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时报

入冬以后,每次洗完澡,身上都又干又痒,好像长了虱子一样,这很有可能是患上了冬季皮炎。冬季皮炎又称乏脂性皮炎,表现为皮肤出现细小鳞屑,严重时可见“碎瓷器”样裂纹,小腿胫前处较为明显,手背也会出现干燥性裂纹。皮肤干燥脱屑后会刺激痒觉神经,引发瘙痒症状,并因搔抓而出现抓痕、渗血。

洗澡后皮肤痒你可能患上了冬季皮炎

预防关键在保湿

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张江林01四种皮炎常在冬季出现1瘙痒症

冬季,瘙痒症发生率很高。瘙痒为阵发性,常在饮酒后、洗澡后或被褥睡暖时发生,夜间比较严重。发生时全身皮肤瘙痒,部位不定,多在大腿内侧、小腿伸侧(即小腿前面)及关节周围。一般开始不严重,渐渐地可能因为抓得过猛,导致皮肤发炎,引发湿疹、脱屑、皮肤变薄,甚至细菌感染。

2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内外因素共同引发的过敏性皮肤炎症。干燥性湿疹多发于比较瘦弱的婴儿,常见于眉间、头皮等部位,患儿出现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液。发展为慢性湿疹后可能有轻度浸润肥厚,也可能出现抓痕、皲裂或血痴。患儿多因剧烈瘙痒而哭闹和睡眠不安。

3手脚干裂

进入冬季,气温逐渐下降,皮脂腺的分泌随之减少,加上冬季常有冷空气侵袭,手与脚的热量和油脂很快挥发。因此,不少人觉得手和脚干巴巴的不舒服,甚至出现皲裂、流血。

4冻疮

冻疮多发于肢体末端,如手、脚、面、耳等部位。皮肤受冻后,晚期变得苍白,继而出现大小不等的紫红色硬块,有痒和肿胀的感觉。如果恣意抓痒,容易使表皮破损。在冻疮的后期常会出现水疱、溃疡、糜烂、结痂等情况,直到天气转暖后痂皮才开始痊愈,第二年冬天往往在原先发生冻疮的部位再发。冻疮创面易继发细菌感染,破溃后不要碰水,保持清洁卫生。

02三类人群多发冬季皮炎

秋冬季节患者皮脂腺、汗腺分泌减少,自身保水功能变差,导致皮肤水分流失;频繁洗澡,用烫水洗澡,用碱性较强的肥皂或者沐浴露等,都会加重皮肤的干燥程度。一项最新调查研究表明,患者机体内部的易感因素可能对皮炎发病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这几类人群是皮炎高发人群:

◎皮肤保水功能较差者。

◎皮脂腺分泌功能退化者。

◎儿童。

03冬季皮炎不难预防

冬季皮炎发生的最直接原因是皮肤干燥。因此,防治冬季皮炎,补水是关键。

1皮肤瘙痒症

皮肤瘙痒症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两种。全身性皮肤瘙痒症常见于中老年人。局限性皮肤瘙痒症常发于肛周、外阴、阴囊、头皮及小腿处。因反复搔抓,患处皮肤常发生相应的变化。可用凉毛巾冷敷来缓解瘙痒。

平时应防止搔抓、烫洗,尤其瘙痒症及湿疹患者应防止洗浴过勤、水温过高,少用碱性洗涤剂及肥皂,浴后选择涂用尿素软膏、维生素E护肤甘油、护肤宝等润肤保湿。少食用鱼、虾等海鲜及酒、辣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果蔬。

2皮肤皲裂

◎外用药物可选择尿素软膏、水杨酸软膏等。

◎天冷时要特别注意保暖。戴手套,用温水洗手,穿棉鞋。

◎在天气较暖时活动手足部关节,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耐寒能力。

◎劳作时戴橡胶手套,避免洗涤剂与双手皮肤直接接触。对接触油漆等化学物质类的户外工作者来说,工作时一定要戴手套。

◎多吃含有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豆类、绿叶蔬菜、鱼类、肝脏、牛奶等。

◎多吃水果和蔬菜,促使上皮生长、保护皮肤、防止手足皲裂;适当多吃脂肪类、糖类食物,这样可使皮脂腺分泌量增加,减轻皮肤干燥及皲裂。

3冻疮

◎摆脱湿冷的环境。

◎加强锻炼以适应寒冷气候。

◎注意防寒保暖。

◎对于易复发者,可在夏季就养成用冷水洗脸、洗足、洗澡的习惯,以提高耐寒能力。

◎摄入充足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热量。

◎注意天气变化,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防止冻疮的发生。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编辑

夏淼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性高
治疗皮肤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fz.com/xgybx/21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