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13岁,主因“反复咳嗽、咳痰6年,气短3年,加重3天”于年6月8日入院。
患儿6年前开始出现咳嗽症状,咳少量白痰,自服止咳药症状减轻,未予重视及进一步诊治。此后,咳嗽症状反复发作,干咳为主,夜间症状明显,多于秋冬季节交替时咳嗽症状加重,接触炒菜油烟、扫地灰尘等后咳嗽症状明显,每年持续咳嗽、咳痰超过1个月,未系统诊治。3年前开始出现气短,起初表现为爬楼后出现气短,逐渐进展为跑步时亦出现咳嗽、气短症状,接触油烟、粉尘等因素上述症状加重,曾就诊于外院,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规律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口服“肺力咳”等药物治疗,咳嗽、气短症状控制不理想。3天前接触油烟后原有咳嗽、气短症状加重,有较多的白色黏液痰,可咳出,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发病以来体重无明显下降。
既往史:有“鼻炎”病史(具体不详),未治疗。
个人史:母孕期及出生史正常,生长发育正常。
入院查体:T36.6℃,HR82次/分,RR20次/分,BP/80mmHg,神清,精神可,无鼻窦压痛,未见四肢、头皮紫癜、结节及丘疹等,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下肢无水肿。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气分析:(FiO20.21)PH7.42,pCOmmHg,pOmmHg,BE4.0mmol/L。
感染相关:血常规:WBC7.6×/L,RBC4.71×/L,HGBg/L,PLT×/L,NEUT%62.1%,LYM%20.1%,EO%11.6%,EO0.88×/L,CRP1.0mg/L。ESR10mm/H。PCT:0.5ng/ml。
病原学相关:结核分支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酶联免疫法)阴性。痰涂片找抗酸杆菌*3次:阴性。痰细菌培养*3次:分离到口咽部正常菌群(3天)。G实验:37.5pg/ml。GM实验:0.41μg/L。
肺功能:FEV1/FVC68.4%,FEV11.60L,FVC2.34L,DLCOSB.2%。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1.98L,改善率23.8%,FEV1/FVC68%。诊断:阻塞型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正常,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过敏原检测:烟曲/黑曲/交链霉(MX3)4.2IU/ml(3级),总IgEIU/ml。
胸CT:双肺浅淡磨玻璃影,右肺尖小结节。
入院后给予布地奈德2mgl联合沙丁胺醇2.5mlBID雾化吸入治疗,并予氨溴索15mg静点BID等药物治疗,患儿咳嗽、气短症状有减轻,但仍不能完全缓解,考虑到患者反复咳嗽、喘息病史,接触油烟、灰尘可导致症状加重,结合肺功能检查,考虑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但吸入ICS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血常规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过敏原提示总IgE大于IU/ml,对曲霉菌等过敏原有明显增高,是否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我院缺乏进一步检查条件,医院进一步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