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一些好发于秋冬季节的各种病又要开始放肆起来了,疾病确实恼人可恶,但好在我们还有专业靠谱的医生保驾护航。但是,有那么一种病,就因为名字取的不好,不仅常常被人们误解,就连本该又专业又靠谱的医生,也有不少错误的认识。在医患双瞎之下,这个病的诊疗出现了不少笑话。然而笑话归笑话,当看到不少患者的血汗钱被浪费,病情被延误,我实在是笑不出来,觉得有必要吐(jiu)槽(zheng)一下这个病,就是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什么病?
虽然这个病发病率并不低,但是对于寻常百姓而言,肯定不像痘痘那般卸妆可见,所以有必要先描述这是个什么样的病。过敏性紫癜长什么样?
经典的过敏性紫癜是腿上突然出现的红点点,芝麻到绿豆大小不等,压着不会褪色,有时候摸起来稍微凸起(好吧,说再多还不如一张照片来的直接,见下图)。这些紫癜好发于体位的低位,就是说如果你站的时间多,那就两个腿明显;你要是老躺着,就会在屁股分布比较多。
因为皮肤表现往往是这个病最开始出现和最容易看到的,所以病人大部分首先到了皮肤科就诊。其实,这个病有四分之三的人会有肚子痛、肌肉关节痛,还有损伤肾脏导致蛋白尿、血尿等皮肤以外的表现。肚子痛和肌肉关节痛是很明显也很难受的症状,而肾脏受损则暗藏在背后病人可能感觉不到的,会出现血尿、蛋白尿(如果不做尿常规检查,你也不知道哇),所以这也是过敏性紫癜最需要重视的地方,因为有2%的患者如果治疗不当会发展到慢性肾炎,甚至最终肾衰透析维持生命的地步。
◇过敏性紫癜喜欢小鲜肉
是的,过敏性紫癜是一个有季节偏好和鲜肉偏好的傲娇极品。它喜欢在秋冬季节出现,最好发于冬季(看那冷峻的脸庞)。它有恋童癖,4岁到7岁是过敏性紫癜的发病高峰,当然大点小点的小孩也很常见,成人同样也可以发病,但是发病率明显不如儿童。儿童好发,或许细心的家长们多多少少听说过这么一个疾病。由于过敏性紫癜发病倾向上的怪癖和临床表现的特点,它也着实得罪了不少科室的医生,比如咱皮肤科,还有儿科、肾内科、普外科、风湿科等等,大家都想收拾它。
◇过敏性紫癜为什么叫过敏性紫癜?
天知道,大家为什么喊我QQ!因为不管外号怎么取,喊着喊着就是我了。就像过敏性紫癜这个名字是中国特有的,在中国不管中医西医都是人人知晓的名字。可如果翻译成英文allericpurpura拿出去交流,估计除了中国医生或者接受过中国医学教育的人之外,没有人鸟你。因为傲娇的过敏性紫癜在国际上通用的名字叫亨-舍紫癜(Henoch-Schonlein紫癜),或者偶尔用用小名IgA复合物血管炎和风湿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这个词是中国人学西医之后才自创的,至于当初为什么一不小心就叫成了这个名字,导致后来无穷尽的笑话和故事,现在也无从查证了。但让我深不可理喻的是,这样一个别扭的国际上不认识的名字,一代代中国医生竟然就这么忍受下来了,而且成了自然而然约定俗成大家默认的潜规则。
◇过敏性紫癜是过敏引起的么?
让我们回到这篇文章的主题。
过敏性紫癜,多么符合中国人取疾病名称的习惯,“紫癜”是典型的临床表现,“过敏性”这三个字直白地道出紫癜产生的原因——过敏。字面意思太容易理解了,学医之前,或者说真正全面深入学习皮肤病以前,我就是这么认识这个病的。也怪不得老百姓会坚持认为,这个病名字都叫过敏性了,肯定跟过敏有关嘛!本来皮肤如果突然出现皮疹,老百姓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过敏。再加上会有肚子痛,肯定联想到会不会是因为食物过敏引起的。不信啊,那我去找医生!结果某些医生也说,这是过敏性紫癜,过敏引起的,查个过敏原吧。查出来一堆有的没的各种过敏原阳性,然后某些医生就指导说回去不要吃鱼虾牛肉羊肉,你这个是过敏,一定要忌口巴拉巴......然后患者呼啦呼啦拿药回去一边吃药一边当了将近几个月的和尚,啥也不敢乱吃,最后终于好不容易好了。从此对医生说的过敏性紫癜是过敏导致的深信不疑!
那过敏性紫癜真的是过敏么?不是!不是!不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那是怎么引起的呢?过敏性紫癜本质上是皮肤小血管炎的一种,它一般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后的1-2个星期。发病机制主要是细菌或者病毒感染诱发了机体异常免疫复合物的合成增多,如IgA、C3等形成异常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攻击和损伤了皮下的小血管,造成血细胞的外渗,形成紫癜。这是一个经典的III型变态反应的过程,而常说的过敏是I型变态反应或IV型变态反应。俗气的讲,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跟真正过敏的机制中间相差了十万八千里,过敏性紫癜其实跟过敏屁关系没有(好绕口~)。这也就是为什么国际上没有过敏性紫癜的叫法,人家要么用对这个病的认识有重大贡献的Schnlein和Henoch师徒两的名字命名亨-舍紫癜,或者直接按真正的发病机制取名IgA免疫复合物紫癜,亦或者浅显易懂叫风湿性紫癜,因为很多其他风湿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也与此多少类似,如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其他风湿性血管炎等病。
过敏性紫癜在国际上自始至终都没有人把它当做过敏性疾病来看待,因为它明确跟过敏没有关系,PubMed上面也找不出任何关于亨-舍紫癜与过敏原的研究报道。但在中国呢?中国医生怎么认识它的呢!好奇的Dr.QQ去某中文引文数据库输入了“过敏性紫癜”和“过敏原”两个主题词,然后就搜一堆中文文献。虽然不出意料,但我还是要装模作样吃一惊,整整70多篇啊!虽然不算多,说明这个观点并不是主流,大多数有不断学习终生学习习惯、遵循循证医学证据行医的医生,都还是有清晰认识的。However,这70多篇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有多少医生是这70多篇文献观点的支持者,或者是被误导者?
◇过敏性紫癜要检测过敏原?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过敏性紫癜不是过敏,现有的规范过敏原检测手段查的过敏原都是基于IgE或者T细胞免疫的,跟IgA没有半毛钱关系。
一个可笑的事情是,在我搜索的中国医生做的过敏性紫癜研究文章里,摩拉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竟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这些本应该公众认为是科学研究的人类知识库中。更为讽刺的是,它们要证明的伪命题却是另一个伪命题——过敏性紫癜是过敏,这难道不是笑话么!摩拉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这个全世界公认的骗子过敏原检测法,师父郝飞教授和国内外过敏反应研究领域大咖们各种场合极力鄙视和反对的虚假无意义检测方法,不仅明媒正娶地被医院医院引入,骗取了患者巨大的医疗花费不说,还误导了患者的诊疗,给患者徒增了巨大的精神负担。
我吃惊的不是基层医生对于过敏性紫癜的曲解,因为对于他们中有些念完了三五年的医学院从此就偏安一方,上了班应付一下病人,下班喝酒打麻将的人而言,把过敏性紫癜看作是过敏这一点都不奇怪;
我吃惊的也不是摩拉这么一台公认造假毫无科学依据的过敏医院大行其道,因为不医院或者科室公开的秘密,所以也不奇怪;
我吃惊的是这样假上加假的科学论文,竟然登堂入室刊在了一些还算名门正派的期刊杂志上,这代表着什么?这个伪命题获得了审稿专家认可?杂志本身认可?有多少同行是认可的?会误导多少没有好好读过书看过文献的基层医生看了这些文章?又会有多少不法商家拿着这些所谓的科学文献去坑蒙拐骗?有多少本来就不明真相的患者被误导而花费更多无谓的检测费?......细思极恐!!!
秋天过了大半了,冬天还会远么?不管什么时候,医学都是纯洁的,是给人温暖的,受人信任的。师父常常教我们,作为医者,应该掌握正确的专业知识,给患者负责人的科学指导和诊疗意见。而不能自己瞎,或者为了利益装瞎,去损害患者的利益。
最后,我还是要苦口婆心地说,过敏性紫癜不是过敏!我希望如果认真读了这篇文章的你,以后自己不小心得了过敏性紫癜,或者身边朋友家人得了过敏性紫癜,告诉他们,这个病不是过敏,过敏原检查是没有必要的,也没有必要忌口不吃这个不吃那个。找一个靠谱的医生,按照医生的科学指导,正规服药治疗,定期检测,发病期间注意吃食质软易消化的食物,这些比盲目忌口重要得多!
作者简介:陈奇权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硕博连续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师从我国皮肤科学界著名皮肤过敏与临床免疫学家郝飞教授,从事过敏与临床免疫相关皮肤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特别是对荨麻疹的诊疗有深入的研究和认识。以第一作者在《JAEDV》、《CMJ》、《中华皮肤科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国际皮肤病杂志》等杂志发表7篇学术论文,其中SCI两篇;以第二作者参与撰写IOPscience英文专著《Skinphotoaging》;美国皮肤病学会官方杂志《JAAD》中文版翻译组成员;多篇论文入选全国及川渝地区的皮肤科学术会议;丁香医生特邀科普作者。
陈奇权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