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理代谢角度来说,脱发本是一种正常现象。正常的情况下每天掉头发在50到根,但是如果每天掉头发多于根以上且持续2-3个月以上就应该重视了,有可能已经造成了脱发。湖南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席建元教授提醒:如果人们感觉头发明显比平时掉得多,就应该注意从生活等各方面进行调理,以减轻脱发的程度。
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的睡眠精神压力是造成脱发的重要原因。精神压抑,状态不稳定,焦虑不安会导致脱发。压抑的程度越深,脱发的速度也越快。要经常进行深呼吸,散步,做松驰体操等,可消除精神疲劳。每天都应该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养成定时睡眠的习惯,睡前用热水泡脚,这些生活习惯不仅让人精力充沛也有利于头发的养护。
减少洗头次数尽量减少洗头发的次数,在气候干燥的季节,有人一感觉脱发多就频繁洗头,结果是适得其反,头洗得越勤,头发就掉得越多,一般每周洗头1~2次就足够了;洗发水不要像夏天那样使用去油脂和去头屑的类型;尽量少用碱性大的香皂洗头;要多用护发素;还可间断性地在水中适当加点食盐和醋洗头,这样可预防和减少脱发,洗头的水不宜太热或太冷,洗头的间隔最好是2~5天,洗发的同时需边搓边按摩。
按摩头皮每天睡觉前和次日起床后,将双手十指插入发内,从前额经头顶到后脑揉搓头皮,每次2分钟至4分钟。经常按摩头皮,可改善头皮营养,调节皮脂分泌,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增进局部的新陈代谢。梳头用黄杨木梳或猪鬃头刷,既能去除头屑,增加头发光泽,又能按摩头皮,促进血液循环。
中药防治脱发一般认为脱发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等有关,而精神因素、饮食因素、病菌感染等均是诱发或加重的因素。脱发常见中医证型有血热风燥、湿热熏蒸和肝肾不足型等。
血热风燥型
主证:头发干枯,略有焦黄,均匀而疏稀脱落;搔之有白屑叠叠飞起,落之又生,自觉头部烘热,头皮瘙痒;口干咽燥,溲黄。舌质红,苔微黄或微干,脉数。
治法:凉血清热,祛风润燥;
方药:凉血消风散加减。
湿热熏蒸型
主证:患者平素有恣食肥甘厚味居多,头发稀疏脱落,伴头皮光亮潮红,头屑较明显或头发瘙痒,口干口苦,烦躁易怒,胃纳差。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健脾祛湿,清热护发;
方药:萆薢渗湿汤合神应养真丹加减。
肝肾不足型
主证:脱发多有遗传倾向,患者以体弱或脑力过度为主,头发稀疏脱落日久,脱发处头皮光滑或遗留少数稀疏细软短发,伴眩晕失眠,记忆力差,腰膝酸软,夜尿频多。舌质淡红苔少,脉沉细;偏阴虚者,伴口苦,五心烦热,梦多,梦遗,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补益肝肾,养发生发。
方药:七宝美髯丹加减。
常用中药有首乌、黄芪、茯苓,当归,白术、山楂、茵陈、蛇舌草、黄精、旱莲草、女贞子、桑葚等。外洗方如湖南中医附一自制的祛脂生发液,疗效较好。
调整饮食,补充营养调理好饮食头发的生长、代谢和饮食营养有很大关系。铁、硫、维生素A、维生素E和优质蛋白质是头发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因而饮食要多样化。
1、多食蛋白质高、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蛋类、瘦肉、鱼、豆制类、海产类、新鲜的蔬菜、水果。油性分泌多者多食一些粗纤维食品与杂粮。平素常食山楂、草莓之类,对控制头发的油腻感颇多裨益。应限制脂肪饮食的摄入,如肥肉、猪油、动物内脏等,并须少吃糖类食物,勿进浓茶,不吃辣椒、生大蒜等刺激性食物。
2、常食用丰富的维生素A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小油菜、韭菜、芹菜、苋菜、杏等,对脂溢性脱发起到一定的效果。
3、常食用丰富的维生素B6的食物:如马铃薯、蚕豆、青鱼、橘子、黑芝麻等,对毛发再生有一定作用。
4、含碘丰富的海藻类对头发十分有益,吃时应加点油,可帮助碘的吸收。
席建元:主任医师,教授,皮肤科主任,皮肤性病学博士后,医院首届青年名医。师从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促进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教学组委员。
擅长:银屑病、白癜风、湿疹、痤疮、脱发、天疱疮、黄褐斑、荨麻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血管炎、硬皮病、皮肌炎、慢性皮肤溃疡、糖尿病足、面部皮肤病,性病(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梅毒)等。
坐诊时间:(一三全天、四六上午、五下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