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全身血管炎性病变,多发生于婴幼儿,可累及中、小血管,特别是冠状动脉,目前已经成为最常见的小儿后天性获得性心脏病之一。
目前静脉输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口服阿司匹林已经成为KD的标准治疗方案,但我国约19.5%的KD患儿对首剂IVIG无反应,这些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率高于IVIG敏感型,导致遗留心脏后遗症。
为此,本篇文章和大家一起学习下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希望引起广大儿科医师的重视。
一、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标准:
发热≥5天,伴下列5项临床表现中4项者,排除其他疾病后,即可诊断为川崎病:
(1)眼结合膜充血,非化脓性
(2)唇充血皲裂,口腔黏膜弥漫充血,舌乳头突起、充血,呈草莓舌
(3)四肢变化:急性期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
(4)颈部淋巴结肿大
(5)多形性红斑
注意:如果临床表现不足4项,但超声心动图提示有冠状动脉损害,亦可确诊为川崎病。
二、IVIG无反应型KD的定义
又称为IVIG非敏感型KD、IVIG耐药型KD、难治性KD等,目前国内外无统一定义,多数学者定义为KD患儿急性期接受大剂量IVIG(2g/kg)治疗后36h仍持续发热(T≥38℃),或热退后2~7d甚至2周内再次发热,并符合至少一项KD的典型临床表现,可考虑为IVIG无反应型KD。9
三、IVIG无反应型KD的评分系统
评分系统可以用来预测及早期识别IVIG无反应型KD,有利于临床医生做出治疗决策,调整初试治疗方案。目前的评分系统主要有Egami评分、Kobayashi评分、Sano评分及我国闫辉[4]等提出的评分系统。
1.Egami评分≥3分提示KD患者IVIG无反应高风险,其敏感度为78%,特异度为76%。
2.Kobayashi评分0~3分为IVIG无反应低危患者,≥4分为高危患者,>7分为极高危患者,其敏感度为86%,特异度为67%。
3.Sano评分为KD患儿出现3项预测指标中至少2项预示IVIG无反应,“-”表示无反应,其敏感度为77%,特异度为86%。
4.闫辉评分≥6分预示IVIG无反应,其敏感度为95.1%,特异度为80%。
虽然预测IVIG无反应型KD的评分系统很多,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缺乏一个国际公认的、普遍适用的评分系统。
四、IVIG无反应型KD的治疗
1.再次IVIG治疗:目前主张再次静脉输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2g/kg,可以使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修复冠状动脉损伤疗效欠佳。
2.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能够迅速改善炎性反应,可用于初始IVIG无反应型KD患儿的补救治疗。目前常用方法为:甲基泼尼松龙20~30mg/(kg·d),静脉冲击治疗1~3天。泼尼松龙mg/(m2·d)口服冲击3天或泼尼松龙2mg/(kg·d),6周内减停。
3.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Jibiki[5]等对6例IVIG无反应型KD患儿再次给予2g/kg的IVIG,同时静脉输注2mg/kg的泼尼松龙,直至CRP水平正常后改为口服泼尼松龙,并逐渐减停,发现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降低,而且未发现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表明了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血浆置换:通过迅速去除血浆中大量炎性因子达到疗效,但目前临床未得到广泛应用。
相关阅读
川崎病诊治:你经常遇到的5个问题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急性自限性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
1.川崎病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1)发热持续5天以上(含经治疗5天以内);
(2)双眼结膜充血;
(3)口唇发红、草莓舌、口腔和咽喉粘膜充血;
(4)多形性皮疹;
(5)四肢末端变化,急性期手足硬性肿胀、掌末及指趾端充血;恢复期指趾端甲床皮肤移行处有膜状脱皮;
(6)急性期出现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胀;
(7)卡巴红肿是否会加入诊断标准,需进一步证实。
2.川崎病的其他表现有哪些?
(1)消化系统:腹泻、呕吐、腹痛、肠梗阻、黄疸、血清转氨酶值上升;
(2)血液:WBC增多、PLT增多、ESR增快,CRP阳性;
(3)尿:蛋白尿、沉渣中白血球增多;
(4)皮肤:BCG接种部位红/结痂、指甲出现横沟;
(5)呼吸系统:咳嗽、流鼻涕
(6)关节:疼痛、肿胀;
(7)神经系统: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增多、惊厥、意识障碍、面神经麻痹、四肢麻痹。
3.不完全川崎病有哪些临床特点?
(1)不完全川崎病在<6个月的婴幼儿更多见。少数小婴儿临床表现为发热。对于<6个月、发热持续7天以上,同时有系统组织炎症的实验室指标而不能用其他发热疾病解释时,应做超声心动图检查;
(2)「易激惹」,即不能安抚的烦躁、哭闹不安,这种「易激惹」现象较其他炎症性疾病更突出;
(3)主要临床表现的一些特点:颈部淋巴结肿大仅限于胸锁乳突肌前沿。球结膜充血时,出现虹膜周围环状无血管区。口腔粘膜可高度充血但罕见溃疡;
(4)接种卡介苗部位再现红斑硬结;
(5)急性期阴囊和(或)腹股沟皮肤潮红,亚急性期阴囊和(或)腹股沟出现脱皮;
(6)尿道口黏膜充血;
(7)可有轻度虹膜睫状体或前葡萄膜炎(裂隙灯下可见前房漂浮细小絮状物);
(8)病程中出现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的心脏杂音、心包积液或充血性心力衰竭;
(9)出现其他部位(非冠状动脉)中型动脉瘤。
4.川崎病治疗中经常遇到几个问题
(1)急性期的治疗方案是?
首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剂量为2g/kg单次应用。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常用使用阿司匹林剂量30~50mg/mg/d,2~3天或最晚14天热退后,剂量改为3~5mg/kg/d持续使用2个月直至冠状动脉内径恢复正常,防止冠状动脉瘤内血栓形成,单纯使用阿司匹林不能减低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发病率。
注:新研究显示,在急性期使用阿司匹林时,通过30~50mg/kg/d与3~5mg/kg/d对照研究,其并没有明显差异,在早期可使用3~5mg/kg/d预防。
激素:根据Nwburgr等报道,<10天的新发川崎病患儿,IVIG及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甲强龙30mg/kg单次冲击疗法显示,虽使用后热程短,CRP恢复快,但很容易出现无反应型川崎病。是否使用激素,现在争议较大。
Imflimb等细胞因子阻滞剂(目前国内暂时没有)。
(2)慢性期的治疗方案是?
溶栓;
介入性治疗;
搭桥手术;
其他:分子搭桥。
(3)其他治疗
Infliximab:TNF-a阻滞剂;
Ulinastatin:尿胰蛋白酶抑制剂;
CyclosporinA(环孢霉素);
血浆置换:在日本,血浆置换已成为治疗川崎病的治疗方法之一;
Rmicad(IL-6拮抗剂)。
注意:关于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川崎病患儿在发病10天内接受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2g/kg及阿司匹林口服标准治疗,无论一次或分次注射后48小时患儿体温仍高于38℃,给药2~7d甚至2周内再次发热,并符合至少一项川崎病诊断标准者,即为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
5.心血管并发症有哪些注意的要点?
(1)心血管并发症主要以冠状动脉瘤为主要特点,需随时复查超声心动图,观察动脉瘤的发生及转变;
(2)动脉瘤发生后,其动脉瘤转归时,会有很大程度的转变,比如冠状动脉狭窄;
(3)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动脉瘤的发生>正常川崎病动脉瘤的发生;
附:冠状动脉病理改变
(1)第一阶段(0~9天):小动脉周围炎,可见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心瓣膜炎症及房室传导系统验证;
(2)第二阶段(12~25天):中型有肌层动脉的全血管炎伴动脉瘤形成及血栓,也可见到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和瓣膜炎症;
(3)第三阶段(28~31天):冠状动脉和其他中型动脉内皮增生,血管壁的急性炎症反应消退;
(4)第四阶段(40天以后):动脉内膜瘢痕形成,部分血管狭窄。
大家都在看
怎么备战手足口?看这里
儿童溺水急救,你们做对了吗?
手足口病14条核心建议,必须记住
是感冒,还是川崎病?别傻傻分不清!
儿童喘息相关性呼吸道疾病的雾化吸入治疗
幼儿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比手足口病还厉害!
★★★★★
看完记得分享哦
服务医生,期待支持!《HAOYISHENG》为旗下超万读者诚邀广大界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欢迎广大医师投稿:
qq.天津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德国强力白蚀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