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血液系统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皮肤、黏膜、胃肠、关节及肾脏等部位的毛细血管壁,使其渗透性和脆性增加,以致造成出血症状。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表现为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甚至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常见于7-14岁青少年,成人也有发病。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倾向性,以冬春季多发。
病因及发病机制
可能与链球菌感染、病毒感染、药物、食物、虫咬等有关,由于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沉积,激活补体,导致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壁及其周围产生炎症,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从而产生各种临床表现。
一、细菌与病毒感染
细菌中以β-溶血性链球菌为常见,其次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和肺炎球菌等。病毒中以流感、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肝炎等为最常见。
二、寄生虫感染
以蛔虫感染最多见,其次为钩虫,以及其它寄生虫。寄生虫的代谢产物或死后分解产物, 均可使机体发生变态反应。
三、食物
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主要有鱼、虾、蟹、牛奶、蛋、鸡等。
四、药物
常用的抗生素(青、链、氯、红霉素)、各种磺胺类,解热镇痛药(水杨酸类、氨基比林、保太松、安乃近),镇静剂(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安宁),激素类(人工合成雌激素、丙酸睾丸酮、胰岛素),抗痨药(异烟肼),其他如洋地黄、奎尼丁、阿托品、碘化物、金、砷、铋、汞等。
五、其他
如寒冷、外伤、昆虫叮咬、花粉、接种、结核菌素试验、更年期、甚至精神因素等。
临床表现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病前常有呼吸道感染伴有发热、头痛、关节痛、全身不适等。紫癜好发于四肢对称性存在,尤其是双下肢和躯干臀部。紫癜对称分布,成批出现,压之不褪色,甚至紫癜突出皮肤表面伴有瘙痒感。仅有皮肤损害者称单纯性紫癜,伴有腹痛、腹泻、便血,甚至胃肠道出血者称为胃肠型紫癜;伴有关节肿胀、疼痛、甚至关节积液者称为关节型紫癜;伴血尿、蛋白尿,肾损害者称为肾型紫癜。两种以上合并存在称为混合型紫癜,其中以腹型紫癜症状最重,肾型难治,常影响肾脏发生肾衰。查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正常,偶有白细胞增高表现。
诊断双下肢紫癜、伴腹痛、关节痛或肾脏损害,诊断不难。但当全身症状出现于皮肤紫癜之前时,容易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或急腹症,临床上需与这些疾病及其他类型的紫癜和血管炎鉴别。
治疗1.病因治疗积极寻找、治疗可能的病因,一般来说常常是因为某种物质、药物等过敏所致发病,通过过敏原试验检查将会发现过敏原,一旦发现,应避免再次接触发病。.药物治疗:(1)抗生素有感染因素者可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抗组胺药适用于单纯型紫癜,可同时使用芦丁、维生素C、钙剂、安络血或止血敏等。(3)糖皮质激素适用于严重皮肤损害或关节型、腹型、肾型紫癜。(4)免疫抑制剂顽固的慢性肾炎患者,可选用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5)对症治疗发热、关节痛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吲哚美辛,芬必得;腹痛者用山莨菪碱口服或肌注,或阿托品肌注;(6)其他治疗分别有报道用西咪替丁、复方丹参注射液、雷公藤、右旋糖酐-40、双嘧达莫等治愈过敏性紫癜。3.血浆置换该法能有效清除血循环中的免疫复合物,从而防止血管阻塞和梗死。适用于血浆中存在大量免疫复合物的腹型、肾型患者。
豆浆大夫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