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麻黄升麻汤证也是上热下寒证,这个方用得最少,在杂志期刊也很难找到这个方的验案。应该说方子的组成比较复杂,病机也比较不容易理解,所以现代好像并不是特别重视这个汤证。而且在原文张仲景自己都说“为难治”,我们现在想想,这个病证也是很难治的。
麻黄升麻汤证原文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麻黄去节,二两半,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萎蕤十八铢,芍药六铢,天门冬去心六铢,桂枝去皮六铢,茯苓六铢,甘草六铢,石膏碎,绵裹,六铢,白术六铢,干姜六铢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李赛美讲麻黄升麻汤
麻黄升麻汤证也是上热下寒证,这个方用得最少,在杂志期刊也很难找到这个方的验案。应该说方子的组成比较复杂,病机也比较不容易理解,所以现代好像并不是特别重视这个汤证。而且在原文张仲景自己都说“为难治”,我们现在想想,这个病证也是很难治的。
本方是《伤寒论》中最大的方,14味药,比较难于记忆。首先方名叫麻黄升麻汤,麻黄、升麻两味药主要强调辛散祛邪。然后是方中含有白虎汤的意思,石膏、知母清胃热,又用黄芩清肺热,热在肺和胃。再加玉竹、当归、芍药、天冬,养血活血排脓,针对吐脓血的症状。再加针对中焦虚寒的苓桂术甘汤加干姜。按照药味脏腑的归属来理解,就比较容易记忆了。
因为中寒,病人有下利,泄利不止,所以用苓桂术甘汤加干姜,也可以看作是理中汤加桂枝。上热是肺胃有热,严重的可以出现吐脓血。这个病证的得来,是由于太阳病误下所导致的,所以方中也体现出升阳举陷的意思,既然邪是因误下而传里,自然要反其道而升提之,仍然用开表的方法,所以用麻黄、升麻,一方面升阳举陷,一方面强调了辛散祛邪。
这个方的药味比较多,但是每味药的用量都不大。仲景组方的特点小方子中每味药的剂量往往很大,而且救命的时候往往要顿服,譬如桂枝甘草汤、干姜附子汤这类,实际用量相当于一般用量的三倍。而大方子中每味药的用量往往较小,乌梅丸中虽然用到枚,但最后是做成丸药每次只吃几丸,实际用量并不大。这里的麻黄升麻汤药味同样很多,但用量最大的麻黄也只有二两半,其他的药物更是精确到分、株,这在仲景的方中是比较少见的,而且即使是这么小的量还要分温三服。药味多,剂量轻,是本方的特点。
因为病证很复杂,单纯的寒或单纯的热都不行,所以要考虑的复杂一点,方药照顾的面要多一点,剂量不太大适用于慢性病长期服用。这个方会有一定的发汗作用,因为是太阳病误下而来,所以治疗中也有一种逆流挽舟的意思,邪由表入,亦使之由表而出。麻黄在方中用量较大,有辛散开表作用,服后病人有可能会汗出。
我在临床上第一次用这个方是在马来西亚讲课的时候。授课班中一位学生的先生有病,很复杂,病了已经有一年了,本来是做汽车配件的老板,现在已经不能工作了。他的病症的特点是每天早上一定会吐几口鲜血,然后出现四肢冰冷,拉肚子,小便排出来上面会有一层白膜。医院做过检查,但所有医院里面,不给外人看,所以至今都搞不清从西医学角度来讲他是得了什么病,西医大夫也不跟病人讲病情,也不让多问,就是开了药给病人吃,但没效果。这个学生看他吐血,用过麻杏甘石汤,因为拉肚子很厉害,也用过附子理中汤,但效果都不好。正好我在讲课,她就把她先生带过来了,当时我问同学这是什么病证啊,同学异口同声,都说是麻黄升麻汤证。为什么呢?因为上午刚刚讲完麻黄升麻汤证,下午就见到这个病人,咳吐脓血,泄利不止,跟原文所说一模一样。我开了这个方,但是加了两味药,黄芪、当归,用以补气血的,因为久病气血必有耗伤。3剂药之后,咯血止住了,脚也慢慢地变暖了,本来他是弱不禁风,不能工作,出门都不行,全凭他太太服侍,等我讲完课将要回国之时,竟然已经可以亲自驾车把我送到机场,见效之快,不得不让我们感叹经方的神奇。
所以在临床上这种病人并不是没有,只是很多人对这个方证不熟悉而已,如果熟悉就能用上。现在本科生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不讲这个汤证,很多教学大纲里也对这个汤证不做要求,但其实这是个很有用、很有疗效的方。
我近期治疗的一个病人也很有意思,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女孩子,病程有2年,什么症状呢?咯血,不停地咯血,转了很多科,后来还找到了一位非常著名的呼吸科专家来看,最后也没有完全确诊,认为应该是肺血管炎。西医最后确定的治疗方法就是用激素,找到我看病的时候,激素用量是4粒强的松,无法减量,一减就继续咯血,减1粒都不行。除了咯血,她还有全身的毛病,没有一个地方是好的,病史和症状写了几张纸。刚来找我的时候就问我什么时候能看好,我说那么出名的呼吸科专家看了那么久都没什么结果,我怎么能马上给你答案呢,难治的病,我只能尽力了。我开的第一副药就是麻黄升麻汤,第二副还是麻黄升麻汤,但做了一些调整。有效果,原来激素是根本不敢减量,现在已经由4粒减到2粒,我最近要求她再减1粒,希望最后能把激素彻底停掉。除了咯血,其他症状也改善了很多,尤其是妇科的问题,原来每次月经都会痛经,现在已经没有痛经了,病人感觉轻松了很多,现在这个案例还在继续观察当中。
所以大家以后如果遇到咯吐脓血,上面有热,中焦脾胃又有寒的,就应该想到《伤寒论》的麻黄升麻汤。这些方证我们都应该尽量多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也许你刚开始对它没感觉,但当你用了一次并取得疗效之后,你一定会记住它。
具体用药请遵医嘱!本文摘自《李赛美伤寒论临床十讲》,作者李赛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