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热,尤其是持续发热,对家长来说是一件比较揪心的事情,发热的原因除了常见的细菌、病毒等感染之外,如果宝宝有持续发热,吃抗生素效果不好,宝爸宝妈们还需警惕川崎病的可能。
如今患川崎病的孩子不在少数,但是大部分家长对川崎病所知甚少,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川崎病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川崎病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于年由日本人川崎富作首次报道,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该病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四季可见,但每年4-5月及11月至次年1月发病相对多见。川崎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最关键的症状:持续发热≥5天,抗生素治疗无效。其他症状:(1)口唇充血皲裂、口腔粘膜弥漫充血,舌乳头呈草莓舌。(2)眼球结合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热退后可消散。(3)颈部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4)急性期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后期指趾端膜状脱皮。(5)皮肤出现不同形态的皮疹,躯干部多见。肛周皮肤可有发红、脱皮。有的婴儿卡介苗接种处重新出现红斑、疱疹或结痂。宝爸宝妈们要注意,如果宝宝持续发热超过5天,抗生素治疗无效,又伴随上述5项症状中的4项,并排除其他疾病后,宝宝就可以被诊断为川崎病。如果持续不明原因发热,伴有上述2项或3项症状,也要考虑川崎病的可能性。川崎病有哪些危害呢
川崎病的主要危害是部分宝宝会出现心脏炎症,极少数宝宝可以出现严重的心脏损伤,甚至可能出现心源性休克危及生命。少部分宝宝可能会出现冠状动脉病变,包括冠状动脉扩张、狭窄、血栓、冠状动脉瘤、甚至心肌梗死等,其中极少数可能会遗留有冠状动脉损害的后遗症,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药直至冠状动脉损害恢复。未经治疗的宝宝,并发冠状动脉瘤者可达20%-30%,经及时诊断和治疗的宝宝,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可降低到5%以下。川崎病怎么治疗呢
如果宝宝被诊断为川崎病,要及时住院治疗。常规的治疗方法是规律口服阿司匹林,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
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更好地保护心血管。治疗出院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川崎病经过正规治疗,多数预后良好。但出院以后,无论有无冠状动脉病变,均需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以及1年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查体、心脏彩超等)。应用丙种球蛋白的宝宝在11个月内不宜进行麻疹、风疹、腮腺炎等疫苗的接种。通过今天的讲解,希望宝爸宝妈们对川崎病能有一定的了解,也希望宝宝们健康快乐成长!今日话题
关于川崎病的话题,您有任何疑问或建议,都可以通过“都市母婴服务中心”小程序,参与话题讨论与互动哟!操作步骤如下:01
长按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