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HS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血管炎,由于机体对某些过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从而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高,导致皮下组织、粘膜内脏器官出血及水肿。它是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皮肤紫癜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消化道出血、关节肿胀疼痛和肾脏损害等,少数患者还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细菌或病毒感染、胃肠道寄生虫、疫苗接种、蚊虫叮咬、食物过敏或不耐受、药物影响、外界环境、遗传等众多因素均可导致过敏性紫癜的发生。
过敏性紫癜与食物的关系
经研究证实,过敏性紫癜的最主要致病因素为感染和过敏。尤其在过敏性紫癜发病期间,患儿的消化道处于粘膜水肿状态,甚至出血,给患儿进食食物不但易引起过敏导致病情加重,而且也增加消化道负担,导致食物不易消化加重粘膜水肿和出血。因此过敏性紫癜患儿的饮食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过敏性紫癜患儿的饮食控制方案
一、过敏性紫癜急性期,宜单一饮食,清淡,特殊情况予以禁食。
1.若患儿有呕血、便血、腹痛等情况应暂禁饮食。
2.待患儿呕血、便血、腹痛缓解后予以进食,一般情况应给予软质、温热的“三白”食物,即白米饭、白馒头、白面条,以避免引起患儿再次出血。如果患儿对日常饮食中的小麦、米饭等不耐受或过敏原筛查阳性,则最好在急性期避免此类食物,必要时给以氨基酸配方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替代。患儿此时机体处于高度致敏状态,肠壁水肿,易过敏食物或者原来不过敏的蔬菜、水果等在此阶段均可引起变态反应或刺激胃肠道粘膜,造成粘膜损伤,严重者可能导致便血、呕血,甚至肠套叠、肠穿孔等。因此,此期饮食必须严格控制,患儿应避免接触易过敏食物、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①海鲜、鸡蛋、奶类、鸡、鸭、牛、羊肉等;②蚕豆、菠萝等植物性食物;③特殊变应原筛查阳性的食物;④各种饮料喝零食等含有添加剂食物。
二、过敏性紫癜缓解期,可少量多次,逐渐添加饮食。
1.若患儿无呕血、便血、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可予以少量多餐,逐渐增加饮食。
2.饮食开始增加蔬菜及水果种类,注意“少量、递增、不适即停”等原则,先添加一种蔬菜或水果少量,3日后病情无反复,无过敏反应,可考虑再添加另一种蔬菜或水果。如有病情反复,应停止食用,待病情稳定后再重新开始。如此进行,逐渐添加可以保证安全,尽量减少病情反复的发生。一般添加蔬菜的顺序为青菜、菜花、花白、黄瓜、土豆、西红柿、芹菜等,水果添加的顺序为:苹果、香蕉、梨、柑子、橘子等。
三、过敏性紫癜恢复期,可逐渐添加蛋、奶、肉类食物。
1.过敏性紫癜恢复期,患儿病情逐渐好转,腹痛、呕血、便血等症状消失,皮肤紫癜逐渐消退未再有新皮疹出现时(皮疹消退2月后),可逐渐添加蛋、奶、肉类食物。
2.添加蛋、奶、肉类也要遵循“少量、递增、不适即停”原则,先添加一种肉类,7日后病情无反复,无过敏反应出现,可考虑再添加另一种肉类。如有病情反复,应停止食用,待病情稳定后再重新开始。
3.若患儿为肾型过敏性紫癜,蛋白尿为两个加号以上时,应低盐饮食。
4.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单调饮食降低了患儿的饮食欲望,使其容易产生情绪不稳定、厌食心态,家长应给患儿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指导患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杜绝疾病急性期食用异种蛋白性食物,讲明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及不严格执行饮食管理的后果,让患儿能自觉配合饮食治疗,从而减少疾病的复发率,减轻患儿痛苦。
过敏性紫癜的孩子
应多食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食物,
为什么呢?家长都知道过敏性紫癜的孩子有时会水肿或者输液过程容易漏针,这都是血管通透性的问题。维生素C是保护血管,降低血管通透性的必需物质。如柚子、橙子、柑橘、柠檬、草莓、西红柿、苹果、鲜枣等以及各种绿叶蔬菜、绿豆芽等含有较多维生素C。注意蔬菜烹调时不宜高温或时间过长。过敏性紫癜的孩子最严重的并发症便是消化道出血,维生素K可增加凝血因子有利于凝血和止血。菠菜、猪肝等都富含维生素K,宜多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