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替,天气潮湿,正是荨麻疹高发的季节。近日,来皮肤科就诊的荨麻疹患者明显增多,每天至少有十多个。而小小的荨麻疹对身体的伤害却不少,尤其是越挠越痒就让人痛苦不已,而且不少人都会选择使用内服外用西药暂时性的压制了荨麻疹的出现,不过要是荨麻疹多次卷土重来的话那就一定要小心啦。
26岁的白领刘小姐,每年春天天气转暖,身上的荨麻疹都会如约而至,一开始不知不觉的开始发痒,一抓就划痕凸起、出门一见风或睡觉起来就风团暴起、瘙痒难耐,脸肿、眼肿、嘴唇肿,严重的时候还腹痛腹泻,可怕的荨麻疹一旦粘上怎么就摆脱不了了,中药吃了无数,西药更是常不离身,偏方也试了无数但是效果还是不行,停药就犯,用药时间越来越长,荨麻疹严重影响着刘小姐的生活,晚上睡不好,白天没精神,这一两天还天还能忍受,问题是这讨厌的荨麻疹会反复发作,每次内服外用药让都让刘小姐更担心药物对身体的副作用问题。
据医学报导显示,荨麻疹是属于全球范围内发生的疾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发病率高低取决于病因。人群发病率为1-30%。最主要的表现是风团,这种风团来得快去得快,持续时间一般几分钟、半小时或几个小时,很少有超过24小时的。荨麻疹大多是由于外界或内在的过敏因素引起,与饮食因素、环境因素如花粉过敏有关。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病史长短不一易反复发作,一般病程在3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荨麻疹的症状及特点
一、持续时间:皮疹常突然发生,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又逊速消退,以后不断成批发生,时隐时现,发无定处,退后不留痕迹,每天发一次或数次,约一周左右停止发作。慢性者,反复发作,长达数周数月甚至数年。
二、皮损大小:皮疹大小不等、形状不一、鲜红或苍白色风团,边界清楚,瘙痒剧烈,多时会融合成大片。
三、伴随症状:荨麻疹发病快,消落也快,一般24小时内可自行消退。儿童常伴有发热和胃肠道症状,有些还伴有手足、眼睑甚至整个面部局限性水肿。有的可出现皮肤划痕症。皮疹见于口唇和眼睑,则出现肤色淡红色局限性宣肿边界不清。此皮疹在唇周、面部游走者为面游风(西医称血管性水肿)。若正常皮肤上受到机械性触抓则此部位有抓痕样水肿隆起者,则称人工荨麻疹或叫皮肤划痕。
四、发作原因:急性发作,常有进食,荤腥之物,如鱼、虾、蟹等某种海鲜,或服用某种药物,或受风寒刺激,或有肠道寄生虫病史等。
诱发荨麻疹的免疫学发病机理
科学证明:荨麻疹患者免疫系统IgE免疫球蛋白要比正常高出1-10倍,这些高出的IgE会紊乱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产生敏感性体质,从而导致荨麻疹的产生。
荨麻疹是典型的IgE介导型,由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产生了风团。血管扩张引起红斑、炎症介质刺激感受器引起瘙痒。经典学说是抗原与皮肤肥大细胞表面受体上的特异性IgE结合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目前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研究最多的是IgE介导的自身免疫疾病学说,已有足够的依据证明:多数荨麻疹患者的体内存在能够使皮肤肥大细胞或嗜碱细胞脱颗粒的功能性抗IgE受体的抗体和抗IgE抗体,血清免疫学检查总IgE高出正常,或嗜酸性粒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偏高,通过对皮肤组织提取液的检查,发现皮疹和非皮疹区的组胺水平均增高,组胺释放因子能使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活化释放组胺。
因荨麻疹其特征为瘙痒性风团,随起随消,消退后不留痕迹。有些反复发作的患者提起荨麻疹就心有余悸,也有部分患者认定荨麻疹反正可以自然消退便不以为然。事实上,如果忽视荨麻疹的治疗,会症状加重,反复发作,难以恢复健康皮肤,严重时会威胁生命。所以,一定要及早治疗。
荨麻疹反复发作应如何治疗呢
1、减少搔抓,避免热敷、热水泡澡,以上做法虽然能够暂时缓解瘙痒,但搔抓或热刺激会使局部血管扩张,渗出增多,从而加重荨麻疹的病情。
2、控制饮食,饮食因素常常是导致荨麻疹反复发作的重要因素,许多患者症状缓解后,又开始不注意饮食不忌口,从而导致荨麻疹再次发作。春天尽有可能避免进食鱼、虾、蟹、羊肉等高蛋白和辛辣、酒等刺激性食品。
3、避开过敏原。绝大多数的荨麻疹都是因为接触过敏物质引起的,寻找过敏源然后尽量避免与其接触,是防止荨麻疹复发的重要方法。
4、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者服药,有的患者口服药物后,病情好转或者没什么改善,就自行停药了,往往会使得荨麻疹再次复发,荨麻疹分为急性和慢性,如果急性的时候没有重视变成慢性,常常需要6个月到一年不间断治疗才能稳定病情,疾病在发展过程中也是会变化的,医生需要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而调整用药的种类和用量,最好定时就医、按时服药。
5、保持健康的心态。约15%~20%的患者一生中都至少发生过一次荨麻疹,很多患者都可自行缓解。精神紧张也是荨麻疹的促发因素之一,所以保持愉快的心情,对预防荨麻疹是有益处的。
荨麻疹的严重性和临床类型变化很大,因此治疗方案应个体化。目前,治疗荨麻疹的常用药物是抗组胺药,第1代如扑尔敏等可有效减轻症状和皮损数目,但有嗜睡和抗胆碱等不良反应;第2代如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等镇静作用弱,是目前临床一线药物。研究发现,抗组胺药物对荨麻疹起效很快,可是吃上药就能控制,不吃药依然会起荨麻疹,从急性荨麻疹到慢性荨麻疹,药物治疗断断续续,依然是无法摆脱荨麻疹困扰。
医学专家从荨麻疹发作的免疫学变化中找到了引起荨麻疹发作的根本原因---IgE致敏抗体,IgE主要在变应原入侵部位如鼻咽、支气管、胃肠道以及皮肤黏膜固有层中的浆细胞合成,在各类免疫球蛋白中,-IgE是合成率最低的,如果自体合成-IgE的能力过高,与过敏原结合物就越多,引起的组胺等炎性介质就越多,就会出现过敏症状如荨麻疹。那么,控制-IgE的合成率就成了预防荨麻疹的关键!近几年医学界通过对过敏性疾病的研究,已开始将抗IgE抗体免疫疗法介入到了一些慢性过敏性疾病如慢性荨麻疹,异位性皮炎(湿疹)、常年性鼻炎以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等疾病的治疗当中。
抗过敏益生菌可参与IgE介导的免疫变态反应,通过测定人类树突状细胞与抗过敏益生菌共同培养后,筛选出具有抗过敏能力的益生菌菌株。益生菌可以利用活性的、无致病性的微生物来改善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进而促进免疫耐受功能,连续补充三个月以上使得身体中的IgE浓度降低,使过敏原无法与体内的IgE抗体结合,从而不再发生过敏的系列生化反应。
精彩推荐
皮肤瘙痒鳞屑不要怕,陈醋配它是湿疹的“天敌”,连用1周不复发!
湿疹用这“神奇草”,皮肤不红不痒,湿疹再也不敢来!
皮肤止痒的最快土方法,6种止痒的湿疹偏方!
美美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