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干燥综合征的系统医学分析

前言

干燥综合征(SS)是一个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又名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上皮细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虽以外分泌腺受累为特征,但又不局限于外分泌腺。临床表现为唾液粘稠、口内烧灼感、吞咽困难、依赖汤水进食及味觉减退,严重者甚至出现顿挫性语言中断等,影响患者的学习和工作,并造成精神上的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研究表明80%的常用处方药可能导致口腔干燥症状,以及种药物可降低唾液腺分泌功能(包括抗干燥综合征药、镇静止痛药、降压药、细胞毒性药物、抗组胺剂、抗癫痫药、抗帕金森药等);唾液腺的增龄性变化导致口腔干燥,研究显示12%~57%的50岁以上人群有明显的口腔干燥症状,22%~47%的50岁以上人群唾液腺功能不良,并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上升。而随着医学技术发展和医生对本病认知提高,越来越多的SS患者得到诊断,因此其发病率也呈升高趋势。干燥综合征的患病率不同地区的报道各不相同,在不同的研究中估计其患病率从0.5%-5.5%不等。美国明尼苏达州的Olmstead地区的患病率约为每人中3.9%。国内张乃静教授年曾对北京郊区人的调查发现本病患病率为0.77%或0.33%。除此之外,SS患病率还与性别、年龄等因素有关。主要好发于老年人和中年女性,尤其是绝经后女性。第一部分关于干燥综合征的认识一、西方医学对干燥综合征的认识年,Hadden在一次伦敦临床学会会议上报道了1例63岁的女性同时合并口腔干燥和泪液分泌不足,并第一次引用术语“xerostomia”表达口腔干燥。年Mikulicz报道了1例42岁男性出现泪腺、下颌腺和腮腺的肿胀。此后唾液腺和泪腺的肿胀便被称为“米库利兹病(Mikuliczdisease)”。年Fuchs在报道了1例54岁女性存在口干眼干同时合并单侧腮腺肿胀。年Gougerot描述了3例患者均有涎腺及结膜、口、鼻等处的黏膜进行性萎缩,并将其联系为某种综合征。年Houwer最早强调了丝状角膜炎与关节炎之间的联系。—年陆续又有学者发表了一些论文,将口干和眼干联系起来,并描述了丝状角膜炎和关节炎。经过一系列的报道和研究过程,干燥综合征也逐渐被人们熟知。根据《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风湿联盟新指南》,成人诊断SS的标准包括5项,5项评分总和≥4分者诊断为pSS:(1)唇腺灶性淋巴细胞浸润,且灶性指数≥1个灶/4mm2(3分);(2)抗SSA抗体阳性(1分);(3)至少单眼OSS染色评分≥5或vanBijsterveld评分≥4(1分);(4)至少单眼schirmer试验≤5mm/5min(1分);(5)未刺激的全唾液流率≤0.1mL/min。二、东方医学对干燥综合征的认识我国古代医籍中虽无“干燥综合征”病名可寻,但多见“燥症”的论述。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奇效良方·燥门》曰:“燥之为病,在外则皮肤皴揭,在上则咽鼻焦干,在中则水液衰少而烦渴,在下则肠胃枯涸、津不润而便难,在手足则疾弱无力,在脉则细涩而微。”指出燥邪侵犯人体不同部位的表现形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岁阳明在泉,燥淫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甚则嗌干面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首先提出感受燥气之病因学说,并描述了燥邪伤人出现与本病相似的口眼与皮肤干燥、目赤痛、关节痛、身痛乏力等症状。全国中医痹证委员会于上世纪90年代在其颁行的《痹病论治学》中称本病为“燥痹”。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治法,各医家各有阐发,尚未统一,但对其复杂多变的临床证候及其诊治,则多散见于历代有关的中医文献中,以其口舌干燥,眼睛干燥,关节疼痛等主症,主要内容包含在了广义的“燥证”或“痹证”的讨论范畴中。中医认为燥证的病机在于阴液不足、燥邪外侵,后世医家在前人的经验上不断完善、总结。《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干燥综合征分为肝肾阴虚、阴虚血瘀、气阴两虚3型。三、现代医学对干燥综合征的认识现代中医学对干燥综合征的研究几乎与西医学同时开始。近几年,干燥综合征发病机理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认为唾液腺导管、腺泡上皮细胞和浸润淋巴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关键。有研究显示,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发生紊乱,认为干燥综合征的发病可能是自身和外界的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过程。研究发现,干燥综合征存在:①SS患者下颌下腺的上皮细胞高水平表达白细胞抗原(HLA)Ⅱ类分子(基因易感性);②机制研究推测病毒感染后阻碍了唾液腺上皮细胞正常脱落,长期存活在这些细胞中,使疾病持续进展(病毒感染);③pSS的发生机制与B细胞介导的免疫异常极其相关,B细胞聚集在炎性组织,参与异位生发中心的形成,异常增殖为单克隆B细胞,并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逃逸细胞凋亡,进一步产生大量变异球蛋白,表达异常自身抗体(B细胞异常);④雌激素缺乏可诱导鼠唾液腺上皮细胞凋亡及致病性自身抗原的裂解,引发ss样表现。日本德岛大学研究人员最新发现,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蛋白质“RbAp”活跃,最终引发干燥综合征(雌激素的影响);⑤王玉华等研究表明pSS组唇腺MMP-9的mRNA转录水平是正常人的4~5倍,蛋白表达也显著增高,这一结果与国外报道一致,这一研究结果可部分解释干燥综合征唇腺中缺乏纤维组织修复的原因(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升高)。西药的副反应较大,如胃肠道反应、肝肾损害等,且西药的使用没有中药灵活,所以权衡利弊,若只出现较为轻微的口干、眼干等症状,除了替代治疗,许多学者不赞成使用西药。

参考文献。

[1]石晗,牛坤旭,郭甘霖,方宜梅,寇秋爱.从气不化津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发病病机[J].辽宁中医杂志,,47(07):58-60.

[2]梅永君,李志军.干燥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全科医学,,18(06):-.

[3]柴雪梅,徐丽萍,宋欣伟.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发病机理的认识[J].内蒙古中医药,,31(04):-.

[4]王玉华,王鸿琳,温晓宏,赵岩,曾小峰,杜德顺.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中的表达[J].临床内科杂志,(07):-.

第二部分关于干燥综合征的系统医学分析一、使用医学系统分析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图谱1、外来病原物质侵入人体(外邪)研究证实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参与了pSS的发病,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性口炎病毒、逆转录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这些病毒已在SS患者颌下腺中检出,如1型人嗜淋巴细胞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病毒可能是通过激活上皮细胞诱发免疫炎症反应,促进B细胞分泌大量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后可加强干扰素α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加剧组织损伤。研究显示,EB病毒核抗原(EBNA)1和EBNA2蛋白在pSS唇腺组织中呈阳性表达,在浸润的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中呈高阳性表达。B淋巴细胞可在EB病毒感染后被激活,同时EB病毒的高度增值性可令其在免疫功能健全的成年人腮腺中长期潜伏。干扰素在pSS中也有重要的致病作用,50%患者外周血和唾液腺中可检测到高水平的IFN-1和IFN-2基因。病毒可以通过IFN-1通路激活自身免疫反应,促进自身反应性B细胞的克隆。E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属,在人群中普遍易感,但感染EB病毒后机体处于潜伏状态,在pSS患者的唾液腺和泪腺活检中常常发现EB病毒高表达。醋酸氟轻松乳膏作为皮质类固醇激素药,不仅可以为角膜提供恒定的激素水平,还可减少因激素带来的全身不良反应,是治疗角膜疾病的新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和皮质类固醇溶液灌注涎液腺导管系统,可以增加涎液腺流率,减轻口腔干燥症患者的不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参考论文。[1]黄侠,田瑞,龚书识,黄平,翟鑫超,李恬,苏林冲.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36(04):56-59.[2]王静,佘春晖,刘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与临床,,19(16):-.[3]王蕊,金涛.干燥综合征中医研究进展[J].新中医,,51(11):32-34.[4]李华,王吉波,王丽芹.干燥综合征患者EB病毒感染分析[J].医院感染学杂志,,(24):-,.[5]贺联印,王京华,王申五,等.EB病毒与干燥综合征发病相关性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74(2):97-99.[6]杨丽.干燥综合征与病毒感染的关系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16(11):-.2、人体组织数量发生变化(阴虚)有实验数据证明,含氟的人工唾液会改善口腔内的微环境、抑制牙菌斑生长、促进牙齿的再矿化;含羟甲纤维素人工唾液则可保持口腔内湿润,同时防止液体量减少。pH值和氟离子的改变不仅可造成牙本质脱矿,牙本质胶原暴露受损,同时可影响口腔常用金属的耐腐蚀性。另外,有研究显示,干燥综合征存在黏膜腺体萎缩,舌乳头萎缩而光滑,上皮细胞和腺泡细胞的损伤,少数累及神经系统,以周围神经损害为多见。AQP是一组细胞跨膜转运蛋白,现已发现13种亚型(AQP0~AQP12),参与机体水液的分泌、吸收及细胞内外水的平衡,较多研究表明,AQP5的表达减少和分布异常与SS的发病密切相关。姜兆荣等研究表明,解毒化瘀生津方能够上调模型鼠颌下腺腺泡细胞膜AQP5的表达,扩大颌下腺水分子的滤过,从而调节唾液分泌,与硫酸羟氯喹作用相似。Fas及其配体FasL是调控细胞凋亡的重要因子,Fas/FasL在唇腺腺泡及导管上皮细胞内的异常表达可能是SS患者唾液腺受损的原因之一,养阴益气活血方可以下调模型小鼠颌下腺组织Fas、FasL及mRNA的表达,减少腺泡及导管上皮细胞凋亡,从而减轻颌下腺损伤。猖獗性龋齿是本病的特征之一,约50%的患者出现多个难以控制发展的龋齿,表现为牙齿逐渐变黑,继而成小片脱落,最终只留残根。袁昌青等研究显示,pSS伴萎缩性舌炎老年患者占83.3%,实验结果显示年龄是pSS患者伴发萎缩性舌炎的危险因素,并且影响其萎缩程度,年龄越大萎缩程度越严重。SS可导致消化道腺体分泌减少,其消化系统损害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主。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SS的靶腺体组织中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腺体导管管腔扩张和狭窄,造成唾液腺上皮细胞破坏和萎缩,腺体功能受到严重损害,出现口干、进食及吞咽困难、舌痛及舌面干裂等临床表现而50%以上患者的血清中可检测出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等自身抗体。参考文献。[1]戴逸君.细胞因子网络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机制的研究进展[J].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5(02):87-93.[2]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1):-.[3]袁昌青,耿国梁,姜文静,徐全臣,董静,邓婧,孙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萎缩性舌炎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42(05):-.[4]黄巧丽,吴斌.吴斌主任医师从燥热阴虚论治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经验[J].风湿病与关节炎,,8(12):39-42.[5]韦尼,陈自佳,翟瑶瑶,朱跃兰.中药雾化吸入治疗干燥综合征口干燥症的临床研究[J].西部中医药,,29(05):5-8.3、人体组织数量发生变化(阴盛)目前未找到相关文献4、人体功能发挥发生变化(阳虚)干燥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唾液腺和泪腺受损功能下降。pSS患者肾脏受累最突出的表现是肾小管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导致的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可以表现为肾功能不全、蛋白尿、肾结石、低钾血症、低磷酸。常见症状为肌肉疼痛、无力、僵硬等。一般来说,人体的免疫反应可以分为Th1和Th2两类,前者主要是激活效应T细胞,产生干扰素-γ,达到清除体内病原体的目的;后者则可以激活B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属于体液免疫的范畴。有研究显示,干燥综合征的发病与Th1和Th2均相关。其中以Th1占主导,Th1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中IFN-γ、TNF-α、IL-12、IL-18均与SS有关。有学者研究发现IFN-γ水平升高可见于SS患者的唾液腺、唾液及血清中,使原有的炎症反应进一步扩大,导致腺体功能损伤加重,促进SS病情发展。TNF-α在pSS患者唇腺间质中阳性率约为55.6%,可以促进炎症细胞的浸润,单独或和其他细胞因子一起加速诱导细胞凋亡,导致唾液腺的进一步破坏,引起唾液腺功能障碍。近年来对pSS中T、B淋巴细胞功能的研究越来越多,pSS患者外分泌腺体浸润的淋巴细胞中60%~70%是T淋巴细胞,其中70%以上是CD4+T细胞。辅助性T细胞(Th)包括Th0、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均参与了pSS的发病,尤其是Th17在pSS发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唾液腺中的异位生发中心形成及B细胞激活是pSS发病的重要环节,异位生发中心是生成抗体及免疫球蛋白的关键机制,同时在外周血及唾液腺的浆细胞中发现了浆母细胞、腺体及外周血中有CD8+T细胞浸润。疾病早期CD4+T细胞(包括Th1细胞、Th17和其他的T细胞亚群等)浸润为主,而B细胞积聚发生在后期,活化的T细胞产生促炎细胞因子并通过诱导B细胞活化,促进pSS中的局部和全身炎症。有证据表明B细胞过度活跃是由活化T细胞介导的,有助于pSS的发病机制。病理上常常继发于人体新陈代谢减慢,躯体各部分组织器官功能退化,甚至腺体的导管变性、分泌障碍等等,最终导致机体唾液腺分泌功能的减弱或丧失。相关试验表明,当机体口腔唾液腺分泌量减少至正常静息状态下的50%以上时,口腔干燥症往往表现的尤为明显。pSS患者Treg细胞线粒体OXPHOS功能受损。OXPHOS异常可通过降低Treg细胞增殖率、降低Treg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以诱发凋亡和减少GARP+LAP+Treg细胞数量使Treg细胞数量和抑制功能降低,最终导致pSS患者出现免疫耐受缺陷。实验研究证明,生理剂量的雌激素就能改善SS小鼠下颌线和泪腺中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并且可增加腺泡数量。使用雌激素干预切除的干眼症小鼠,发现小鼠的干眼症可显著改善。黄芪可使刀豆素A激发的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明显,同时可增强T细胞功能,也可增强B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参考文献。[1]蒋亚男,石宇红.干燥综合征与T细胞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J].华夏医学,,32(05):-.[2]黄俊,刘磊,李莎莎,邓志勇.miR-a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35(19):9-10+12.[3]丁洋,任晨宇,张声生.口腔干燥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北京口腔医学,,27(03):-.[4]冯敏.调节性T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干燥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5]罗丰年,张汗承.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的免疫病理学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05):44-46.5、人体功能发挥发生变化(阳亢)未找到相关功能亢进文献6、气体交换功能发生减弱(气滞)呼吸系统是pSS最常侵犯的一个系统,自气管至胸膜均可受累,轻度受累者出现干咳,重者出现气短。国外学者曾进行了一项回顾性列队研究,发现在纳入的名pSS患者中,呼吸系统受累者的比例可达近1/6,而随着病程的延长,更多的pSS患者可出现更多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中气道受累和间质性肺疾病最为常见。通过SS患者死后的尸检发现,其支气管腺体和主支气管的杯状细胞体积变大,小气道的粘液占有比例增高。而刺激性咳嗽则可能与支气管的气道高反应性有关。间质性肺疾病往往是pSS患者的首发症状,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活动后胸闷、憋气、随诊病情发展可反复出现间质性肺炎、肺间质纤维化等。小部分患者还可伴随肺动脉高压,而肺动脉高压及肺纤维化为SS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随诊HRCT、肺功能也是检测pSS患者呼吸系统病变程度的主要方式之一。葛根能活化巨噬细胞(M4)的异物吞噬功能,增强初期感染状态下的异物排除功能,通过活化的M4对细胞性免疫施以影响。葛根可刺激小鼠产生抗体,增加抗体分泌量,同时可明显促进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和巨噬细胞吞噬率。益气养阴祛瘀方治疗干燥综合征患者后,ESR、血清IgG及血清Toll样受体(TLR)、干扰素-α、BAFF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参考文献。[1]韦尼.活血解毒方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及作用机理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孙乐.滋阴理气方治疗阴虚气滞型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3]寇丽君,王玲.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的中西医研究[J].新疆中医药,8,36(6):-.7、食物交换功能发生减弱(肠滞)近年来,菌群生态失衡与pSS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fz.com/xgybx/9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