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经治疗患者下颌包块逐渐缩小(a.治疗前;b.治疗1个月后;c.治疗3个月后)
图2患者胸部CT动态变化(a、b.就诊前1年;c.治疗前;d.治疗3个月后箭头所指为病灶,可见病灶逐渐增多、进展,治疗后左肺结节基本消失,右肺部分吸收)
图3患者肺穿刺活检病理报告(肺慢性炎症性病变,间质纤维化不明显,浸润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未见肉芽肿结构或肿瘤性病变;免疫组化:FTF1(肺泡上皮+)、LCA(淋巴细胞+)、IgG(少量)、IgG4部分+)
图4颌下包块病理(闭塞性血管炎,围绕血管可见淋巴、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IgG4(+)、IgG4/IgG比例40%)
文献报道称IgG4相关性疾病年发病率约为0.28~1.08/10万,位列于我国首批“罕见病名录”。对于该类疾病认识的时间较短,而该位患者足不出县、医院能得到诊断,实为难得。此例疾病的成功诊治,得益于医院帮扶专家万钧大夫的全程指导,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钻研精神,抓住问题不放松,全力探究病因;也得益于呼吸与危重医学科、病理科、影像科、外科、风湿免疫科等科室的通力合作,最终给出了准确诊断,并制定了恰当的治疗方案,从而保证了最佳疗效。自年5月1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立以来,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呼吸学科体系,呼吸疾病诊治能力全面提升,于年11月25日通过了全国规范化建设评审,被认定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优秀单位”,这标志着我院呼吸学科建设已跨入了学科建设的国家级标准行列。同时,随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包括病理科、影像科、检验科、风湿免疫科等在内的学科群整体发展与进步,促进了医院的整体学科良性发展,这将有利于整个大别山区域整体医疗诊治水平的提高,也为我院成为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来源:医院
金寨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