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科的放弃是当代中医最大的悲哀

对外科的放弃是当代中医最大的悲哀

一监生项疮初起,请视,疮头偏于右半,不可轻待,必用艾灸为上;隔蒜灸至十五壮,知痛乃住。后彼视为小恙,失用内药,又四日,其疮复作,颈肿项强,红紫木痛,便秘,脉实有力,以内疏黄连汤加玄明粉二钱通其大便;次用消毒救苦汤二服,肿势仍甚。此内毒外发也。不可再消之,换服托里消毒散,至近二十日,因患者肥甚,外肉多紧,不作腐溃,予欲行针开放,彼家坚执强阻。岂后变症一出,烦闷昏愦,人事不醒,彼方惊悔。随用披针左右二边并项之中各开一窍,内有脓腐处剪割寸许顽肉,放出内积瘀毒脓血不止碗许,内服健脾胃、养气血、托脓补虚之药,其脓似泉流不歇,每朝夕药与食中共参六、七钱,服至腐肉脱尽,新肉已生。又至四十日外,患者方得渐苏,始知人事,问其前由,径不知其故也。此患设若禁用针刀,不加峻补,岂有生乎?因其子在庠,见识道理,从信予言,未百日而愈也。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脑疽论第十六》

解析

一提到外科,一提到手术,大家似乎只会想到现代医学。的确,现代医学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外科的长足发展。反观中医,中药调理慢性病似乎跟摸脉诊病一样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中医本来的模样。其实,这是一个何其巨大的误会啊!

中医之殇,莫过于对外科的偏弃;中医之痛,终成对手术的望洋兴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中医就不在对外科怀有等同于内科的热衷,斗转星移,时光荏苒,渐渐地,中医人越来越无力扭转败局。而最可悲就是,即便在今天,绝大数中医人仍然自废武功,画地为牢,偏执地认为中医就是坐堂看病。刀光剪影只是西医的事,这医院外科医院的原因。

陈氏此案,所谓颈疮,就是我们今天所言的颈部痈或是蜂窝织炎等感染性疾病。对于这类疾病,每一个外科医生或是皮肤科医生,都能轻松应对。但若在使用抗生素无效的情况下又该如何处理呢?脓成了可以切开引流,但若切开后,创口腐肉不去,新肉不生,或是创口迟迟不能愈合,又该如何?

这些问题,都是摆在当今外科和皮肤外科医生面前大的难题。当然,本医案是五百多年中医外科医师写的。从技术层面来看,肯定不如今天。但从临床思维而言,却远胜当今。何以见得?

治疗方法有内治:口服中药(内疏黄连汤加玄明粉、消毒救苦汤、托里消毒散、健脾胃、养气血、托脓补虚之药),外治:艾灸、隔蒜灸、切开引流。切不看其中医内部的用药治疗思维之精巧。但就内外两法的配合和内外治法各自的有机配合,就已超出我们今天的此类疾病的治疗模式。

本案所用中药的内在逻辑思路,我不打算细谈,因为这些都是中医固有的常规思路,而且我已在很多关于浅表感染性疾病的论述中提过。但这里面有句话是振聋发聩的。

“此患设若禁用针刀,不加峻补,岂有生乎?”

其一,对于针刀使用的争论。当然,此处针刀代指一切外科方法。陈实功旗帜鲜明地反对对外科方法的忌讳。可见,在当时,中医就对外科方法抱有明显的轻视态度。不管原因为何?我们今天都应该像陈实功一样,以积极的态度承认外科手术的重要性,并且以宽广的胸怀去看待外科手术。外科技术,只是一种方法,只要在临床上有效,就应该认可、接受。因为它从来就没有中西之别。所谓的手术姓中,姓西都是狭隘的表现。唐代时,中医就能接受来自印度的眼科手术技术,难道我们今天的中医人比唐朝人还保守吗?

其二,关于该不该补的争议。陈实功是极力提倡补的。他在很多篇章中都说过补益气血、温补等补法的益处。补法有很多种,有补气、补血、补脾、补肾;有凉补、有平补、有温补;有峻补,有缓补;有早期补、中期补、晚期补。等等。当然,补法是中医外科三大法则之一,也是较难掌握的。补法若使用不慎,很容易造成疾病加重。但若辨证准确,法则有度,处方用药只是末技而已。

外科手术,只是西医的专属吗?(一)

外科手术,只是西医的专属吗?(二)

皮肤瘙痒丨我的古老的哲学方法论

看中医如何认识精神因素与脱发

王士雄丨疖病治疗的另类思维

薛立斋丨眉发脱落到底是怎么回事?

翟青云丨中医治疗皮肤感染精要

李晓强

医学硕士,医院医院主治医师。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理事;

陕西省性学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中医药报社《中医健康养生》特约记者。

曾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医院及医院皮肤科工作。

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主攻:皮肤外科,毛发疾病、损容性及血管炎性皮肤病,尤其在皮肤外科、脱发、瘢痕疙瘩、毛发移植、痤疮有独到的认识。

擅长各种复杂皮肤手术,尤其是面部精细微创手术。

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省级课题2项。

长按可







































白癜风治疗医院的专家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fz.com/xgyzd/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