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的盛阿姨是一位透析已经近8年的老透析病人,几天前,她像往常一医院(医院)的血透室,准备开始新一次的透析,结果护士一摸她的手臂,感觉不妙:“盛阿姨,你的内瘘闭掉了!”
内瘘是尿毒症病人的“生命线”,为什么这么说呢?做透析治疗是维持尿毒症病人生命的一种治疗手段,尿毒症病人的肾脏丧失了排毒排水的功能,毒素积聚在身体里,日积月累,最终导致多个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而透析就是帮助病人把毒素排泄出去的一种治疗手段。做透析前,医生会在病人的手臂上做“动静脉内瘘”的手术。动静脉内瘘成熟以后,每次血透时就在内瘘处穿刺打针、引流血液到机器上进行“排毒”。如果内瘘闭塞,无法做血液透析治疗,病人就会全身不适,高钾血症、严重酸中毒、急性左心衰等严重的并发症接沓而至,面临生命危险。一旦发现内瘘闭塞,需及时将内瘘这条生命线开通。
科室血管通路团队负责人王艳医师马上通知超声科的熊盛医师,通过血管彩超了解内瘘血管的血栓大小、部位、血管内膜斑块、硬化情况、周边及侧枝血管等情况,在手臂上描绘出血管的“线路图”。团队开展讨论,探寻损伤最小、恢复最快、能马上使用的恢复内瘘的手术方式,最终决定行经皮静脉球囊扩张术。
此种手术损伤小,只需用穿刺针穿刺到血管里面,再引进导丝、球囊,放置在在血管狭窄的部位,给球囊充气,把狭窄闭塞的血管撑开,即可恢复内瘘的血流。虽然损伤小,也存在着不小的风险,比如球囊破裂、血管破裂、内膜下血肿、血栓形成等等。病人的血管扭曲得像麻花,也给导丝的进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大家小心翼翼,最终顺利送入球囊,王艳指挥加压“打到2……4……6……”超声下只见血管“嘭”的一下被撑开了,马上采集血流信号,血流充盈了血管,手术成功。第二天,盛阿姨恢复了正常透析,对科室医护人员反复表示感激。
开通的血管血流信号
王艳提醒,血透患者应该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