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谈到发热、肌痛、关节痛,很多人会想到类风湿关节炎或其他关节疾病,殊不知还可能是血管出了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可导致这些症状的另一种疾病。
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作为最常见的皮肤血管炎的一种,该病特征性改变是发生细胞死亡降解、细胞核碎裂。
虽然属于皮肤血管炎的一种,但是此病也不仅仅局限于皮肤,其他任何器官的小血管均可被累及。
(图源:摄图网)
这种疾病主要是由免疫复合物介导形成,可以由于感染、肿瘤药物等诱发因素促使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及其在血管壁的沉积,从而激活补体、导致炎症反应及周围组织的损伤。
而研究也表明一些其他风湿免疫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继发本病。从发病规律来看,本病男女发病比率大致相当,无季节差异。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年龄高峰普遍在65~74岁之间。
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1.全身系统表现为不规则发热、肌痛和关节痛。
2.皮肤损害:多分布于下肢,足部。有时大腿、臀部、躯干和上肢也可出现。皮损呈多样性,急性期可成批出现。其他皮肤方面的症状可以有:风团、红斑、大疱出血性病变、溃疡及网状青斑等。
3.其他系统表现有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腹痛等不典型症状。
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血液检验方面,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也可见升高的情况,血小板可在急性发疹期降低,血沉增快。
(图源:摄图网)
本病以皮肤小血管炎病变为主要表现,因此皮肤活检是其主要的诊断方式,可以用来明确哪种血管受累以及病变性质、血管壁是否存在免疫复合物沉积等。
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如何治疗?
西医角度
结合病史、症状以及实验室检验多可明确诊断本病,但是需要注意除外系统性血管炎以及其他风湿免疫病带来的皮肤病变。
在西医治疗方面,糖皮质激素作为该病治疗的首选药物,如果病情较重,可以加用甲氨喋呤、环磷酰胺、环孢素A、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同时抗组胺类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对疾病症状的的改善也有一定作用。
中医角度
对于一些疾病反复发作的患者,中西医结合往往收效甚佳。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在古医籍中无确切病名,多数学者将其归属中医的“瓜藤缠”、“脉痹”病,辩证大致集中于热、瘀、湿(痰)、风、气虚等方面。
本病病因比较复杂,病机变化多端,大体可归纳为:内因禀赋不耐,脏腑失调,或由饮食不节、药物毒邪,或因情志内伤等多种因素诱发。因此临证之时扶正和攻邪并进,以达扶正祛邪的目的。
来源:风湿闰月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