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盘血管炎由于原发于视神经盘内血管故名。年Hay一reh首次提出视盘血管炎这一诊断名称。一般认为视盘血管炎为非特异性炎症,是一种免疫反应性疾病。本病多见于健康青壮年,男性较多,多单眼发病。分为水肿型和静脉阻塞型。
一、病因病理。
视盘上血管有位于筛板前区的睫状动脉小支和位于筛板后的视网膜中央动脉和静脉。炎症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液积聚于筛板前区疏松的神经质中,引起视盘充血、水肿,临床称为水肿型。视盘表层辐射状毛细血管炎症并侵犯筛板后视网膜中央静脉,引起静脉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称为静脉阻塞型。由于病变部位以及受累血管不同,临床表现也各有差异。
二、临床表现。
1.症状。眼前黒影或视物模糊。
2.眼部检查。视力轻度减退,瞳孔正常,对光反应存在。
3.眼底检查视盘充血,边缘模糊不清。水肿型视盘隆起不超过3个屈光度,视盘上及其周围网膜上有多少不等出血静脉阻塞型出血更为严重,可伴有少数渗出,视网膜静脉纡曲扩张。
4.视野检查。生理盲点扩大或相对中心暗点,也可正常。
5.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盘充盈正常或迟缓,晚期有渗漏;视网膜静脉荧光充盈迟缓。
6.VEP检查。P1o0潜时正常或延迟,但振幅降低。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见于青壮年男性,多单眼发病。
(2)眼前有暗影或视力轻度减退。
(3)眼底:视盘充血,边缘模糊不清。水肿型视盘隆起不超过3个屈光度,视盘上及其周围网膜上有多少不等出血。静脉阻塞型出血更为严重,可伴有少数渗出,视网膜静脉纡曲扩张。
(4)视野:生理盲点扩大或相对中心暗点,也可正常。
(5)CT及MRI检查:排除颅内肿瘤或病变。
2.鉴别诊断。
(1)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主要与本病静脉阻塞型鉴别。前者多发生于老年人,常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和糖尿病等全身病。眼底视盘和视网膜改变较广泛,对激素治疗反应不明显。
(2)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但视网膜出血较多,多位于视网膜周边部,反复发作,至引起玻璃体积血,视力损害严重。
(3)颅内高压性视盘水肿:主要与水肿型相鉴别,特别是双眼同时发病者。前者多伴有恶心、呕吐、头痛等脑膜刺激症状,多数可发现原发病因,视盘水肿明显,呈蘑菇状,往往〉3D.对脱水剂敏感。而视盘血管炎对激素敏感。
(4)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盘水肿多为贫血状,充血不明显,色泽灰白,视力急剧下降,多为老年人,视野缺损常表现为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弧形缺损或象限盲。以下方多见。发病前曾有一过性视物模糊,多伴有全身动脉硬化或颈动脉炎等。
点击“阅读全文”了解更多资讯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