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摄图网
1
背景知识
痤疮(Acne)是一种常见的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春期,男性略多于女性,但女性发病年龄比男性早(1-2)岁,临床表现为皮脂腺分泌旺盛部位的一系列非炎症性和炎症性病变。
痤疮
痤疮会使患者自信减少、生活质量降低、抑郁,甚至造成精神紊乱的现象。大约8.8%的痤疮病人有抑郁表现,其中女性的抑郁率(10.6%)是男性的两倍。
目前国际上有多种分级方法,主要依据皮损性质将痤疮分为3度、4级,即:
轻度(Ⅰ级):仅有粉刺;
中度(Ⅱ级):有炎性丘疹;
中度(Ⅲ级):出现脓疱;
重度(Ⅳ级):有结节、囊肿。
瘢痕
痤疮痊愈后可能留下瘢痕,其原因有两点:
一是在炎性丘疹以上的痤疮症状都涉及真皮组织损伤,愈后通过结缔组织进行修补形成瘢痕;
二是在恢复的过程中采取错误或野蛮的方式也可能留下瘢痕。
2
机理
目前痤疮发病机理并没有被完全研究透彻,但公认有以下4种原因:1)雄激素对皮脂腺调控异常;2)皮脂腺导管角质化异常;3)痤疮丙酸杆菌过度繁殖;4)炎症免疫反应。
一、雄激素
年,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了激素对痤疮的影响。雄激素对皮脂腺发育和皮脂分泌起着调控作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睾酮。睾酮经5α-还原酶的作用转为双氢睾酮(DHT),DHT是激发皮脂增生的主要因素。
二、皮脂腺导管角质化异常
毛囊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其导管口径缩小,致上皮细胞和皮脂积聚于毛囊口,从而也会引发痤疮。
引起毛囊皮脂腺角质化异常的原因:
1、脂质转变,皮脂分泌率高也是痤疮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其会导致亚油酸浓度降低,毛囊上皮细胞缺乏亚油酸可致表皮角化过度,形成粉刺并降低表皮的防御功能。
2、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另一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增生的重要因素。在粉刺的皮损中发现,高水平的毛囊角质形成细胞表达白介素1a(IL-1a)。
三、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acnes,P.acnes)
痤疮丙酸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是人体表面皮肤的正常菌群,主要寄居在皮肤毛囊和皮脂腺内,其大量繁殖是诱发痤疮的因素之一。
P.acnes作为一种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不致病,而当皮脂腺导管口闭塞形成无氧环境时,P.acnes更容易菌群失调,变成致病菌。
,圣保罗联邦大学的Rocha等认为P.acnes通过摄取甘油三酯进行生长繁殖,产生蛋白酶、脂酶、透明质酸酶等,这些物质加重痤疮炎症,并促进毛囊的漏斗部角化增强,导致皮脂排泄不畅,从而加重痤疮。
四、炎症反应与免疫
炎症反应与免疫比较晦涩难懂,就不做详细介绍。
3
治疗
一、药物治疗
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修订版)里介绍的很详细,有兴趣的可以上网搜索查看。需要资料的可以私信我。
二、护肤品
1、控油
化妆品中通过添加具有控油效果的物质实现控油,缓解痤疮症状。例如薇诺娜舒缓控油爽肤水中添加的榆绣线菊提取物,可以收缩毛孔,减少油脂分泌。
2、软化角质
一般去除粉刺的产品考虑同时加入控油剂及角质处理剂;加速角质细胞代谢、剥落表皮细胞,疏通毛囊。例如理肤泉清痘净肤精华乳中添加的水杨酸,可以渗入角质层,废除老废角质。
3、收敛毛孔
通过对不同人群进行人体试验,发现毛孔显眼的人经皮水分蒸发量大,皮脂量多,游离的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成分相对较高。例如HFP乳糖酸鼻贴,主打乳糖酸预防黑头反复,减少油脂,收敛毛孔。
5
总结
1、痤疮是一种容易发生在青少年的炎症性皮肤病;
2、引起痤疮的因素:雄激素对皮脂腺调控异常、皮脂腺导管角质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过度繁殖、炎症免疫反应;
3、祛痘型护肤品(控油、收敛毛孔、剥脱角质)不能完全替代药品。
END
参考资料:
1、房立亚.痤疮与微生物相关性研究.皮肤病与性病..
2、何陵玲.痤疮的机理症状及祛痘型护肤品功效类型.日用化学工业..
3、黄善聪.血清性激素水平对痤疮发病的影响及治疗.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4、孙欣荣.痤疮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中国药房..
5、M.A.Rocha.Skinbarrierandmicrobiomeinacne.ArchivesofDermatologicalResearch..
6、KircikLH.Advancesintheunderstandingofthepathogenesisofinflammatoryacne.JDrugsDermatol..
7、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修订版)
8、薇诺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