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气阴气潜伏,而阳气生,诚如《江城子·龙阳观冬至作》所言:“六阴消尽一阳生。暗藏萌。雪花轻。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二气周流无所住,阳数足,化龙升”,冬至时节一阳生,阳气又开始萌生,但是自古就有自冬至起“数九”,也就是冬至后的九九八十一天左右天气仍是寒凉,“冬至一阳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针对冬至气候寒冷,而一阳始生的状态下,需要对人体养精蓄锐,《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又有载:“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可见,阳气过亢,气怒而上泄,夏三月则多表现为汗多,汗为心之液,故伤心,而此类人群冬三月亦容易手脚心大汗,更应防止因夏天调养不当而引起的的“冬至重病”,所以当今冬季心血管疾病高发,多由夏天调养不当所致,心属阳,应夏月,冬至一阳生,气候冷,重阴之下阳必弱,故心易再次发生疾患。
张仲景冬至创捏耳朵为饺子之故事家喻户晓,其《金匮要略》之当归生姜羊肉汤更是冬至饮食之佳品,原方治寒疝,然《金匮要略心典》曰:“此治寒多而血虚者之法,血虚则脉不荣,寒多则脉绌急,故腹胁痛而里急也。当归、生姜温血散寒,羊肉补虚益血也。”
材料:
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克,料酒、食盐等调味品各适量。
制作方法:
1.把当归洗净,切成片。
2.把羊肉剔去筋膜,放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后,过清水洗净,斩成小块。
3.将瓦煲洗净,加入清水适量,置于火上,用旺火煮沸,加入当归片、羊肉块、料酒,煲加盖,用文火煲3-4小时后,点入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此汤具有益气补血、温中祛寒的作用,适合阳虚、血虚体质者食用。《严氏济生方》有当归羊肉汤,就是本方加人参、黄芪、补益气血的力量更强,治蓐劳的效果更好,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最后,在此祝大家冬至节快乐!
*配图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作者:束永康指导老师:欧阳卫权编辑:黄楠
欧阳卫权简介
医院首批青年名中医。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青年中医培养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常委,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继承人、南方医科大学“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基地”客座教授。
师承“国医大师”李振华、禤国维、“古中医流派”李可等著名老中医。学术上主张回归中医传统,用中医思维指导临床,坚持纯中医道路。致力于中医经典《伤寒论》的临床应用研究。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多年,学术上主张回归中医传统,遵循中医自身规律发展中医,用中医思维指导中医临床,坚持纯中医道路。致力于中医经典《伤寒论》的临床应用研究,强调以六经为纲,方证为核心,万病识机,活用经方。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病,为国内系统性研究《伤寒论》六经辨证及经方治疗皮肤病第一人,多次受邀于国内外学术会议作经方专题演讲,尤其系统地讲授《伤寒论》经方辨治皮肤病的学术经验,影响了一大批中医皮科临床医师。出版个人学术专著《六经辨证新探——经方辨治皮肤病心法》影响很大。
擅长疾病:
皮肤病:痤疮、带状疱疹神经痛、荨麻疹、血管炎、红斑狼疮、特应性皮炎、湿疹、银屑病、白癜风、扁平疣、激素依赖性皮炎、斑秃、结节性痒疹、丹毒、黄褐斑、皮肤瘙痒症、过敏性紫癜、生殖器疱疹、毛发红糠疹等;
常见内科疾病:失眠、慢性鼻炎、慢性胃炎、腹泻、心悸、头痛、眩晕、更年期综合征、口腔溃疡等。
其他:小儿发热、咳嗽、肺炎、哮喘、厌食、消化不良、夜啼、遗尿等;痹证、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