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病人,抗甲状腺药吃到何时是尽头

甲亢病人,抗甲状腺药吃到何时是尽头?

作者:周玉

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病人怕热、多汗、心跳快、精神亢奋、脖子粗......到医院一查,T3、T4、FT3、FT4、TRAb升高,TSH下降。医生说得了甲亢(Graves病),给开了抗甲状腺药,开始了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了一个月,再来复查指标大为好转,症状也几乎没有了。“医生,我这病是不是已经好了?”、“是不是该停药了?”,更有病人“医生,我觉得好多了,上周我把药给停了”。那么,正如题目所说,抗甲状腺药物吃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弄清楚这个问题先要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整个过程说起:

一般甲亢的治疗要经过初始治疗期、减量期、维持期、直至最后的停药,相伴随的是一个调药的过程,因此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之下进行,万不可自行停药、减量。

什么时候要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甲亢现有治疗方法主要有服用抗甲状腺药物保守治疗、I治疗和手术切除3种。每种方法的选择既要考虑其适应症,还要考虑病人的意愿。

就保守治疗来说,适用于病情轻、甲状腺轻中度肿大的甲亢病人。还有一些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如年龄在20岁以下、妊娠甲亢、年老体弱或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也宜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抗甲状腺药物主要有咪唑类和硫脲类2类,我国主要应用的是甲巯咪唑(MMI)和丙硫氧嘧啶(PTU)。初始治疗一般方法为:MMI20~30mg/d,一般分两次口服,或者PTUmg/d左右,分3次口服,MMI半衰期长,也可每天单次服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T4的血浆半衰期7天,加之甲状腺内储存的甲状腺激素释放约需要两周时间,抗甲状腺药物只能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而不能影响激素的释放,所以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开始发挥作用多在4周以后,一般4~6周后甲功逐渐下降至正常。

什么时候减药?

当怕热、多汗、亢奋、心慌等症状缓解或消失,甲状腺功能示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接近正常后开始进入减量期。减量时切记勿自行减量,要严格遵照医嘱,一般每2~4周减药1次,每次MMI减量5~10mg/d、PTU50~mg/d,一般3~4个月减药至维持阶段。此时要定期监测甲功调整药量。

什么时候到达维持治疗阶段?

所谓维持治疗阶段就是力争使用最小的药物剂量达到足以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水平和缓解症状的时期。这个时期是从不断的减药、调药过程来的,所以要求经验足够丰富的医生来帮助。维持治疗时,通常MMI5~10mg/d、PTU50~mg/d,必要时在停药前将维持量再减半。维持治疗总疗程一般为1~1.5年。有研究发现,抗甲状腺药物不光具有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的作用,还有免疫抑制作用,故甲亢的治疗,尤其是Graves病甲亢(自身免疫相关),长期的用药可针对病因治疗,有利提高于缓解率、降低复发率。

什么时候停药、停药后复发怎么办?

如果前期接受规律的治疗,完成了起始治疗、减药调药阶段、维持阶段,甲状腺功能能长期维持在正常的水平、TSAb下降至正常,临床无甲亢症状,甲状腺肿变小,血管杂音消失,抗甲状腺药物已减到很小时是可以考虑停药的。

关于停药后复发的问题一直是令人头疼的事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一般缓解率在50%左右。所谓缓解指停药后半年以上,患者无甲亢的临床表现,T4、T3、TSH均正常。复发指甲亢症状完全缓解,停药半年后又有反复者,主要发生在停药后的第1年,3年后明显减少。一旦复发,就要重新开始新的疗程治疗,往往治疗比第一疗程更困难,要考虑长期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或I治疗或手术切除。有研究发现停药时甲状腺明显缩小及TSAb阴性者停药后复发率低;停药时甲状腺仍肿大或TSAb阳性者停药后复发率高。

甲亢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李女士,36岁,主因心悸,乏力,大便次数增多,消瘦等就诊于内分泌科门诊,检查甲功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

确诊后患者略感焦虑,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甲亢可以治愈,要精神放松,注意休息,避免过强体力劳动,并嘱咐忌碘饮食,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患者在生活上有些注意事项对预防病情恶化或再发有帮助,那就是适当休息,不要抽烟、少喝咖啡和茶,补充足够热量和营养,禁用含碘食物和药物如海鲜、海带、紫菜、华素片、胺碘酮等,生活中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刺激,必要时可以服用镇静药。注意补充足够的营养。

甲状腺疾病病人(甲亢、甲减、甲状腺炎、亚甲炎)均需有门诊病历本,把您的疾病诊治过程、治疗效果全部记录下来,使诊治疾病正规、有据、有秩,每次看病都要带好您的门诊病历本和检查结果。必医院复诊,及时检查并调整治疗,如果治疗中出现病情变化,医院复诊检查,以免耽误病情。

除了一般治疗以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碘治疗。这三种方法各有利弊,介绍如下,患者可以根据医生建议和个人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1)哪些人适合药物治疗:①病情轻,甲状腺呈轻~中度肿大②20岁以下,孕妇,年迈,不宜手术③术前准备④放射碘治疗前后的辅助治疗⑤术后复发,不宜用放射碘治疗。

(2)药物的用法用量:最主要的抗甲状腺药物为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治疗分三个阶段,即控制阶段,减量阶段,维持阶段,疗程很长,需要半年到两年,即使如此,停药后复发率仍较高,治疗后症状开始好转时间一般需2-4周,症状控制往往需4-8周或更久。开始甲状腺治疗后,应每4-6周随访检查甲状腺功能1次,直至甲功稳定或正常。

长程治疗(每疗程大约需要两年)分为初治期(1~3个月),减量期(2~3个月),维持期(1~1.5年)。药物治疗的疗程较长,需要患者长期坚持服药,医院进行检查,随时根据情况调整药物用量。

具体用量:

药物初治期维持期

甲巯咪唑10mg每日三次2.5mg每日一次

丙基硫氧嘧啶mg每日三次25mg每日一次

(3)药物主要毒副作用:粒细胞减少,肝损害,药疹等;因此用药前必须检查血常规了解白细胞数,如果白细胞小于0/μl,不能服药,用药期间应该每周检查血常规,服药期间出现发热、咽痛症状应立即检查血常规。如果白细胞大于/μl,可以继续服药治疗;如果小于/μl,应该立即复诊;如果小于0/μl,应立即停用抗甲医院就诊,请医生帮助处理。用药前应该检查肝功能,异常者不宜服药,用药过程中应每1~2月查肝功能。为及时调整药物剂量还应每2~3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以防止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

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荨麻疹,发热,关节肌肉疼痛,和胃肠道不适。应对症或停止药物治疗。粒细胞缺乏为最严重不良反应,多发生在治疗后最初90日内,建议此期间每周监测血常规。但在治疗后1年或数年内仍可发生。肝脏毒性反应多发生在治疗后3个月内。药物还可引起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的血管炎,临床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关节炎,皮肤溃疡,脉管炎性皮疹,上下呼吸道症状,通过停药可缓解,仍须提高警惕。

(4)其他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可用以改善初期症状,用于术前准备,甲亢危象,放射碘治疗前后。但支气管哮喘时禁用。中药治疗仅可缓解症状,并且不当的中药治疗会导致病情加重,因此不要单独使用中药治疗。

(5)药物治疗效果:经过正规治疗后大约50%左右患者可以治愈,其他患者会复发,复发后可以进行手术或者放射碘治疗。但药物治疗一般不会造成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感谢您对“一附院内分泌科”







































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fz.com/xgyzl/1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