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双肺磨玻璃样改变,背后的真凶究竟是谁

看医生如何剥茧抽丝,层层深入,揪出真凶!

首先我“剧透”一下这则病例的要点:“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指的是肺内密度轻度增高,但没有掩盖肺血管和支气管的肺部阴影)。面对这样的患者,你能想到哪些疾病可能呢?

话不多说,我们先来看看这个病例。

病史资料

患者,男,61岁

反复胸闷10月余,外院曾诊断哮喘,平素不规则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症状有反复,近1月胸闷伴咳嗽加重,医院就诊。

查血常规:E(嗜酸性粒细胞)8%,IgE.71IU/ml;

胸部CT: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

查体:无特殊阳性体征;

既往史:吸烟史40包/年,有过敏性鼻炎史4年;

家族史:有哮喘家族史。

CT表现可见两肺弥漫性磨玻璃影。

思考一:“双肺磨玻璃样改变”,考虑哪些疾病可能?

可能考虑以下疾病:

感染:病毒、支原体;

结缔组织病;

肿瘤:肺腺癌;

过敏性:过敏性肺泡炎等;

水肿:急性左心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

其它:肺泡蛋白沉积症,咯血等。

思考二:如何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印证诊断?

在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了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白细胞)8.6×,E33.9%;

IgE:5IU/ml,IgG19.44IU/ml,特异性IgE:阴性;

自身抗体:抗核抗体(ANA)1:30,抗可溶性抗原(ENA)阴性,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阴性;

肿瘤指标: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无殊;

呼吸道九联:阴性,乳胶凝集试验:阴性;

血气分析(未吸氧):pH7.43,PaO61mmHg,PaCO44mmHg;

副鼻窦CT:部分副鼻窦炎症;

肺功能:中度以阻塞为主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中度降低。

肺功能:FEV1%F70%

此外还进行了气管镜的病理及肺泡灌洗液的检测:

气管镜病理:(右上叶前段)送检肺组织肺泡上皮增生伴较多组织细胞样细胞反应,及少-中等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特殊染色:抗酸(-),六胺银(-),PAS(-)。

灌洗液中嗜酸性细胞占70%

结合患者病史及各项检测结果,我们可以将患者的病情特点概括如下:

血E%显著升高

哮喘

鼻炎、鼻窦炎

结合以上的病情要点,联想到了一种疾病——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

思考三:什么是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外周血及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增多、浸润及中小血管的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疾病可累及鼻窦、肺、皮肤、神经系统、心脏、胃肠道、肾脏等多个脏器,其中绝大多数患者存在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

属于ANCA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但这例患者的ANCA为阴性,为什么?这是因为ANCA与该患者处于的疾病分期有关:

可分为前驱期、组织嗜酸粒细胞浸润期和血管炎期,但不是所有患者均会经历3个分期,且分期没有明显的界限,可同时出现喘息、嗜酸粒细胞浸润和血管炎的表现:

(1)前驱期:常与单纯哮喘难以鉴别;

()组织嗜酸粒细胞浸润期: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及器官浸润(包括肺、心肌、胃肠道等);

(3)血管炎期:血管炎引起的一系列继发性改变(咳血、肾脏浸润,可出现ANCA阳性)。

思考四:该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是否符合EGPA诊断?

年美国风湿病提出了EGPA的诊断标准:

若满足6条标准中的至少4条,且仅有肺部和呼吸系统受累(包括耳鼻喉)的EGPA患者,称为局限型EGPA;

若满足6条标准中的至少4条,有至少个及以上脏器受累者,则为全身型EGPA;

局限型EGPA可以转化为全身型EGPA。

而该患者:1.哮喘样表现;.外周血嗜酸粒细胞10%;3.肺非固定性浸润影(由于该患者发病时先于外院就诊,所以无法进行动态观察);4.鼻窦炎。

所以结合以上诊断标准:患者满足6条标准中的至少4条。

思考五:该患者是局限型EGPA还是全身型EGPA?

继续对患者的脏器受累情况进行评估:

否认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症状,粪隐血阴性;

尿常规、尿蛋白/肌酐、肾功能无殊;

心超:主动脉瓣钙化伴轻度反流,LVEF67%,cTnT、BNP及心电图无殊;

未见紫癜、结节、丘疹等皮肤受累表现;

未见垂腕、足下垂等多发性单神经炎表现(未行肌电图)。

可见该患者仅有肺部和呼吸系统受累(包括耳鼻喉)。所以该例患者的最终临床诊断:局限型EGPA。

思考六:诊断明确,如何对患者进行治疗?

首先我们根据5因子评分评价体系对患者进行评分:

胃肠道受累

心脏受累

肾功能不全

年龄65岁

缺乏耳鼻喉部位受累的证据

最终该患者评分为:0分。

根据5因子评分可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0分:使用激素治疗;≥1分:建议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

所以针对该患者,我们选择的治疗是以激素为主的治疗方案:强的松40mgqd、布地奈德福莫特罗30/9μg1吸bid、孟鲁司特钠10mgqn。

周后进行指标复查:

血常规:WBC10.9×,E0.4%;

血气分析(未吸氧):pH7.4,PaO71mmHg,PaCO44mmHg。

两肺磨玻璃样改变较前明显吸收(左边为治疗前,后边为治疗后)。

随后将激素减量,强的松0mgqd、布地奈德福莫特罗30/9μg1吸bid、孟鲁司特钠10mgqn。

思考七:患者使用激素后病灶吸收较快,会不会是由于吸入过敏原导致的过敏性肺泡炎呢?

过敏性肺泡炎发病机制是第、第4类过敏反应,不是嗜酸性粒细胞主导的,外周血以白细胞增多为主,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组织病理中也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

但该患者以嗜酸性粒细胞和IgE增高,所以不完全符合。

思考八:该病例是否还需要考虑其他疾病?

组织病理见少-中等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没有其他淋巴细胞、浆细胞伴随的细胞浸润,可以考虑:感染性或急性阶段的后期、寄生虫、过敏、肿瘤性病变(霍奇金淋巴瘤等)。

从以上信息,可以初步排除肿瘤性疾病,又因为没有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的浸润所以也不考虑感染性疾病。没有典型的肉芽肿也不考虑寄生虫感染。所以综上,比较符合过敏性疾病。

此外,EGPA的诊断标准中,提示应在坏死周边的血管壁看到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但EGPA的肺活检取材较为困难,不一定可有典型的血管炎表现,所以诊断可以不完全依赖病理诊断。

专家点评

金美玲教授

EGPA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系统、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外周血及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浸润及中小血管的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与其他血管炎不同,该病最早且最易累及呼吸系统,绝大多数首发症状为喘息样发作和鼻-鼻窦炎症状,临床上常被误诊为难治性哮喘。

尽管EGPA属于ANCA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但文献报道,仅约50%的患者ANCA阳性。EGPA的预后取决于是否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但目前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早期诊断标志物以早期发现该病。

有鉴于此,提高临床医生对EGPA的认识,拓宽其鉴别诊断思路是关键。对于那些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高于10%,和/或同时合并有其它脏器受累的难治性哮喘患者要提高警觉。可进一步查ANCA、胸部CT,必要时可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等检查以协助诊断。

想参与更多病例讨论?

------推/荐/阅/读------

一“瓣”法搞定难治性气胸,这波操作我服气!

深度解析肺炎5年的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深度解析经历了“5次肿瘤”,又双叒叕复发了……

留言送好礼乳白色胸水之谜,最后的真相原来是这样……

深度解析明明有效的药物,为何对这例患者却无效……

留言送好礼男子发热咳嗽、淋巴结肿大1月余,却找不到病因……这对双胞胎太像了!连胸部CT都一样……

或者加入医学界-中山呼吸半月谈讨论群,

扫描下方







































治疗白癜风的中成药
如何治疗皮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fz.com/xgyby/3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