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吗?
川崎
什么是川崎?
治疗不及时会怎样?
当父母的你
这些问题抛在你面前
你能回答出来吗?
你知道吗?
川崎,其实是一种很严重的病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年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由于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变,引起人们重视,近年发病增多,医院风湿性疾病住院病例中,川崎病67例,风湿热27例;外省市11所医院相同的资料中,川崎病为风湿的2部。显然川崎病已取代风湿热为我国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有什么症状呢?主要症状常见持续性发热,5~11天或更久(2周至1个月),体温常达39℃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常见双侧结膜充血,口唇潮红,有皲裂或出血,见杨梅样舌,手中呈硬性水肿,手掌和足底早期出现潮红,10天后出现特征性趾端大片状脱皮,出现于甲床皮肤交界处,还有急性非化脓性一过性颈淋巴结肿胀,以前颈部最为显著,直径约1.5cm以上,大多在单侧出出现,稍有压痛,于发热后3天内发生,数日后自愈,发热不久(约1~4日)即出现斑丘疹或多形红斑样皮疹,偶见痱疹样皮疹,多见于躯干部,但无疱疹及结痂,约一周左右消退。
其它症状往出现心脏损害,发生心肌炎,心包炎和心内膜炎的症状,患者脉搏加速,听诊时可闻心动过速,奔马律,心音低钝,收缩期杂音也较常有,可发生瓣膜关闭不全及心力衰竭,作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可查见多数患者有冠状动脉瘤,心包积液,左室扩大及二尖瓣关闭不全,X线胸片可见心影扩大,偶见关节疼痛或肿胀,咳嗽,流涕,腹痛,轻度黄疸或无菌性脑脊髓膜炎的表现,急性期约20%病例出现会阴部,肛周皮肤潮红和脱屑并于1~3年前接种卡介苗的原部位再现红斑或结痂,恢复期指甲可见横沟纺。
长短不一,病程的第一期为急性发热期,一般病程为1~11天,主要症状于发热后即陆续出现,可发生严重心肌炎,进入第二期为亚急性期,一般为病程11~21天,多数体温下降,症状缓解,指趾端出现膜状脱皮,重症病例仍可持续发热,发生冠状动脉瘤,可导致心肌梗塞,动脉瘤破裂,大多数病人在第4周进入第三期即恢复期,一般为病程21~60天,临床症状消退,如无明显冠状动脉病变即逐渐恢复;有冠状动脉瘤则仍可持续发展,可发生心肌梗塞或缺血性心脏病,少数严重冠状动脉瘤患者进入慢性期,可迁延数年,遗留冠状动脉狭窄,发生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缺血性心脏病,可因心肌梗塞而危及生命。
看小编说其实川崎病在我们的眼中不是特别的常见,和感冒发烧以及肺炎很相似。但是如果发现不及时就容易造成误诊,从而导致病情加重甚至耽误治疗,后果不堪设想。我家的小外甥曾经高烧不退几天,医院,医生诊断结果是“肺部发炎”,就是传说中的“肺炎”。所以当时医生给开的输液和药物也都是针对肺炎的。但两天后还不见好,宝宝的嘴唇干裂,全身高烧不退甚至无法睡觉。于是家里边紧急转医院,挂上了急诊医生简单的看过并且询问了下病情便给出了结论—川崎!住院治疗半个月后以康复出院结束了这让所有家里人都一辈子忘不了的揪心历程。但包括小编在内的所有家里人都从来没听过什么是川崎。待网上查找之后才知道其实这是一种在小儿群体中时有发生但是并不是特别普遍的一种治疗不及时极易导致严重后果的小儿心脏病。
小编想提醒大家的是
如果你的孩子遇到了高烧不退
全身红疹以及其他和肺炎相似的症状迟迟不见好的时候
医院!
医院!
安全小贴士
▼
①皮疹在发病后第3天才开始;
②皮疹形态接近麻疹和多形红斑;
③好发年龄是婴幼儿及较小儿童时期;
④青霉素无疗效。
说白了,就是用了抗生素也不见好转。其实川崎病早期的病症不是很明显,一般在第三四天的时候在显现出来,但好多家长往往并不在意,就是这样才导致好多宝宝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川崎病近年来发病率已经呈上升趋势,严重者可引发少儿心肌炎,只要我们多注意一些宝宝的状况,就能避免情况加重的可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