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动物源性皮肤癣菌病32例患者

白癜风诊疗目标 http://m.39.net/pf/bdfyy/bdfzd/

动物源性皮肤癣菌病3例患者病原菌体外药敏试验

陈玉娟,熊心猜,张浩,唐芹芹

作者单位:南充,医院皮肤科

作者简介:陈玉娟,住院医师,研究方向:真菌性皮肤病的基础与临床

目的

了解动物源性皮肤癣菌病病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情况。

方法

收集年10月—年11月就诊于医院皮肤科、确诊为动物源性皮肤癣菌病的3例患者的菌株。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的M38-A方案,测定收集的临床菌株对灰黄霉素、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及氟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

结果

灰黄霉素、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氟康唑对犬小孢子菌的药敏试验MIC值范围分别为0.~4.μg/ml、0.~1.μg/ml、0.~0.μg/ml和.~3.μg/ml,对须癣毛癣菌复合体的药敏试验MIC值范围分别为0.~1.μg/ml、0.~0.5μg/ml、0.~0.μg/ml和4.~3.μg/ml,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的药敏试验MIC值范围分别为0.~.μg/ml、0.~1.μg/ml、0.~0.μg/ml和0.5~16.μg/ml。

结论

灰黄霉素、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氟康唑对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复合体和石膏样小孢子菌的体外药敏试验提示,特比萘芬的抗真菌效果最好,其次为伊曲康唑和灰黄霉素,氟康唑抗真菌效果较差。

年美国CLSI在产孢丝状真菌M38-A药敏试验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M38-A方案,试验方法的标准化使皮肤癣菌抗真菌药敏试验结果可靠。

GRI在年开始用于临床,应用时间长,是0世纪末治疗头癣的主要用药。随着科学的发展,ICZ和TBF已成为目前治疗皮肤癣菌病最常用的口服抗真菌药。

DOI:10./sypfbxzz.-.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1(1):5-7,11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杂志原文!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订阅方式:①邮局订阅(适用于单位或图书馆统一征订)。全国邮发代号:-。②编辑部直接订阅(适用于单位批量或个人订阅)。通过邮局汇款至“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编辑部”注明订阅数量、邮寄地址,并请致电-8410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fz.com/xgyzd/5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