰冻病理检查,病理回报可见异常梭形细胞,可疑恶性肿瘤。肿物完全填满管腔、填充双侧肺动脉,延续至肺动脉瓣及右心室心肌内膜,仔细分离肿物和肺动脉壁、肺动脉瓣之间间隙,游离至正常心内膜,完整切除肿物。

2

病理回报

肉眼所见:管状组织一段,长5.5cm,直径2.5-3.5cm,管壁薄厚不均,局部管壁较破碎,部分管腔内见乳头状隆起,切面呈灰黄灰白色,质中-韧。另有灰白色碎组织一堆。病理诊断:(肺动脉)恶性肿瘤伴局部坏死,结合免疫组化考虑为未分化多形性肉瘤伴局部肌源性表达。免疫组化:Bcl2(+),CD(-),CD34(部分弱+),CK(AE1/AE3)(-),MyoD1(-),α-SMA(-),S-多克隆(-),Vimentin(+),P53(少许散在+),Ki67(MIB-1)(热点区约40%),KP-1(+),Desmin(局部+),HMB45(-),β-catenin(-),STAT6(-),CDK4(局部弱+),MDM2(少许散在弱+)。

3

术后病情

患者术后先后于SICU、心血管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受术后治疗与护理。-03-12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右室轻度扩大,肺动脉、右室内未见明确异常回声。-03-18出院,活动后呼吸困难症状好转,不吸氧时SpO%。出院后继续应用那曲肝素钙0.4mlq12h皮下注射抗凝、托拉塞米+螺内酯口服利尿、枸橼酸钾颗粒口服补钾治疗。

4

转归

-04-25再次入院,复查CTPA见右肺上叶肿块突入右肺上叶肺动脉内,考虑转移瘤可能性大,左肺下叶各基底段肺动脉分支闭塞;双肺多发不规则斑片及类结节,转移瘤待除外。提示肺动脉肉瘤复发,启动异环磷酰胺+表阿霉素化疗,同时予那曲肝素钙0.4mlq12h皮下注射抗凝、螺内酯20mgqd+呋塞米20mgqd口服利尿、枸橼酸钾2.9gtid口服补钾治疗。目前在化疗及随访中。

文献复习

肺动脉肉瘤(PulmonaryArterySar







































北京中科白殿疯眞棒
北京中科白癜风“平安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fz.com/xgyby/4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