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类风关误区认识知多少访同济大

媒体:上海大众卫生报

专家:汤建平(风湿免疫科)

老先生近两个月身体多处疼痛,尤其在早晨起床后发现手指动不了,天冷时更加严重,简直就像“冻住了”似的,而且疼痛也越发严重,医院就医,最终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简称类风关,是风湿免疫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以小关节首发,患者多因持续疼痛就医,如不及时治疗可致残,引发内脏损害,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甚至危及患者的寿命,因此是一类不容忽视的疾病。

在临床诊治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汤建平教授却发现,很多患者对类风关存在不少误区认识,这些不正确的认识会造成患者治疗疾病的时候多走弯路,致治疗效果不佳,不利病情控制。因此他提醒患者要对类风关的诊治有一个正确认识,配合医生治疗,才是患者的最佳选择。

误区一

类风关都会致残

1

有部分患者知道自己患上了类风关,整天惶恐不安,就怕哪天起来发现自己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了,变成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还要拖累家人。那么类风关患者都会致残吗?

汤教授告知,治疗类风关的主要目标有两个:1、消除症状、维持关节功能、阻止残疾的出现。2、避免内脏并发症的发生。

如果没有经过正规的治疗,类风关的病情必定会持续发展,关节变畸形,功能出现障碍,甚至出现内脏的并发症,可以说这些都是迟早的事情。所以提醒类风关的患者要进行早期规范化的治疗,一般而言,经过持续2~3年的治疗,类风关的病情完全是可以控制住的,这样就可以避免残疾的出现,以及可以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患上类风关并不是说一定都会致残,而是要尽早治疗避免致残。

误区二

治疗上无长久概念

2

类风关的治疗其实是一场持久战。但临床上发现不少患者认为类风关像普通肠炎、胃炎一样,吃几周药物之后就可以治愈了,因此很多患者在用药一段时间后关节肿痛僵硬的症状消失后就停止用药了。这令医生感到非常无奈,往往需要苦口婆心地嘱咐患者坚持用药。

由于类风关是一类终生性疾病,它的发病机理并不明确,根本致病原因无法认知,所以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控制疾病发展,而不能根治,这就是说类风关的治疗也是长期的过程。对于类风关而言,药物起效需3~6个月,之后还应该持续至少2~3年的治疗,有些病例更需要终生治疗,药物不可以自行早早停用,停药后疾病很容易复发。

误区三

不喜欢联合用药

3

治疗类风关的药物有几种: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病情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这几种药物是根据患者的病情而进行综合多种联合应用。临床发现,有些患者偏不爱联合用药,觉得药物种类多副作用会很大,倒不如就使用一种药。但这种用药方式不可取。

汤教授说,这种单药的使用方法会让患者病情不易控制,而且单药应用为了控制疾病,往往会增大药物剂量,这反而会让副作用更大。事实证明,多药联合应用会产生药物协同作用、更易克服副反应大的问题。因此,患者不要自行减掉药物种类,应遵医嘱用药。

误区四

西药副作用中药没有

4

临床患者有不少偏爱中草药,他们认为长期服用西药,副作用会很大,既伤肝又伤肾,但是中药则是安全的,没有副作用。而且不少患者更喜欢到民间找些偏方。就偏方而言,其实隐患很大,由于偏方会含有很多不明成分的药,未经科学药理检验的偏方不属于合法用药。

汤教授说,其实只要是药物,在发挥正作用的同时,对人体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目前观察下来治疗类风关的西药造成严重副作用的情况非常少,而且药物是否会产生副作用也是和个人体质有一定的关系,医生在给予药物治疗的时候并不能预估该患者是否会产生副作用,只有在用药后观察一段时间才能做出判断。

临床上最常见的副作用:1、胃肠不舒服,恶心,针对于此情况可以给予患者胃黏膜保护剂,基本就可以改善,属于比较轻的副反应;2、起皮疹、发痒,一般在早期用药的时候会发生,但是在药物用了一段时间后基本都会消失,或者用点抗过敏的药物也能消失,也属于较轻的副反应;3、血细胞减少,即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易继发感染、出血;4、肝酶升高,引起肝功能损害;5、肾损害;6、神经麻木、肌力减退。后几种都属于较重的副反应。如果发生,可以通过调整药物种类与剂量获得改善。所以即便存有药物副作用,患者也不需要太担心,这些都是可控的副反应。

而对于“中药绝对没有副作用”,这肯定是误区认识。中草药是原料药,因为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加工,所以里面的有毒成分并不能完全清除,现在比较明确的有肝肾毒性的为马前子、蜈蚣、蚂蚁等,所以患者想用中药治疗的也一定要到专业的中医师那诊治,不要自己找一些偏方秘方来治。另外,现在并没有哪种中药或者中成药明确为类风关的靶向药,因此中草药、中成药不是治疗类风关的首选药物,而只能处于辅助作用。目前西药中也会吸收一些单体中成药,其实这属于西药化的中药了。

误区五

激素副作用大不能用

5

一听到激素,老百姓的反应往往都是副作用太大了,简直就是到了“谈激素色变”的程度。

汤教授告知,对于激素在类风关中的使用,在理念上也已经发生了改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一旦诊断为类风关,每个患者都要用激素,那时也没有什么很好的药物治疗类风关。但之后由于长期用激素给患者带来的副作用,又致使类风关的治疗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就是完全不用激素了。而现在观念又发生了变化,临床上约1/3的患者需要用激素,2/3的患者不需要用激素。

一般激素用于手指、脚部局部肿胀严重、RF与CCP高滴度、免疫球蛋白升高、有全身症状(发热、消瘦、皮肤血管炎、间质性肺炎、胃肠血管炎、肾小球肾炎等)、普通药物难以控制的时候,此时用激素更加容易控制病情。激素使用需持续3~6个月,之后大部分患者可以逐渐减量撤掉激素,而且现在激素使用量也减小很多,每天仅10毫克,不会引起很大的副作用。

不管怎么说激素可以调节治疗,对于病情比较重的患者还是相当有利的。医生在给患者选择用药的时候也是会权衡利弊,将药物伤害降低到最小,而让药效达到最佳的。所以还是可以放心使用激素的。

误区六

患了类风关要忌口

6

有些患者会问:“医生,我这病是不是有很多东西就不能吃了?”

汤教授表示,事实上从西医来说,类风关和饮食就目前看来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不主张饮食忌口,想吃什么就可以吃什么。但由于类风关的患者往往会合并一些其他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痛风……而这些病的发生和饮食关系密切,所以如果类风关合并这些病,饮食上要按照这些病的要求进行忌口。

误区七

患类风关绝对不能运动

7

还有不少患者认为,由于类风关会引起关节疼痛,所以不能运动。而汤教授表示,这不是绝对的,运动要分阶段。在急性发作期,即关节处于肿痛的时候,要绝对禁止运动,3个月内以卧床休息为主,这样可以减轻关节的炎症反应。在关节炎症得到有效控制后,则应该进行适当的运动。类风关患者不适合剧烈运动,较适宜舒缓的运动,比如在小区中散步、跳广场舞、踢踢腿、做做拉伸。游泳也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在水中由于有浮力,可以大大减轻关节的负重,但需要提醒患者如果要进行冬泳,一定要到室内温水游泳馆,不要在室外游泳,因为寒冷也会引发关节僵硬疼痛,类风关患者还是要做好保暖工作的,早上起床的时候也适宜温水洗漱。

误区八

类风关=风湿性关节炎

8

临床还发现,有少部分患者会将类风关和风湿性关节炎当做一种病,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细菌性感染引起的疾病,它可以引发风湿性心脏病、舞蹈病。这两者是完全不同性质的疾病,疾病的转归以及治疗目标、治疗药物完全不一样,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分清。

所以再次提醒患者,医院,请专业的风湿病科医生做诊断,以免发生误诊,导致不可逆转的伤害。

专家名片

汤建平

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从事内科与风湿专科临床工作31年,擅长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痛风、血管炎、白塞病。

年在美国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SchoolofMedicine做博士后研究。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课题、上海市课题共3项。

学术兼职现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市风湿病学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分会全国委员、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医务分会理事、中华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与《中国当代医药》审稿专家。

赞赏

长按







































广州白癜风医院
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fz.com/xgyjc/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