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皮肤血管炎 >> 肺血管炎诊断 >> 皮肤科

皮肤科

医案一:低血压,皮下紫斑

张某,女,45岁

眩晕,西医诊断低血压,双臂及身体多处出现紫斑。脉沉,苔白。

辨证:气血不足兼瘀血

治宜:扶阳补血兼活血化瘀

方药:小建中汤加当归2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二付。

三天后,眩晕好转,皮下紫斑消失部分,余者色减淡,既然诸症好转,乘胜追击,原方再服,二付。

分析:高血压头眩属于气血亢进,往往造成脑中风,脑血栓至中风瘫痪,治疗必须首先降血压,停止气血上冲。低血压则相反于高血压,故低血压属于气血不足,不能满足脑海中的供给,阴阳失去平衡故头眩。

患者双臂及躯干多处皮下出现瘀症,足以说明气血循环受阻,形成瘀斑,其原因很多不外乎外因内因两大类。此案以小建中汤为主,首先扶正建立中气,中气足血压自会升腾。其中当归、川芎又名佛手散,具有补血活血的功效,桃仁、红花是用于瘀破血行瘀,其中香附属于行气,气行血亦行,因此皮下紫斑很快消失,正气扶故头眩自愈。

医案二:全身瘙痒

肿某,女,41岁

全身无故作痒,无斑无疹,多次去皮肤科诊治无效,手抓痒后出现浅红色指纹,心中悸而烦。病已一月有余,不能安睡,影响工作,每次月经推后,量多,颜色淡。脉沉闷脉沉中微滑,苔白。

辨证:气血两虚,血虚生风,有风则痒。

治宜:扶正养血熄风。

方药:小建中汤加当归20克、银花10克、玄参12克、土茯苓12克,二付。

两天后,诸证好转,又开原方两付。

一周后,基本痊愈,已能安睡,原方二付。

分析:常有发斑疹者,高出皮肤,焮红,极痒属于实证,是本身内有湿热,湿重于热者偏淡,热重于湿者颜色偏红。治之者临床根据情况不同用药,不外乎清热除湿解毒。

此证则不同,没有斑也没有疹,皮色如常,痒时也不亚于斑疹,令人烦躁不安,影响睡眠和工作,此种情况属于虚证范畴,应以扶正补血为主。故以小建中汤加当归,既扶正又补血,既然血虚生风,有风则痒,由此扶正补血,又何来之风?何来之痒?

老年这类病较多,因老年人气血虚弱,西医称之为老年瘙痒症。

医案三:体内瘙痒

代某,女,40岁

患瘙痒症,服药打针不愈,医院诊治,病情加重。其病瘙痒不在皮肤,主要瘙痒在体内,从咽喉部一直往下直到下身,又无法抓痒,心烦不安,睡眠工作俱废,烦躁不宁。

处方:小建中汤加当归20克,二付。

医案四:类风湿,关节疼痛

胡某某,女,43,生物药品制剂厂,内科一病室39床

年7月9日,发病四月余,诊断类风湿,入院八天,颈部及全身大小关节疼痛,卧床不起,最初全身肿痛、恶风寒、服激素后肿消,大便结燥,小便正常。月经提前,有块。脉沉、弦滑,88次/分,苔白腻。

辨症:风寒湿、三气侵袭关节经络。

治宜:通阳行痹,养阴清热。

方药:附片30g(先熬)、桂枝12g、白芍12g、知母20g、白术10g、防风10g、甘草10g、生姜10g、麻黄6g,三付。

年7月12日,诸肢节痛好转,西药土霉素及阿斯匹林,服后大便干燥。原方加火麻仁15g,三付,直至八诊,年7月29日,原方略有加减痊愈出院。

医案五:急性风湿热,足痛、足软,大小关节疼痛

陈某某,女,21,川大历史系学生,内19床,住院号

年6月18日,急性风湿热,于6月2日入院,初因感冒咳嗽,现已不咳,一直眩晕,轻微吐,午后足痛、足软,大小关节疼痛,心悸,全身出现红色斑疹,现肢节疼痛,眩晕欲呕,食减入院至今,大便秘结,夜间多汗,眼雾视物不明。脉沉,56次/分,苔薄黄。

辨症:外邪入侵肌体,邪注关节化热

治宜:通阳行痹、养阴清热。

方药:附片20g(先熬)、桂枝12g、白芍12g、知母15g、白术12g、防风10g、麻黄6g、甘草10g、生姜10g、云苓10g(因心悸加之),二付。

年6月20日,夜间已不出汗,大便已解,不结燥,足肿好转,左下腹胀痛好转,原饭后食道痞塞消失。脉沉,60次/分,苔微腻,原方二付。

年6月23日,眩晕欲呕好转,纳增,关节偶尔痛,出汗消失,大便正常。小便通利而多,足肿消失。原方去云苓,三付。

年6月25日,血沉由入院35降至5正常值。头眩、眼雾视物不明,较前大有好转,饮食大小便恢复正常。脉缓,65次/分,苔薄白,原方三付,直至年7月18日,八诊,诸症悉愈出院。

医案六:水泡型斑症

罗某某,男,76,住群众路5号

年6月22日,昨日开始全身发痒,继则发癍状水泡,色淡红,今晨全身水肿,头面水肿畸形,双手足凹性水肿,目前躯干、四肢癍状水泡无数,淡红色,尿少,脉濡苔白。

辨症:由于脾胃阳虚水停留,泛及身躯皮毛。

治宜:温中扶正燥湿清热利尿。

方药:甘草15g、法夏10g、黄芩10g、黄连6g、干姜6g、大枣10g、苍术10g、车前草10g,一付,因病重,年老延误病机。

年6月23日,身痒好转,癍状水泡全消失,足肿消失,双手微肿,头面好转,原方一付。

年6月25日,全身水肿及癍状水痊病,尿增多,原方去车前草,一付。

医案七:扁平疣

敬某,女,12,住华大宿舍

年6月2日,代述:孩子面部出现小米粒大小疹子数十粒。皮肤科诊断为:扁平疣。治疗无效,触之硬实,境界明显,不痛不痒,皮色不变。脉弦细,苔白。

辨症:胃虚不和,湿邪随经脉达表于面部,面属阳明故知之。

治宜:清热燥湿温中扶正

方药:甘草泻心汤原方

二付痊愈,追访多次未复发。

医案八:漆疮

罗某某,女,40,永丰公社玉木大队农民

年8月12日,因邻居油漆家具前往参观,继后全身发癍,初未介意,至心烦奇痒来诊。脉弦偏数,苔白。

辨症:胃虚不和,腠理不固为本,感漆辛热之毒诱发漆疮。

治宜:清热燥湿温中扶正解毒

方药:甘草泻心汤加银花10g、玄参12g、土苓12g,二付。

年8月15日,基本痊愈。再续二付,以巩固疗效。

医案九:过敏性紫癍

张某某,女,30,两夫妇均是西医

年9月13日,偕同丈夫来家中求诊,其丈夫述:她鼻窦炎复发,我买了麻黄素一大把(指手掌捏满了药)给她滴鼻,滴后鼻子即通气,事后又不通气,求给中药,经诊断后,给予葛根汤原方二付。

数日后夫妇又来,并说鼻窦炎全好,既然好,又来干什么,我问:大家都是熟人,故语言随便,其夫说:她还有个怪病,不知能治否?询知:他们家住华大公行道宿舍,出门买菜购物必经洪门街,每次路经此地,必全身发癍,甚者晕倒,找不出甚么过敏源,此属华大繁华中心地段,每日过往行人上千上万,没听说第二人过敏者,因告之:这是她个人体质问题,邪到之处正气必虚。

方药:甘草泻心汤原方二付

服此二剂后,多年路经洪门街再没发病。

医案十:手足湿疹

陈某某,男,28,峨眉县铁合金厂

年7月5,掌心湿疹如顽癣,奇痒烦心,脉弦细,苔白。

辨症:胃虚不和,湿热结于心下蕴毒,随经脉达于四肢。

治宜:清热燥湿,扶正温中兼活血化瘀。

方药:甘草泻心汤加桃仁10g,红花10g,土鳖10g,银花10g,玄参12g、土苓10g,二付。

共四诊八付药,手足脱皮痊愈。

医案十一:手足湿疹

杨某某,男,65,市建三公司退休

年8月11日,双手足湿疹月余,指缝、掌心、手背间原有癍,肌肩甲错,目前奇痒难忍来诊,患冠心病12年,目前心悸不安,头眩,脉弦缓48次/分,苔腻润,花剥微黄。

辨症:胃气虚损,湿热久恋化毒,深入营血,心下郁结故心悸,达于肌表故发癍疹。

治宜:清热燥,扶正温中兼活血化瘀。

方药:甘草泻心汤加桃仁10g、红花10g、夏枯草10g、银花10g、玄参12g、土苓12g。每诊二付至五诊时头眩愈,手上湿诊及癣开始脱皮,心悸好转,不活动已不累,饭后腹胀,原方去夏枯草、银花、玄参、土苓加厚朴10g,脉56次/分,苔花剥而腻均减。

年8月31日,七诊,腹胀愈,双手湿疹及癣均已脱皮,换新肉,肠鸣愈,大便一贯稀溏已成条形,心悸本愈,稍活动已不心累气喘,脉弦64次/分,苔白微黄润,原方再去厚朴,以后巩固疗效,复诊四四,已达70次/分,苔白,自己感到冠心病均愈。

医案十二:肠胃型荨麻疹

衡某某,男,30,渡口市回蓉探亲住公行道四号

年9月12日,两天突然胃痛,继则全身发癍身痒,烦燥。经华大打针服药不效,卧床不起,应邀出诊。脉弦细,苔白

辨症:胃虚不和,气机阻滞故痛,湿热之邪随经络达表,故发癍。

治宜:清热解毒,燥湿温中扶正。

方药:甘草泻心汤加吴茱萸6g、银花10g、玄参12g、土苓12g,二付。

年9月15日,胃痛大减,身痒心烦基本愈,癍色由红转暗,已下床活动,原方再服二付。病员赞扬中药神效,告知:两年前在渡口市同患此病时,西医诊断为肠胃型荨麻诊,住院治疗月余方效。

医案十三:重型癍症

刘某某,男,21

天燃气公司工人,住公行道华大宿舍

年9月28日,因在污泥坑作业后发癍,主要躯干四肢各发红色癍块数起,作痒来诊。脉弦偏滑,苔白。

辨症:此因感受秽浊之邪,由鼻袭入肺胃,肌腠不固故发癍。

治宜:清热燥湿扶正,温中解毒。

方药:甘草泻心汤加银花10g、玄参12g、土苓12g,二付。

年9月30日,病无进退,大便干燥。原方加大黄6g,二付。

年10月4日,上诊后病情加剧,改去华大就医,嘱住院治疗,本人不同意,给予打针服药,昏昏欲睡,病情仍继续发展来诊。目前躯干、四肢,红癍成团密布,遮盖皮肤,高出皮肤,灼热,心烦奇痒,昏昏欲睡,形势危急恐怖。邪已深入营血,病重药轻,无能为力,改方为:甘草泻心汤合抵挡汤全方,生大黄易生地20g,缺:水蛭、生地、大枣,用玄参代生地,二付。

年10月7日,四诊,奇痒心烦大减,癍色由红转暗,原方二付。

年10月10日,五诊,除局部仍有暗色癍痕外:全身开始脱皮;已无身痒,心烦及其他不适,原方二付,以巩固疗效。多次追访无复发。

甘草泻心汤除了治疗上述各案之外,如芥疮可用甘草泻心汤加桃仁、红花,也治有多例。顽癣多年不愈之病,同样用甘草泻心汤用抵挡汤能彻底治愈,都有病案,不用赘述。

医案十四:顽癣重症

曾某某,男,72,炊事员

年5月6日,患顽癣重症八年,医院诊治不效,逐年病情加重,心烦意乱,影向工作,影向生活。目前双下肢成团状密布,皮厚如癞蛤蟆状,双大腿少许,阴囊、小腹、臀腰各少许。双上臂均有成团大小不等顽癣及上嘴唇少许,奇痒心烦,难以安卧。脉弦涩,苔白。

辨症:邪热与湿毒结于心下,久而湿毒与血热蕴毒而成顽癣,其外症肌肩甲错,即瘀血之明证。

治宜:破血行瘀,以抵当汤去大黄为主兼泻心下之邪,故采用甘草泻心汤合方治之,清热解毒同治。

方药:水蛭10g、虻虫10g、桃仁10g、生地15g、甘草15g、黄芩10g、黄连6g、法半夏10g、干姜10g、黄栢10g、大枣10g,三付,

缺:水蛭、桃仁、虻虫、生地。另加土鳖10g、红花10g、玄参15g、银花10g、土茯苓12g,嘱暂服二付。

服此药后,患处已不痒,病势略有好转,嘱原方尽量找齐。以后原方只缺虻虫,又服三付,共服五剂痊愈。

年5月21日,送来双下肢患处照片,只留下色素沉着的痕迹。面积亦较前缩小,告知服药过程,尤其后三付药,服一次,好一次,大便灼热,肛门亦热,从前大便不通利,现在大便很爽快。从前胃脘、腹中痞塞,现已轻快,自服后三剂药后,患处逐渐大块癣皮脱落,只留痕迹。三剂后已痊愈!

[说明]此案是我发现后是毛遂自荐,病员半信半疑,因为前面已治愈数例。其中一例马某某,男,50岁,人民汽车修理厂保管员。患扩散性顽癣数年,久治不愈。于年在我处治愈后,将此方抄与别人治愈数例。其中另有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教师某某,其妻子是华西医大外四病室护士,均是扩散性顽癣多年,药味不缺,三剂内基本治愈。

医案十五:患扁平疣五年

陈某某,女,18,汽车公司一总站

年8月12日,母伴来诊,患扁平疣五年,经医院及皮肤研究所诊治均无效,且发展严重,经张某某医生介绍来诊。目前面部大小疣数十粒,白色如皮肤色,凸起少许,有时痒,白带多,面色不华。脉弦濡,苔白

辨症:肺胃寒湿郁滞散于皮肤。

治宜:宣肺散寒祛湿。

方药:麻黄10g,杏仁10g,薏仁20g,甘草10g,三付。

年8月18日,病无动静,原方加银花10g,玄参12g,土苓12g,二付。

年8月20日,面部扁平疣已软,不梗手,白带减,大便不爽。脉滑92次/分,苔白。

方药:麻黄10g,杏仁10g,薏仁20g,甘草10g,银花10g,玄参12g,土苓12g,苍术10g,黄柏10g,二付。

年8月27日,面部疣部份已变黑、萎缩,白带已很少,原方再加淮山20g、牡蛎30g,三付,以后介绍人告知,该病人愈后,身体已好些。

[分析]脾主肌肉,肺主皮毛,面属阳明,患者扁平疣长于面部,其病机原于脾肺可知,扁平疣不同于斑疹,癍疹原于脾肺的湿热,甚至营份亦热扁平疣,原于脾肺寒湿,故不红不痛不痒,由于湿邪久郁,让湿成毒,聚于肌肉、皮肤,形成扁平疣,温邪下注形成白带,湿邪聚于脾胃则身疲乏力。腿足无力,面色不华,或土黄色均是中焦湿邪表现。

医案十六:皮下出血

李某某,女,42,成都东凰糖果厂

年2月17日,原有精神分裂症,目前头痛,嘴唇歪邪而抽缩不宁,也就是颤动不停,手臂及身上出现皮下出血,紫色瘀癍。脉浮偏大,苔白

辨症:血痹虚痨兼瘀血。

治宜:通阳行痹兼活血化瘀。

方药:黄芪25g、桂枝12g、白芍12g、生姜15g、大枣12g、桃仁10g、红花3g茯苓12g、钩藤12g、龙骨15g、牡蛎15g,二付。

年2月19日,口歪斜愈,皮下出血减少,色减淡。原方二付。

[分析]本案是血痹较重者,一般的血痹是指肌肉痹、无痛感,因受外邪之后血行不畅所致。血痹重者则麻痹与痛并见:本案已出现瘀癍可见于皮肤,说明血循环受阻更为严重,故用黄芪五物通阳宣痹,更加桃仁、红花破血行瘀,钓藤祛风,龙牡镇邪,云苓健脾淡渗引邪下行。

提示:

1、本文为原创整理,如有疑问,请联系。

2、切勿模仿使用,医院,否则一切后果概不负责。

正德汉方

看完了,支持一下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fz.com/xgyzd/7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