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介绍
川崎病为儿科临床常见的发热性疾病之一,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风湿学组、免疫学组及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本共识,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我国川崎病的临床诊治水平,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年由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川崎病病因不明,普遍认为川崎病是由感染因素触发的急性全身免疫性血管炎,可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arterylesions,CAL)。川崎病导致的CAL已经成为部分国家和地区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之一。川崎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全年均可发病,男女发病比例为1.7∶1,东亚地区显著高发,发病率呈不断增高趋势,欧美国家发病率较低。我国北京和上海近年来发表的资料显示每10万名0~4岁儿童中每年就有超过例新发川崎病。年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和免疫学组发表的“川崎病专题讨论会纪要”在我国川崎病的临床诊治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该纪要中提出的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标准是基于日本年和美国年的指南或专家共识,而近年来日本及美国等多个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指南或专家共识都已经相继更新,亟需制定现今符合我国国情的川崎病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性标准。因此,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风湿学组、免疫学组及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了相关专家经过1年多的努力,参考国外川崎病诊治指南,结合我国川崎病诊治经验和最新研究进展,制定了本共识。
原始出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风湿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等.川崎病诊断和急性期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60(1):6-13.DOI:10./cma.j.cn--.
(点击链接,下载全文)
感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