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甲状腺药物5类不良反应,见招拆招

有着60多年历史的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Drugs,ATD),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重要武器之一,国内常用甲巯咪唑(MMI)或丙基硫氧嘧啶(PTU)。

虽说ATD整体上是安全的,但仍有大约13%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分为:皮肤变态反应型、粒细胞减少型、肝损害型、小血管炎型以及罕见型。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致命。

ATD治疗甲亢的路途漫漫,应对不良反应,我们如何见招拆招?

皮肤变态反应型

表现:有轻微和严重之分,前者如皮肤瘙痒、皮疹、药物热等,后者如剥脱性皮炎。

特点:发生于治疗后的18~22天,相对多见于PTU或高剂量MMI(≥30mg/d)。皮疹可见全身性或局部性,局部性皮疹好发于躯干。

支招:

注意询问患者既往有无其它过敏性疾病,以便鉴别。

轻微变态反应无需停用ATD,同时给予抗组胺药物治疗,如氯雷他定片、依巴斯汀片等。

MMI相关的不良反应呈剂量依赖性,可重新评估后调整药量。

轻微变态反应持续者,更换成另一种ATD也是选择之一,或者进行放射碘以及手术治疗。严重变态反应者需停药,改行放射碘或手术治疗。

粒细胞减少型

表现:由粒细胞减少导致乏力、发热、咽痛等,严重时出现粒细胞缺乏(<0.5×/L),甚至危及生命。

特点:多发生于治疗后的1~3个月,发生率约0.2%~0.5%,任何剂量的PTU都可能引起粒细胞减少或缺乏,低剂量MMI则相对安全。

支招:

由于甲亢本身也可引起粒细胞减少,故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前要检查血常规,以供鉴别。

年美国指南认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前3个月有必要规律监测血常规,频率约每1~2周1次:

中性粒细胞不低于1.5×/L时,通常不需停ATD,可减少其剂量,予以口服升高白细胞药物,粒细胞可回升,期间严密监测血常规。

发生粒细胞缺乏症时,立即停用ATD,因PTU和MMI有交叉反应,不可换药。

粒细胞难以回升及缺乏者,可予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每日3~5μg/kg皮下注射,粒细胞正常时停用。若无效可考虑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20~40mg/d)。

发热患者及时行血尿培养、咽拭子、痰培养等病原学检查,寻找并清除感染灶。粒细胞缺乏者无菌隔离。

肝损伤型

表现:右上腹胀痛、乏力、纳差、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重症者出现皮肤瘙痒、黄疸等症状。

特点:多发生于治疗后的4个月内。肝损伤包括胆汁淤积性黄疸、肝细胞损伤引起的肝酶升高甚至致命性肝坏死,在MMI或PTU治疗过程中均可出现。

MMI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多见;PTU造成肝酶升高、肝坏死几率更高,而且发病突然、进展迅速,儿童甲亢患者给予PTU后比成人更易发生肝损害。

支招:

甲亢、病毒性肝炎、其它药物均可引起肝损伤,ATD治疗前常规检测肝功能以便鉴别,在肝功能正常后方可用药。

年美国指南认为,ATD治疗前4个月内规有必要规律检测肝功能,频率约每2~4周1次。根据肝功能受损程度采取相应措施:

肝损害显著(肝酶超过正常上限3倍或血清总胆红素超过正常上限2.5倍)时,立即停药,加用护肝治疗,每周监测1次肝功能至缓解。

ATD仅引起肝功能轻度异常时,常无症状,持续时间较短,不需停药,可减少ATD剂量继续治疗(若在使用PTU可转换为MMI),加用保肝药物,密切观察肝功能情况。

护肝以卧床休息,静脉点滴如复方甘草酸苷、还原型谷胱甘肽、促肝细胞生长素及营养支持、维生素C、维生素B等药物治疗为主。无效时可采用血浆置换、肝脏移植等。

小血管炎型

表现:多系统受累,如发热、肌肉关节疼痛,以及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呼吸衰竭、蛋白尿、血尿、贫血等肺肾损害表现。

特点:随着ATD治疗时间延长,发生风险增加,常见于PTU治疗,少数见于MMI治疗,儿童多见。患者亦可能仅有ANCA阳性而进展至临床小血管炎。

支招:

一旦怀疑本型,应停用ATD。诊断首先取决于肾脏等病理活检对血管炎的诊断和ANCA等相关抗体的检测,同时结合既往史(如有无肾病),判断与药物的相关性。

确诊后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加用免疫抑制剂,对于仅ANCA阳性而无系统损害者应密切随访。

考虑放射碘或手术治疗甲亢。

罕见型

表现:出现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表现为自发性低血糖、高水平胰岛素和高滴度的胰岛素自身抗体;消化道反应,如胃肠不适、轻度腹痛,极少数出现口腔异味、味觉减退。

特点:本型十分少见,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多见于使用MMI者。

支招:

对症处理即可,减少ATD剂量可逐渐缓解,必要时停药。

三点提醒

1.对于非妊娠成人、儿童甲亢,ATD治疗首先MMI,治疗前常规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告知其不良反应风险及注意事项;

2.年美国指南推荐MMI的起始剂量应根据FT4水平确定:

FT4水平在正常上限1~1.5倍时,MMI起始剂量5~10mg/d;

FT4水平在正常上限1.5~2倍时,MMI起始剂量10~20mg/d;

FT4水平在正常上限2~3倍时,MMI起始剂量30~40g/d。

MMI的不良反应呈剂量相关性,在指南基础上仍需个体化治疗。

3.ATD不良反应以皮肤反应多见,其次是粒细胞减少和肝损伤。如遇不良反应,不必草木皆兵,一概停用ATD,根据情况见招拆招。

推荐阅读:

治疗尿路感染,只看药敏结果选药就错了!

那些年,护士喊你补的「冲管」医嘱

急性心衰容量负荷过重,利尿剂怎么用?

痛风缓解期:降尿酸治疗6问答

本文首发:内分泌时间

编辑:玥廷孙紫烟

投稿:sunzy

dxy.cn

题图:shutterstock.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fz.com/xgybx/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