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从自觉症状皮肤损害辨识皮肤病及身体

百年传承中医康肤

皮肤病有很多种类,不同的皮肤病都有不同的症状表现,有些皮肤病的症状是非常相近的,往往难以辨别。而有些皮肤病的症状区别则比较大,我们可以根据皮肤病的症状表现,从自觉症状和皮肤损害症状表现加以识别和区分。

从皮肤损害辨别

一、斑:红斑压之退色,多属气分有热,压之不退色,多属于血分有热,斑色紫暗者属血瘀,白斑属气滞或气血不调和。

二、丘疹:红色丘疹自觉灼热瘙痒,多属心火过盛,外感风邪。慢性苔癣性丘疹,多属脾虚湿盛,血痂性丘疹,多属血虚阴亏。

三、水:红色小水疱多属湿热,大水疱多属湿毒或毒热。深在性小水疱,多属脾虚蕴湿不化或受寒湿所致。

四、脓疱:属毒热所致。

五、风团:游走不定,时隐时现属风邪,红色属热,色深红或上有血痂者属于血热。色紫暗者为血瘀,色白者属风寒或血虚受风。

六、结节:红色结节属于血瘀,皮色不变的结节属于气滞或寒湿凝滞或痰核流注。

七、鳞屑:干性鳞屑属于血虚风燥或血燥肌肤失养。湿性鳞屑亦有属湿热者。

八、糜烂:糜烂渗出多属湿热,糜烂结有脓痂系湿毒,慢性湿润性皮肤病属脾虚湿盛或寒湿之症。

九、痂皮:浆痂为湿热,脓痂为毒热未消,血痂为血热。

十、溃疡:急性溃疡红肿疼痛为热毒,慢性溃疡,平塌不起,疮面肉芽晦暗属气血虚弱之阴寒症,疮面肉芽水肿为湿盛。

十一、脓:脓质稠厚,色泽鲜,略带腥味,为气血充实。脓质如水,其色不鲜,其味不臭,为气血虚衰。脓稀如粉浆污水,夹有败絮状物,腥秽恶臭,为气血衰败,伤筋蚀骨之兆。脓由稀转稠为正气渐复,由稠转稀为气血衰败。

从自觉症状辨别

一、痒:痒是由于风、湿、热、虫等因素客于肌肤所致,也有因血虚所致者。

风痒:发病急,游走性强,变化快,痒无定处,遍身作痒,时作时休。

湿痒:有水疱、糜烂、渗出,浸淫四窜,缠绵不断,舌苔白腻,脉多沉缓或滑。

热痒:皮肤潮红肿胀,灼热,痒痛相兼,舌苔黄,舌质红,脉弦滑或数。

虫痒:痒疼有匡;痒若虫行,多数部位固定遇热或夜间更甚。

血虚痒:泛发全身,皮肤干燥,脱屑;或肥厚角化等,舌质淡,或有齿痕,脉沉细或缓。

二、疼:疼痛是指因气血蜜滞,阻塞不通所致,疼有定处多属血瘀,疼无定处多属气滞。另外热疼多皮色炽红,灼热而疼,寒疼多皮色不变,不热而酸痛;风湿疼多无定处,虚疼多喜按喜温,实疼多拒按喜凉。

三、麻木:系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隔,气血不通所致。

当然,皮肤病的辨别有时候光靠肉眼识别是无法精确判断的,尤其是症状非常相近的,比如手癣和湿疹就很难鉴别,医院通过化验确诊,才能对症下药。

专业的皮肤健康咨询平台,百年传承的康肤品牌。

我们会定期推送皮肤健康资讯、常见皮肤问题养护常识,

让您拥有健康皮肤。欢迎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fz.com/xgyzd/8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