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来临皮肤瘙痒的朋友逐渐增多
早年的患病人群以老年人居多
近些年来不同年龄段的冬季瘙痒症在门诊均能见到
那么该如何摆脱瘙痒的烦恼呢
啥是瘙痒?目前对瘙痒的认识是——产生搔抓的欲望就是瘙痒。越痒越抓,越抓越痒,由此建立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瘙痒迁延不愈。严重者皮肤损害,出现皮疹,演变为干性湿疹或慢性单纯性苔藓(神经性皮炎),既有身体的痛苦,也有因为皮肤外观的不雅而产生心理上的压力。
冬天,皮肤越洗越痒是咋回事儿?在气温降低的时候,人体为了保证散热的减少,就关闭了部分的毛细血管床,所以皮肤的血流量就减少了,汗液、皮脂的分泌也就随之减少,皮肤的湿度下降,主要的表现就是皮肤干燥,容易出现皮肤的瘙痒。特别是老年人,由于代谢水平下降,皮肤萎缩,比起年轻人更容易发生瘙痒症。
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卫生观念提高,每日洗澡成为许多人必须做的一件功课。尤其是白领阶层和婴幼儿,每天甚至要洗2~3次。冬天本来分泌就很少的皮脂被洗掉后,皮肤愈发干燥,也就越容易出现瘙痒。
皮肤附属器之一是皮脂腺,可以合成分泌皮肤油脂。油脂覆盖在皮肤表面,与汗液等一起形成了一层油脂膜来保护皮肤,防止水分丢失,减少外界环境对皮肤的刺激。
皮脂腺合成分泌油脂会受到环境温度影响,研究发现皮肤温度每上升1℃,皮脂分泌量增加10%。而冬天温度低,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脂膜的形成受到影响,使得其保湿、润滑和保护的功能明显下降。
而如果我们洗澡过勤或者用沐浴露肥皂等清洁产品过勤等,使皮肤上的皮脂膜变少,无法保护皮肤,就会造成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
看下临床观察,据临床经验有三类人群特别容易患上皮肤瘙痒,哪三样呢?第一类,老年人;第二类,孕妇;第三类,洗澡过勤的人。是的你没看错,洗澡过勤极易换上皮肤瘙痒。
既然如此,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皮肤瘙痒吗?我们特邀权威专家,就冬季常见的8种皮肤瘙痒,给大家支支招。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严俊霞1
手足皲裂冬季天冷风大,皮脂腺分泌减少,导致手足皮肤干燥,容易皲裂,尤其是经常从事户外体力劳动者。防治方法
注意保暖,出门戴手套、穿棉鞋,洗手用温水;适当活动手足部关节,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耐寒能力;饮食合理,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豆类、鱼类、肝脏等,可促进上皮生长,增加皮脂腺分泌,防止皲裂;如已皲裂,应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比如用尿素软膏、水杨酸软膏等外用药物。2
冻疮冻疮发生与个人体质有关,如有些人的皮肤血管对寒冷十分敏感,也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冷球蛋白血症、遗传因素有关。一般来说,气温低于5℃,相对湿度在60%以上,更易发生冻疮,多见于足、面、耳处,呈暗紫红斑片,严重时可出现水疱、糜烂或溃疡,伴随瘙痒、灼热及疼痛,症状可持续1~2个月,直至天气转暖才痊愈。一些患者在来年冬天会在原部位复发。防治方法
加强锻炼以适应寒冷气候;提前做好防寒准备,注意保暖;吃富含维生素和高蛋白的食物,保证身体有足够热量;外出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服;对于每年易复发者,可在夏季用冷水洗脸、洗脚等,提高耐寒能力。3
皮炎湿疹皮炎湿疹的发病原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过敏性体质、消化系统疾病、感染病灶、代谢和内分泌失调等;外因包括气候、饮食、吸入或接触过敏原等。皮炎湿疹并不会传染。防治方法
对于每到冬季就易发生皮炎湿疹的患者,要注意寻找原因,如过敏原等;日常防治护理时,可选用护肤凝胶消炎止痒、改善微循环、修复上皮细胞,以长出健康皮肤;湿疹治疗最好在急性期就治愈,正确使用药物十分重要,不可乱用药,以免加重病情。4
冬季瘙痒症该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以肛周、外阴、阴囊、头皮和小腿处为主),有瘙痒感,为阵发性,尤以夜间为重。患处皮肤常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皮肤增厚等,有时还会引发皮肤感染。防治方法
忌过度搔抓,否则越抓越痒,甚至发展为湿疹样;忌随意购买激素类止痒药物,如肤轻松、皮康霜等,因长期使用可导致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加重病情;穿纯棉衣物;尽量不要食用海鲜、酒、辣椒等,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冬季应适当减少洗澡次数,沐浴品尽量少用,水温不宜过高;沐浴后最好涂抹有保湿作用的润肤霜,如尿素霜或维生素E尿囊素等。5
荨麻疹冬天到了,寒冷性荨麻疹患者逐渐增多。这是由于受冷空气刺激,机体产生激肽和缓激肽物质,使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患者早晩全身会出现风包,瘙痒难忍。防治方法
这类人群一定要注意防风防寒,比如戴帽子、手套、口罩等;避免冷水等直接刺激;尽量避免高蛋白和刺激性食品,多吃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胡萝卜等。6
银屑病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非菌性炎性的皮肤病,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型、红皮病型等,不具有传染性。其特征为身体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且覆盖银白色鳞屑;病因尚不完全明确,近年来大多数学者认为与遗传、感染、免疫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等有关。该病发作一般有明显季节性,患者往往夏天缓解,冬天由于气压低、天寒,容易出现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等呼吸道疾病,诱发或加重病情。防治方法
及时补充水分,防止皮肤干燥;注意保暖,避免上呼吸道感染;不吃辛辣食物,不饮酒;适当锻炼增强体质。目前,国内治疗银屑病的方法有煎药、烫洗、外抹药膏、睡眠疗法、注射疗法、紫外线照射治疗等,且很少有副作用。7
鱼鳞病此病为遗传性角化障碍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伴有鱼鳞状脱屑,常因搔抓导致继发感染,甚至引发视听功能障碍,且冬季症状明显。防治方法
用皮肤柔润软膏缓和症状;皮肤过度角化时,用软质霜、维甲酸霜剂等;严重时进行抗菌防感染,如外搽力康霜或用洁肤液湿敷。8
结节性红斑结节性红斑为急性炎症性疾病,常侵犯小腿内外侧、大腿和上肢;肢体双侧呈对称性鲜红色、暗红色或紫红色结节性损害,压痛明显,一般不痒,且好发于青年女性和秋冬季节。防治方法
查清病因,对因治疗;急性发作期应尽量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减少活动;如果患者为感染所致,可选用抗生素;若是结核菌引起,可行抗结核治疗;患者为自身免疫反应性时,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要慎重选择。总而言之,冬季我们需要注意的皮肤问题;这6招可以解决。6招赶走秋冬瘙痒
1.不必每天洗澡
秋冬季节不必每天洗澡,特别是中老年人。洗澡水温不宜过高,40摄氏度左右即可,时间15分钟左右最好。
2.少用或不用沐浴液
沐浴液属于化学合成洗涤剂,长期过量使用会引发干燥、过敏性皮炎等。
最好选择中性和弱酸性的沐浴液。
3.洗澡后涂保湿霜
洗完澡后,在手臂和腿部涂上保湿霜以缓解干裂、瘙痒等症状,凡士林、硅油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4.选择纯棉的贴身衣物
柔软、少刺激的衣服可以避免瘙痒进一步扩散,增加透气性。
贴身衣物应柔软宽松以棉织品为好,避免尼龙及毛织品衣服贴身穿着。
5.多吃润肺生津的食物
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和豆制品,能减少体内水分流失。
还可吃些润肺生津的食物,如梨、百合、大枣、莲子、银耳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物。
6.别吃得太咸太腻
少吃或不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不喝酒,少饮或不饮浓茶和浓咖啡。
使用药物方面,注意不要大面积涂抹,容易产生副作用;忌用含激素的药物过久,易引起局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感染;同一部位连续用药不超过两个月。
除了这6种方法,在饮食上也要多多注意
可多喝“四物汤”严主任推荐养血润燥,最好的方剂就是“四物汤”,可与羊肉、鸡、鸭等煲汤食用。也可服用阿胶。
同时还需要注意穿衣,穿纯棉内衣裤,防止静电刺激皮肤。保暖,用温水洗漱,避免受凉。
“四物汤”四物汤是一道传统药膳。以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四味药材为主要原料熬制而成,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药膳。四物汤药方最早出现记载于唐朝的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药方则是取自《太平惠民合剂局方》的记载。一般来说,具有补血调经的效果。●推荐●养血润燥食疗方1黑芝麻乌枣羹黑芝麻克、乌枣克,用水煎,煎三次至浓缩,最后加克的蜂蜜搅拌均匀成糊状。早晚各取一汤匙,用开水冲开了喝。此羹润燥、柔肤、止痒。2鸡血藤膏鸡血藤克,冰糖克。将鸡血藤水煎3~4次,过滤取汁。微火浓缩药汁,再加冰糖制成稠膏即可。早晚各取一汤匙,用开水冲开了喝。鸡血藤养血活血、冰糖润燥。此外,还可以多吃点排骨汤、胡萝卜和蜂蜜。猪肉能滋养脏腑滑润肌肤补中益气;胡萝卜能防止皮肤干燥松弛;蜂蜜润肠通便,又能增加营养预防感冒。秋冬换季保持健康冬季瘙痒症病情较轻者,通过调整生活可缓解病情;病情医院就诊。临床治疗常以口服抗组胺药配合外搽润肤剂为主。中医还可从清热、凉血、祛湿、养血活血、滋阴润燥、补益肝肾、祛风止痒等方面进行全身调理,达到润肤止痒之效。北疆播报
—2600
推荐济南富豪恋上奎屯的她,18号要在天北新区见面!关于检举揭发李政军、李晓龙等人新疆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的通告!
石河子“e租宝”案已有六人登记,金额达54万!其他被骗者快去登记!
小孩长了六指儿,家长纠结该咋办……
石河子车主速看!油价又要涨,快去加油!加一次多花...
提升学历的机会来了!不限户籍!别说我没提醒你!
来源:北疆播报
编辑;张明明编审:张巧云
北京治疗白癜风口碑最好的医院北京白癜风去哪治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