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此次流行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发现的冠状病毒。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SARS-Cov-2。因为人群缺少对新型病毒株的免疫力所以人群普遍易感。2.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是什么?冠状病毒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由于病毒包膜上有向四周伸出的突起,形如花冠而得名。3、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是什么?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一般有两种情形,出现其一即为无症状感染者:一是经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均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二是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4.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5.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是什么?人群普遍易感。6.什么是飞沫传播?飞沫:一般认为直径5um的含水颗粒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进入易感的黏膜表面。飞沫的产生:(1)咳嗽、打喷嚏或说话;(2)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气管插管、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7.什么是接触传播?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黏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1)血液或带血体液经黏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2)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泌物引起传播。8.什么是气溶胶传播?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9.什么是密切接触者?与病例(观察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10.新冠肺炎患者有什么临床表现?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1至14天,多为3至7天。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11.新冠肺炎如何鉴别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型表现需与其他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相鉴别;新冠肺炎主要与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他已知病毒性肺炎及肺炎支原体感染鉴别;还要与非感染性疾病如血管炎、皮肌炎和机化性肺炎等鉴别。12.新冠肺炎有哪些防控措施?(1)标准预防措施;(2)空气传播预防措施;(3)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勤洗手出门戴口罩;(4)房间通风换气;(5)清洁、消毒: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热水浸泡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声音来源:方雪
编辑:郝雅倩
审核:姜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