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季,不少人会感觉皮肤瘙痒,有些人是浑身瘙痒,而有些人只是四肢瘙痒;白天忙于工作,还不觉得特别难受,到了晚上,总会感觉到处都痒痒的,尤其是在临睡前洗完澡后,更是瘙痒难忍。
身上痒一抓就起疙瘩很多人都认为这只是小问题,身上起疙瘩随便挠挠或者涂点止痒药膏就不管了,其实不然,这可能是多种皮肤疾病的症状表现,不容忽视!
为什么冬天易“痒”在我们的皮肤表面,有一层特别的膜,叫皮脂膜,它被称为天然保湿膜,这是因为这层膜具有一种屏障作用,它能够防止皮肤水分的过度蒸发,而且这层膜上所含有的天然保湿因子,能使皮肤保持湿润、柔韧和光泽,同时,皮脂膜还具有抗感染的作用,它可以抑制一部分致病菌的生长。
到了冬天的时候,气候变得干燥起来,人体皮肤上的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液慢慢减少了,加上外界气候干燥,寒风侵袭,使得皮肤变得更加干燥粗糙,在这些刺激因素的作用下,皮肤末梢神经发生异常兴奋,从而产生了瘙痒感。
越挠越“痒”?不仅如此,你有没有发现在“痒”的时候,如果你抓挠的话,还会出现越抓越痒的情况,让你痛苦不堪,这又是为什么呢?
越挠越痒的关键在于一种叫作5-羟色胺的物质,最早是在血清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血清素。挠痒痒会让身体感觉到轻微疼痛,从而缓解瘙痒症状。不过,当身体感觉到疼痛时,大脑会释放出血清素来控制疼痛,但这种物质从大脑传送到脊椎时会“跑偏”,从感知疼痛的神经元跑到影响瘙痒感的神经细胞上去,从而越挠越痒,根本停不下来。
皮肤“痒”怎么办?
皮肤瘙痒,千万不要乱挠,正所谓“挠时一时爽,挠后火葬场”!瘙痒时可采取局部轻轻拍打或降低皮肤表面温度的冷敷等方法来缓解。同时可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皮肤保湿对于手臂、头部、颈部等经常暴露在空气中的部位,最容易产生干燥现象,使用润肤霜可帮助皮肤恢复水油平衡,并在皮肤上形成一层薄膜,防止水分蒸发。也可以在洗澡后,全身涂抹身体乳,锁住肌肤水分,缓解瘙痒。
2多喝水补充水分在日常生活中,皮肤瘙痒的人可以多喝水,这样可以给身体补充充足的水分,水体水分充足,皮肤自然就不会缺水,皮肤不干燥也就避免了皮肤瘙痒的症状。
3增加空气湿度增加空气的湿度,也有利于降低皮肤瘙痒的程度。为了避免室内空气干燥而引起的皮肤水分的蒸发,在室内不妨使用诸如空气加湿器等设备;或者放几个鱼缸及水养植物也是不错的选择。这样都可以起到一定的加湿作用。
4减少沐浴次数冬天洗澡的次数不能过多,以每周2至3次为宜,因为太过频繁的洗浴,会加速机体水分的丧失,导致皮肤干燥瘙痒。还应避免使用太热的水洗澡。选择滋润成分的沐浴露,沐浴之后全身涂抹润肤乳。
5对症用药治疗冬季皮肤瘙痒起红疙瘩,不排除是皮肤疾病,如湿疹、荨麻疹、皮炎等,应请医生鉴别诊断,对症用药,外用除湿止痒软膏等。同时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和海鲜;避免太烫的水洗澡;避免搔抓,以免加重皮损面积扩大,或引起继发感染。
医院提醒大家:皮肤病患者要随时留意自己的皮肤变化,了解皮肤病症状的相关知识,一旦发现自己的皮肤上面的变化,医院进行规范化治疗。有任何皮肤方面的问题,可直接点击下方的“阅读原文”进行咨询或拨打——。
/热点
花季少女终走出湿疹的阴霾,下个转角再现阳光/治疗
注意!湿疹高发期,这些事可能成“元凶”!学会这几招远离小疹子~
如有皮肤问题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在线咨询预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