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真菌感染在诊治方面存在诸多难点。
诊断方面:其临床症状及影像学都具有非特异性。其病原体检测以及药敏试验也不如细菌的快速稳定。其确诊往往需要进行穿刺/活检,而这种创伤性检查对于很多移植患者来说是难以耐受的。
治疗方面:我们可选择的抗真菌药物非常有限,并且这些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和费用等因素尚未达到完美的程度。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一旦确诊了侵袭性真菌感染后,其预后通常会很差。国外数据1??显示移植后合并曲霉感染的死亡率甚至可以高达86.7%。
医院牵头,全国35家单位参与的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非干预性、观察性研究?。共纳入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D)是一类临床重要的致死性感染并发症。总体而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确诊的侵袭性真菌感染和临床诊断的真菌感染发生率为7.7%。在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所造成的病死率为16.2%。确诊IFD的患者病死率达到31.3%。
IFD的病原体中,曲霉菌占70%,念珠菌占25%,其它真菌少见。
不同的移植类型中,IFD的发生率如下图所示:
下图是真菌感染的治疗策略?,我们通常建议采用前两者策略,即:
1.临床无任何感染迹象的预防治疗
2.临床上只有部分感染迹象、少量结节病灶或微生物证据时的早期治疗
一般来讲,我们主要是依据IFD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预防。专家认为在IFD的发生率为10-15%的时候是强烈推荐需要进行抗真菌预防的,IFD发生率5-10%的时候是推荐预防,而当IFD发生率<5%的时候是不推荐进行预防的1?。
在进行抗真菌预防治疗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识别能从预防治疗获益的人群
无IFD病史的初级预防还是有IFD病史的再次预防
不同高危因素,不同移植阶段/类型的病人
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预防,覆盖念珠菌还是曲霉
预防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可负担程度
真菌定植会使HSCT患者IFD风险增加2倍11。CAESAR研究的数据表明,对移植患者进行初级预防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确诊和临床诊断IFD的发生率(7.7%vs14.3%,P<0.)12。
作者胡炯教授
上海交通大医院血液科
参考文献:
1.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50:–
2.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32:–66
3.JournalofHospitalInfection()51:-
4.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42:–63
5.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44:–40
6.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48:–73
7.Haematologica;97(9):-.
8.BiolBloodMarrowTransplant21()e
9.BritishJournalofHaematology,,–
10.BiolBloodMarrowTransplant20()-
11.JInfectDis.Jan;(1):-16.
12.JournalofHematologyOncology()9:97
——
拓麦
拓麦直通车
直击现场贯通前沿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