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将至,皮肤病高发的季节又快到了。该病不仅影响犬猫的外观,可能引起瘙痒、脱毛、皮屑等临床症状,严重时皮肤破溃会引起疼痛。如果没有及时的控制好,甚至会引起多灶性或者全身性的真菌感染,也会增加宠物主人感染真菌性皮肤病的概率。
犬猫真菌性皮肤病主要由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毛癣菌等三种致病菌引起,报道显示,90%以上为犬小孢子菌。
该病发病范围广,任何品种、年龄、性别的犬猫均可患病。其中,幼犬、幼猫、长毛猫以及免疫功能不全的动物发病率最高。此外,波斯猫、约克夏梗和杰克罗素梗具有品种易感性。
犬猫出生前整个机体处于无菌状态,出生后体表及被毛上根据区域的不同分布有不同的特定菌群。如毛癣菌属通常存在于皮肤潮湿区域,而小孢子菌属则通常存在于皮肤干燥的地方,如前腿、后腿及头部。这些微生物菌群与宿主是共生的关系,处在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当宿主皮肤免疫状态发生改变时,导致这种相对的平衡状态被打破,进而导致体表正常菌群开始异常生长且外部菌群入侵机体皮肤。
真菌性皮肤病的典型症状
确诊需结合病史以及临床症状进行初步的判断,然后进行伍德氏灯的检查,看是否有特征性的亮绿色荧光。但仅作为参考,因为可能存在误诊和漏诊。其次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拔毛镜检、刮片镜检、真菌培养等。
关于治疗
该病的治疗不仅局限于治疗动物本身感染,更应注意感染源的驱除以及提高动物自身的抵抗力。首先进行局部的治疗,剃除患处毛发后,局部使用外用药,注意防止舔舐,戴好伊丽莎白圈。严重时进行联合用药,包括口服抗真菌药物、药浴等。
朗博特真菌外用药家族
除了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法以外,对环境的管理也极其重要。对于治疗过程中的犬猫,居住环境的消毒是预防控制病程防止再度感染的重要一环。可以吸尘器清除毛发,配置以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
记得多晒太阳哦~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