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又到了花红柳绿、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的到来,过敏性紫癜进入高发期。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侵犯皮肤和其他器官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过敏性血管炎,发病原因有感染、疫苗接种、遗传、过敏等。其主要表现为紫癜、腹痛、关节痛和肾损害。好发于3周岁以上小儿,尤多见于学龄儿童,发病前1到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多于春秋季发病。
正确识别和对待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发病可急可缓,以急性发病居多。多数患儿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可有不规则低热,乏力,头痛等非特异性表现。
1、皮肤症状皮疹是本病主要的表现,多见于下肢远端,踝关节周围密集。其次于臀部及上肢,也可发生于面部,躯干部罕见。皮疹的形态、色泽可有不同。初起为小型荨麻疹或粉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继而色泽加深,形成红斑。红斑中心发生点状出血,颜色由粉红色渐变成暗紫色,即为紫癜。紫癜可融合成片。 色泽变为棕色而消退,不留痕迹。
2、消化道症状据统计,约三分之二的患儿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其中腹痛最常见,多为严重绞痛,发生于脐周,也可见于其他部位,部分患儿有压痛。同时可有呕吐,继而可见血便,严重者为血水样大便。
3、关节症状约半数患儿可有多发游走性关节痛或关节炎,以下肢关节多见。关节周围有皮疹者肿痛更为明显。关节症状多在数日内消失,不遗留变形。
4.肾脏症状约有三分之一患儿发生肾炎,年龄越小发生越多,可为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一般出现于紫癜后2~4周,也可出现于皮疹消退后或疾病静止期。
过敏性紫癜三分在治,七分在养。家庭调护对过敏性紫癜的患儿尤为重要,很多孩子就是因为调护得不好再次出现病情反复。
●预防感染:家长要根据气候变化给孩子添减衣物,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众场所,带孩子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等。
●严格控制饮食:出院后一段时期内尽量避免肉、蛋、奶等动物蛋白的摄入,鼓励患儿多食青菜,适当进食水果,主食尽量以半流质或易消化食物为主。待病情缓解稳定后,可逐渐增加蛋白饮食的摄入。
●定期复查尿常规:定期到门诊复查,根据不同的情况加减药物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