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医成长记2听故事,学金匮第七回

第七回狐惑病阴蚀久不愈,泻心汤甘草善解毒

自从救治了中暑的才玛,仲小依的名声就在甘加的草原上越传越响。桑吉院长母亲吃了仲小依的中药,关节肿胀已经消失,疼痛也缓解了一大半,老太太可以在家里忙活了,就不断让人给仲小依捎来炸果子等藏族食品。患百合病的小女孩听说也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活泼,他父亲前几天还专门送来了宰好的半只羊作为答谢。藏民们这种简单朴素的情怀,让仲小依这个年轻人真切感受到做一名医生的荣耀,也更坚定了他的“年轻中医只有最需要的基层才能迅速成长”的信念。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许多当地人和牧民都知道乡卫生院来了一位年轻能干的“小神医”——只要经过他的手,许多病都能药到病除。

小护士卓玛更是把仲小依当成了心中偶像,只要工作不忙,就会溜进仲小依的诊室,缠着他谈天说地,还一直央求仲小依教她学中医。仲小依被她弄得疲惫不堪,就丢给她一本《医学三字经》,告诉她全部背得滚瓜烂熟了再来自己这里。

刚把卓玛打发走,诊室里进来一位40多岁的女子,她体态丰腴,皮肤白皙,穿着也很时髦,还化了淡淡的妆容,一点都不像当地人的样子。通过交流才得知,她是四川人,在乡财政所工作,是去年刚跟随丈夫调到这里工作的。

“你哪里不舒服?”仲小依问。

“我的病其实有点难以启齿,自己下身外阴黏膜经常发溃疡,已经快20年了。不知为什么自从生完孩子就得了这个病,到现在夫妻生活都不和谐了。”中年女子表述得很委婉。

仲小依一边仔细观察患者的眼睛,并没发现有白睛发红、溃疡等异常表现,一边问:

“你经常发口腔溃疡吗?眼睛会不会红?皮肤有没有异常改变?有没有手脚麻木、活动不灵等经历?”

“口腔溃疡也经常有的,你看我下唇的这个溃疡刚刚愈合。”女患者翻起下唇,露出一个绿豆大红红的略带凹陷的溃疡愈合印迹,“你说的其他的表现我好像都没有,脑子里没有什么印象。”

“你这可能是白塞氏病!”

“看不出你这小医生还挺厉害的,我得的就是白塞氏病。还是在北京诊断的呢!”女患者一边说,一边从包里掏出一贴厚厚的病例和化验单。

仲小依翻看着病历,注意到患者抗核抗体、血沉等指标的确不正常,但关节B超、血管彩超和脑MRI等并未见异常。

“你这病主要以黏膜病变为主,还没有累及关节和内脏,预后还是比较好的。”

“北京医生也这么说,可关键是影响我的生活质量啊。我吃过一段时间西药,虽然发作会轻一些,可激素的副作用太大,你看到现在我的体重都没能减下来,所以现在我索性什么药都不吃了。前几天单位同时说卫生院来了位‘小神医’,可没想到你比我想象的还要年轻!”

“虽然我没有治过你的这个病,但我对它还是有些了解的。现代医学认为白塞氏病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属于血管炎的一种,它可侵害人体多个器官,包括口腔、眼睛、皮肤、关节肌肉以及血管、心脏、肺和神经系统等,所以也有人也把它称为‘眼-口-生殖器三联综合征’。中医很早对这个病就有所了解,在东汉末年的《金匮要略》中把其称为‘狐惑病’,并根据发病部位进行了初步的分类,提出‘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并根据主症不同创制了内服、外洗、烟熏等多种制剂。虽然这个病现在还无法保证彻底治愈,但至少可以控制病情,避免发作。”仲小依的中西医基本功非常扎实。

“听你这么说我也有些信心了。我愿意做你的小白鼠!”这个中年女患者还不乏幽默。

“你的脉弦滑有力,尤其两手尺脉滑大,应该属于肝胆火旺,湿热下注。”

“我老公也说我肝火旺,老是性子急、爱发脾气。可你说的‘湿热下注’我停不懂。”

“这是我根据你脉象得出的病机,脉弦主肝气有余,滑大为湿热搏结,尺脉甚表示你的湿热主要蕴结在下焦。临床肝胆火旺除了气急易怒外,还应该有头目昏胀、口干口苦等表现,也就是张仲景说的‘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湿热下注则表现为小便黄、大便黏,甚至妇科有异味或分泌物。”仲小依从脉象而推病机,又从病机而推演症状,理论分析丝丝入扣。

“你果真厉害得很!你说的症状我基本都有的!而且我近几年月经也开始不正常,量越来越少,颜色也很深,冬天的有时候来前还肚子痛。”女患者开始有些惊讶了。

“月经不正常是肝失疏泄的表现,也是与你的病机相符合的。至于月经为何越来越少,是因为长期湿阻血瘀,‘血不利则为水’,经血化水,所以月经血量变少,而其前后白带反多。”

“你真得神了!”女患者诧异地睁大了眼睛,“我前几年就是这样的!只不过近一年来白带的量也少了,妇科还总有干涩的感觉。”

“‘肝体阴而用阳’,火旺就会伤阴,那说明由于你长期肝胆湿热,阴血暗耗,现在已经出现肝肾阴虚的征象了,所以有时候你可能还会觉得腰酸、尿频。”

女患者听后对仲小依简直是崇拜了!没想到这个小医生还真是有两下子,单凭他的诊断水平,就明显比自己看过的那些中医高许多倍!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针对伴有消化症状明显的患者以甘草泻心汤作为主方治疗,这也是古人‘上下交损,当治其中’治法体现,而你肝胆湿热比较明显,所以还要疏解少阳、清利湿热。我给你用甘草泻心汤、小柴胡汤和龙胆泻肝汤的合方来加减治疗。”仲小依一边说,一边开始处方:

柴胡15克,黄芩15克,制半夏9克,党参15克,干姜3克,黄连6克,炙甘草15克,龙胆6克,焦山栀9克,当归15克,车前子30克(包煎),泽泻12克,苦参15克,蛇床子15克,人中黄9克。×7剂。

开完处方,仲小依又叮嘱患者:“一定要少吃肉、少吃油、忌辛辣,这些容易刺激胆,且容易碍胃助湿生热;还要畅情志、少思虑、早睡眠,以保护好肝,调养阴血。”

“好的,我一定照做!怪不得以前每次吃辣和生气以后就容易发溃疡,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女患者一边盯着处方,一边似有所悟。

一番感谢与称赞之后,女患者拿着处方高兴地去抓药了。不一会儿,女患者又返了回来:

“医生,药房说没有‘人中黄’这个药,该怎么办?”

这时杜立行也走了进来,询问‘人中黄’是个什么药。

“一会儿再跟你讲!你先给患者配15克生甘草代替。”仲小依回答。

“已经有15克炙甘草了!需要用这么多吗?大量甘草会不会容易因水钠潴留而造成水肿?”杜立行有些惊讶。

“炙甘草是固护脾胃的,生甘草则是代替人中黄清热解毒的,因为痈疽疮疡,总由火毒所致。虽然这个方子甘草有30克,但张仲景在甘草泻心汤原方中甘草用了四两,按照今天计量换算过来相当于60多克,我这才用了他老人家一半的量呢!”仲小依幽默地说道,“而且,我的方中还有车前子和泽泻,这些都可以佐制甘草偏性的。”

待女患者走了,仲小依来到药房,仔细地给杜立行讲述了人中黄是生甘草的一种炮制品,后世广泛用于温病热毒的治疗,也是一味治疗黏膜溃疡的良药。

“听了你的讲述,这药我可吃不下去!”杜立行揶揄道,“不过既然对病人有好处,我向院长申请一下加入采购目录,也看看它的疗效是不是像你说的那样神奇。”

赞赏

长按







































哪家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
治疗皮肤病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fz.com/xgyby/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