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发烧到多少度,医院

  很多人觉得医生利用工作外时间为大家分享育儿知识付出了很多,作为医生,我如果能够把关于发热的健康、正确的理念传播给大家的话,对我们儿科医生来讲可以省很多心、省很多力,对我们的工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做这次分享不单单对妈妈有益,对我们儿科医生也是同样非常有帮助的。所以,我非常乐意和大家分享我的经验和知识。

1发烧的概念

  

发热医学术语,又称发烧。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又称为发热。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许多因素(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的影响。因此判定是否发热,最好是和自己平时同样条件下的体温相比较。如不知自己原来的体温,则腋窝体温(检测10分钟)超过37℃可定为发热。

寒颤期:寒颤期的时候,人会觉得怕冷,手脚冰冰的,嘴唇是苍白或者发紫的。

高热期:体温从低往上升,升到一个比较高的温度,就会持续下来,这个时候就是高热期。高热期的时候手脚不会再像之前那么冰凉,嘴唇也不再像之前那么紫得厉害,但这个时候,整个皮肤都会非常滚烫,呼吸也会变得比平时要快,全身还会感觉到疼痛不适。这是因为体温升高,造成的生理的不舒服。

退热期:在高热期过后,由于药物或者疾病本身的原因,体温开始逐渐下降,这个时候就是退热期。这个期间,体温从高往下降的时候会出汗,体温会下降,由于出汗会消大量的水分,就会觉得口渴,想喝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温度高的时候,人会怕冷,温度低的时候、往下降的时候会出汗,其实这跟人的体温调节有一定的关系。

2怎样测量体温

哪些情况下会测量体温呢?

  下面列举了六种情况:

  

  一、腋温的测量

  测量腋温是使用最广泛,最传统的体温测量方法。测量时,要先擦干腋下的汗水,再让体温计紧贴皮肤,曲臂过胸,手贴对侧肩部,夹紧,保持5分钟。37.2℃以下为正常体温。但是过小的宝宝,因为容易随意移动可影响准确度。而过胖的婴儿,也可因脂肪过厚而影响准确度。

  二、口温的测量

  口温测量是比较方便、准确度较高的一种测量方法。测量口温时,用口含的方法将体温计置于舌头下面保持5分钟。37.5℃以下为正常体温。但是,温度计使用前必须先消毒干净,而且要确保半小时内没有吃或喝过热过冰的东西。但是,过小的宝宝不建议测口温,以防咬断体温计而造成危险。

  三、肛温的测量

  肛温测量因为密闭性好,所以测量值较为准确。37.5℃以下为正常体温。但因为小孩容易哭闹扭动,而造成温度计侵入伤害,因此不推荐家庭常规使用,医院由医务工作者操作。

  四、耳温的测量

  对于婴幼儿来说,测量耳温兼顾了快速、准确、安全等因素,所以推荐家庭里使用耳温枪式温度计为小宝宝测量体温。测量前,家长轻轻向外拉直孩子耳朵的外廓,将体温计全部阻塞外耳道,再开启测量,直到测量结果显示出来。37.5℃以下为正常体温。但是如果宝宝有耳疾,或外耳道分泌物多,会影响测量准确度。

  五、额温的测量

  额温的测量主要是利用红外线器械测量额头的温度。但由于额头的体表温度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准确度不是很高,所以使用并不广泛。但是由于其测量速度快,不紧密接触人体,所以常用于公共场所人体温度的普查和初筛,以减少疾病的传染和疫情蔓延。

测体温用那种温度计呢?

  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有四种体温计,也是家长最常选择的。

  我推荐两种,第一,耳温枪;第二,电子体温计。这两种设备测量非常准确,也很安全。

电子温度计:我们家选用的是电子体温计,电子体温计测量很准确,测量时探头紧贴皮肤或口腔,测量时间比较短,当测量达到准确读数时会发出“滴”的一声来提示你测量好了。

耳温枪:测量的原理是测量耳朵里鼓膜的温度,鼓膜能够反映身体核心温度。耳温枪如果测量方法准确,度数是非常准确的。

它们都有一个优势是测量时间很短,几秒钟就可以了,对于不太配合的宝宝,是非常适用的。不过有一个缺点,价格上也会比较贵。

两种不建议的体温计:

水银温度计:水银温度计实际上测量很准,但是有潜在的风险。大家知道,水银含有汞,汞是一种重金属,如果水银温度计不小心打破了,水银蒸发到空气,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一定毒害。水银如果泄漏到自然界中,会在自然界细菌的作用下,变成有机汞化合物,这些有机汞化合物可以通过水、鱼,逐渐富集,富集到大型鱼类的体内,如果吃这些大型鱼类,就会摄入有机汞,有机汞对神经系统是有毒性的。所以不管是为了自己的健康还是大家的健康,都不建议大家用水银温度计。如果家里有水银温度计,建议大家收起来,不要再用了。

红外感应温度计:同样是不推荐的,因为测量并不是太准确。虽然读数很快,不需要接触皮肤就直接可以读取数据。它主要用于车站、机场,用来筛查发热人群,读数并不是太准。如果家庭使用,我还是建议大家用耳温枪或者是电子体温计。

为什么体温”测不准“?

1、隔一段时间测读数不同,是因为体温本身有波动

  孩子正常体温(腋温)在36.0℃~37.3℃这个范围内波动,“波动”这个词意味着孩子正常体温不是在某一个固定值上。发热时体温仍旧会上下波动。有家长反映说在家测体温39℃,医院怎么就只有38℃了,这很可能是孩子的体温本身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并不是体温计不准确。

2、剧烈活动会对体温造成的影响

  在吃奶或者运动后体温可能会升得略高,甚至达到37.8℃,为了避免干扰误判,应尽量避免在刚吃完奶或运动后测量体温,请在吃奶或运动后请休息30分钟后再测体温。

3、环境也可能对测量值造成影响

  耳温:耳温计根据鼓膜释放的红外热波读数,精度很高。但由于耳道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如果寒冷的冬天,孩子待在室外一段时间后,鼓膜温度就会下降导致测量值不能正确地反应实际体温。所以如果冬天,刚在室外待过的孩子,应该在温暖的室内里呆至少15分钟再进行测量。

  腋温:出汗或者刚进行过温水擦浴,皮肤潮湿会也影响测量结果。所以测量前请确保擦干皮肤。

  分钟,让口腔内的温度恢复后再测。

4、测量部位、测量方法有讲究

  腋温:测腋温时请确保温度计的尖端完全由皮肤夹紧,并保证足够的读数时间。如果孩子不合作,动来动去夹不紧的话会让读数低于实际温度。通常数字温度计需要夹住手臂约4-5分钟才能准确读数。如果测量时间不够也会让读数低于实际温度。不过现在也有测量时间很短的新产品出现了。

  耳温:测耳温比测腋温需要的时间短很多,非常适合不太配合测体温的孩子。但妈妈们一定要注意正确定位,否则同样会影响到度数的准确性。测量时首先要拉直耳道,1岁的只需向后拉耳朵,1岁的除了向后还要向上提起耳廓才能保证拉直耳道,保证耳温计能正确测量到鼓膜的温度。记住让耳温计的探头对准对侧眼睛和耳垂连线中点,这个方向才能正好找准鼓膜哟。

  口温:温度计位置正确很重要,记得将温度计顶端朝里放在舌下一侧而不是直接放在舌面上让孩子含住。

3医院?

  如何判断发烧病情的轻重?怎么知医院还是在家观察?

  经常听到妈妈说的一句话:“孩子一发烧,自己就不淡定了,温度越高,就越不淡定。”其实这是非常常见的情况,很多妈妈担心发烧会不会烧坏脑子,也会认为温度越高病情越严重。这些担心很多是不必要的,因为发烧本身是不会烧坏大脑的,温度高低和病情轻重并没有直接联系。有些孩子病情很重,但是不发烧;有些孩子发烧温度很高,但是并不是很要紧的。所以大家不要以为温度高就是病情重,看到温度高就把自己吓得半死,这是不必要的。

  发烧会不会造成肺炎,其实肺炎和发烧没有必然联系,并不是发烧导致肺炎,而是肺炎容易出现发烧的症状,所以大家不要本末倒置,发烧本身是不会烧成肺炎的。

  发烧抽筋也是家长非常恐惧的事情,确实有2%-5%的2-5岁的孩子在发烧时出现抽搐,多半是良性的疾病,我们称之为热性惊厥。热性惊厥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也不会对孩子的生理、智力等造成任何影响。当孩子年龄增大以后,大脑稳定性增加,就不会再出现抽筋的情况,所以遇到发烧抽筋,医生告诉你是热性惊厥,就不用太担心。

  以下是我给爸爸妈妈们准备的几个问题,当孩子发烧,你很担心很焦虑的时候,不妨把担心先放一放,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1.宝宝发烧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一直持续还是反反复复?上一次量体温是什么情况?

2.精神状态怎么样?和平时差别大不大?

3.孩子的眼睛是不是和平时一样有神?

  回答完这几个问题后,如果孩子精神状态也还好,眼镜也有神,也能吃也能玩,说明孩子病情不是太严重,不用太担心。如果孩子精神状态很差,不愿吃不愿玩,不管温度多高,医院看一看。

  有些妈妈当孩子发烧的时候会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做什么,那么自己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1.针对孩子发烧你有没有采取什么措施,这些措施有效吗?

2.除了发烧还有没有其他的不舒服?日常生活有没有因此受到明显影响?

  回忆一下自己以前是怎么处理的,这个时候你往往就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七种需要尽快就医的情况

  如果孩子年龄小,特别是不满3个月孩子,病情容易发展、变化,医院。尤其是新生儿,只要有发烧,不管情况怎么样,医院。

  这七种情况都是要尽快就医的,建议家长们把这张图片存在手机里。如果遇到孩子发烧的时候,不妨看一看,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医院。

4家庭护理怎么做

什么情况下需要吃药

  发烧的时候,什么情况下需要吃退烧药?这也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通常来讲,医生会把38.5℃作为是否吃退烧药的分界点。但是,是不是一定要卡在38.5℃呢?38.4℃是不是不能吃?38.6℃是不是一定要吃?

  首先要明白服用退烧药的目的是什么?服用退烧药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减轻因为发烧引起的不适。如果这个孩子发烧,但是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舒服,哪怕温度比较高,也不一定要吃药,可以先观察,多喝水,看看能不能自己降下来;有一些孩子温度还没有到38.5℃,就觉得很不舒服了,全身酸痛精神不好,这个时候就不一定非等到温度很高的时候才吃退烧药,可以早一点给他吃。如果这个孩子38.2℃就已经很不舒服了,OK,给他吃退烧药,没有任何问题的。

  关于什么时候吃退烧药,更重要的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人当时的状况,而不是某个体温的点,这是我特别想跟家长分享的。吃退烧药的时候,一定要看这个人当时的状况怎么样,而不是纠结于当时的体温度数。

  为什么儿科医生会把38.5℃作为服用退烧药的分界点呢?这跟医生的经验有关系的。一般来讲,体温超过38.5℃觉得不舒服的孩子就已经很多了,所以我们会建议,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判断,就可以在孩子发烧超过38.5℃的时候吃退烧药。

吃什么药

  儿科最常用的两种退烧药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这两种药的特点如下表:

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几点:

  1.它们有严格的使用年龄下限。布洛芬是6个月以上才可以用,对乙酰氨基酚3个月以上才可以用。如果孩子小于这个年龄,家长不要自行给孩子用药,一定要先咨询过医生。特别是小于3个月的孩子,吃退烧药要比较慎重,要搞清楚孩子是什么疾病,当时的状况怎么样,才决定要不要用药。并不是说这两种药不能用于不满3个月的孩子,而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下才可以使用;

  2.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维持效果的时间分别是6-8个小时和4-6个小时,这就意味着服药6-8个小时后,药效就过了。过了以后如果病因没有去除,有可能再一次发烧,这并不意味着退烧药没有效果、病情没有好转,只是病情还没有到好转的时候,药效过了之后,如果还发烧,我们可以再次用退烧药,让人不至于因为发烧而感到难受。

几种容易踩到地雷的退烧药

  1.尼美舒利。尼美舒利曾经在儿科应用很广泛,后来发现这个药物有可能引起儿童的肝肾功能损坏,特别是肝功能损坏,而且是严重的肝功能损坏,甚至危及生命。因为它严重的不良反应,我们对12岁以下的孩子就禁用了。现在如果谁给12岁以下的孩子服用尼美舒利,就是不科学、有问题的,所以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不要给12岁以下的孩子吃尼美舒利。

  2.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也可以引起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在儿科而言就是瑞氏综合征,这个病会造成急性肝功能损害,加上脑功能损害,死亡率也很高。虽然阿司匹林引起瑞氏综合征的几率很小很小,但一旦发生后果就很严重,所以一般来讲,没有特别的理由,是不给孩子用阿司匹林的。在儿科有一种情况会用到阿司匹林,就是血管炎这类疾病,例如川崎病,川崎病使用阿司匹林对疾病的益处很大,考虑风险收益比,可以给这些的孩子用阿司匹林。但家长要牢记,阿司匹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不要自行使用。

  3.安乃近。还有一个神奇的药,叫安乃近。现在仍旧在广泛适用,很多小的诊所,以及一些医院,他们会给发烧的孩子滴鼻子,滴安乃近来退烧。其实这是一个古老、趋于淘汰的药物,它可能会引起一些血液系统的损害,造成粒细胞减少、贫血等等。而现在科技进步,早就有更安全有效的药物可以替代,所以也不推荐使用安乃近。

问答:

1.3个月宝宝可以吃退热药吗?

  答:刚才已经提到了,3个月的宝宝不是不可以吃退烧药,如果要吃,最好提前问过医生,向医生确认好吃药的时间和剂量。

2.宝宝发烧在精神好的情况下,观察三天再验血,如果病毒性就不用处理,等孩子自愈。但是如果一直高烧不退呢?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

  答: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孩子发烧精神好的状况下,医院,可以先观察。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就需要早点去;如果年龄大一点,医院的时间就可以稍微晚一点。如果体温非常高,有40℃以上,这个时间持续了1天,医院看的;如果发烧温度超过38.5℃,连续3天都是这样,医院就诊的;如果温度不是太高,但是反反复复连续超过7天,医院。医院并不是说让体温降下来,医院搞清楚生病的原因,到底是感染呢还是其他的疾病,搞清楚原因以后,才好对症下药。

3.快4周岁小男孩,夏季体温高于正常值,有37.3℃,头更烫一点,有37.6℃。天气转凉,体温恢复正常,常年如此。口干唇红,睡觉汗多,大便总是黑色一粒粒,经常用开塞露。中医说是脾虚。

  答:37.3℃是正常的体温,如果是在夏天,或者是刚刚运动后、刚刚吃完饭,体温暂时性升高,37.6℃也是完全正常的,不用担心。大便干结需要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跟脾虚完全没有任何关系,中医关于脾虚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4.耳温有次39.7℃的高烧没有吃药,会不会留下什么不好的影响?

  答:发烧不会烧坏脑,也不会烧成肺炎。即便高烧没有吃药,既然已经好了,就完全不用担心了,不会留下不好的影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fz.com/xgyzl/103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