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雁塔的详细介绍,五次改建后,成了古

西安的大雁塔的介绍详细?西安的大雁塔,原名慈恩寺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大慈恩寺内,为了保存玄奘法师带回长安的佛经、舍利和梵文而修建,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属于历史文化遗产,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阁楼式砖塔,不仅是古西安的地标建筑,还是现在西安旅游的热门打卡景点。

西安的大雁塔——因保存佛教而修建

西安的大雁塔,古西安的象征,现在西安市的地标建筑和热门打卡的旅游景点,可以登塔观赏舍利子,俯瞰古西安的美景,尤其是夜色下的大雁塔广场,朦朦胧胧,甚为好看!

大雁塔,又名慈恩寺塔,始建于唐朝永徽三年,由唐高宗下旨,玄奘法师主持,历时两年修建而成,也可以说大雁塔是由皇家出资修建而成,有着显赫的地位和宏大的规模。建成后保存了天竺取回的贝多罗树叶梵文经,万余颗舍利、玄奘法师翻译过来的经卷等。

大雁塔五次修葺后,塔高64.米

大雁塔建成后,历史经过五次改建,最初是根据古印度的佛陀伽耶塔图样修建而成,高六十米,五层砖塔,这也是大雁塔的第一次修建。

第二次改建是因为唐高宗李治觉得大雁塔与古长安整体不协调,进行改建,加高到九层。

第三次改建大雁塔与我国女皇帝——武则天有关系,武则天本身打破了女帝王的传统,修建的大雁塔,也打破了传统的奇数层高的惯例,将大雁塔增高到十层。

第四次改建大雁塔是在我国五代时期的后唐,大雁塔的层高恢复到七层,后来因西安地区发生大地震,塔顶损坏,塔身也被震裂。

直到明朝万历年间,大雁塔进行了第五次修建、加固,经过此次改建后,在维持唐代塔体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六十厘米的包层,塔高61.米,光塔的基座就占地平方米,经过此次改建后,直到至今,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雁塔。

西安的大雁塔建筑格局和意义

大雁塔是砖塔,仿木结构,四方形阁楼式佛塔,包括塔基、塔身和塔刹三个部分,塔基南北长近49米,东西约46米,占地两千多平方米,每层的西面都有券门。

塔座,大雁塔的基座都有石门,门上都有对联和雕刻精美的佛像,也有李世民、李治、褚遂良手书的碑,也是我们常说的“二圣三绝碑”。

塔身,塔身洞壁之上都有题刻、长联、壁画等,这些文字和图画都向人诉说着它的不凡,生动地反应了玄奘当年西天取经的传说故事,和唐代的历史、人物、故事,展示了佛塔的起源和发展。

文物,大雁塔内的文物众多,以舍利、释迦摩尼像、贝叶经、释迦如来足迹碑为最,齐总贝叶经更是世界上绝无仅有,十分罕见。

意义,大雁塔的修建成功,也是这种古印度的佛教建筑——佛塔传入中国的结果,也是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标志建筑之一,遗存的石碑和珍藏的贝叶经,进一步佐证了大雁塔与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的历史。

结语

古时候的大雁塔是唐长安的地标建筑,现在的大雁塔是西安市旅游的热门打卡景点,这里的佛经、贝叶经、舍利等都具有极强的代表性,不仅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是唐王朝为我们遗留下的世界文化遗产、古迹。

对于西安大雁塔,你还有哪些看法呢?认为大雁塔是否值得游览呢?可以在文章下方评论区一起探讨一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fz.com/xgyby/110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