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疾病推荐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

摘要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是从健康人血浆中提取的球蛋白,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制剂,近年来逐渐应用于皮肤科疾病,如过敏性疾病、感染性皮肤病、大疱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等,其作用也越来越受到肯定。本文就其在皮肤科的应用做一综述。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是从健康人血浆中提取的球蛋白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类;皮肤疾病;

结缔组织疾病;皮肤疾病,水疱大疱性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是从健康人血浆中提取的球蛋白,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制剂,其应用越来越广泛。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作用机制比较复杂,其能直接提供中和性抗体和抗毒素,发挥抗病毒和抗细菌感染的作用;能与网状内皮系统膜上的Fc段受体结合,从而使带有自身抗体的靶细胞和组织免受网状内皮系统的破坏;可调节机体中细胞因子水平;能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过程。

在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中,产生了过多自身抗体,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通过与机体内的抗体相互作用,从而阻止它们与自身抗原的反应使其恢复平衡。本文就近年来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在皮肤科的应用进行综述。

1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多数学者予常规治疗联合静滴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IVIG)治疗。梁丽俊予静滴人免疫球蛋白mg/(kg·d)治疗,连用3~5d;李彬龙等予静滴人免疫球蛋白总量2g/kg,分5d给药,均显示IVIG治疗组患者的皮疹、腹痛、关节症状消失时间、缩短病程及肾损害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尿常规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

郑杰等治疗10例儿童重症多形红斑,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联合IVIGmg/(kg·d)治疗,连用3~5d。治疗10d后皮疹结痂。认为早期甲基强的松龙的冲击联合IVIG可提高重症多形性红斑的治愈率,并减少后遗症。重症药疹是严重的药物反应,病情危重,极易引起各脏器功能衰竭或继发感染,甚至引起死亡。重症药疹患者,首先停用可疑药物,首选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但因其不良反应较多,在临床的应用受到了限制。近年来,许多学者尝试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IVIG治疗重症药疹。

李慎秋治疗2例重症药疹时联合应用IVIG20g/d,治疗4~5d;王焱等在2例TEN患者发病早期予静滴甲泼尼龙和IVIG0.28g/(kg·d),治疗3d;Campione等对10例TEN患者予IVIGmg/(kg·d)治疗5d。另外,IVIG治疗DHS一般剂量为10~20g/d静滴3d[相当于0.2~0.4g/(kg·d)],疗效不佳者剂量可增至30~40g/d[相当于0.6~0.8g/(kg·d)],共3d。均取得较好疗效。有研究显示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优于单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大剂量冲击疗法。

2感染性疾病

2.1病毒感染性皮肤病

治疗带状疱疹首选抗病毒药物,多数患者均能治愈,但一些泛发性带状疱疹,特别是合并肿瘤及免疫功能非常低下的患者,可能单纯予抗病毒治疗疗效不佳,可联合应用IVIG治疗。徐贤挺等治疗1例泛发性带状疱疹,常规治疗同时给予IVIG0.2g/(kg·d)治疗4d;骆肖群等对2例伴发肿瘤、常规抗病毒治疗无效的泛发性带状疱疹患者予IVIG0.4/(kg·d)治疗5d;何瑛等对19例带状疱疹患者予静滴阿昔洛韦联合IVIG2.5g/d治疗2d。治疗结果均显示IVIG能明显减轻患者症状和缩短病程。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大多预后良好。但由EV71病毒感染的患儿往往高热、嗜睡、易惊,可并发脑炎、肺出血等,伴有较高的病死率。柯远碧等治疗42例手足口病患儿,抗病毒联合IVIG(mg/kg)1次静滴。李正叶用IVIG治疗15例重症患者[~mg/(kg·d)]治疗3~5d,结果均显示治疗组在减轻发热症状、缩短热程和总病程方面疗效显著,且能增强患儿免疫功能。

▲治疗带状疱疹首选抗病毒药物多数患者均能治愈

2.2细菌感染性皮肤病

杨志云等治疗25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加用IVIGmg/(kg·d),连用1~3d,结果显示,与单纯用抗生素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肤红斑和疱疹停止进展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大疱类皮肤病

自身免疫性大疱病需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该两类药物不良反应均较大,故加用IVIG治疗大疱性皮肤病是许多学者的选择。Ahmed对21例天疱疮患者系统使用泼尼松联合给予IVIG(总量2g/kg,分3d给药,每4周1次为1疗程)治疗;刘向农等对9例重症天疱疮予甲泼尼龙与环磷酰胺治疗不佳的情况下加用IVIG10g/d,治疗5d;杨小英等用不同药物治疗6例重症寻常型天疱疮,未能控制病情,遂予IVIG5g/d,共治疗25d。结果均显示联合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能明显减少或避免各种并发症尤其是继发感染的发生。可见对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并用难以控制病情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加用大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冲击能有效地控制病情。骆肖群等用各剂型高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1例类天疱疮均无效,且出现不良反应,以IVIG0.4g/(kg·d)冲击疗法治疗5天;张爱5例类天疱疮患者用IVIGmg/(kg·d)联合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4天,均取得了显著疗效,且能获得持久的临床缓解。Sami等对7例由于各种原因对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禁忌的重症瘢痕性类天疱疮患者予IVIG的长期治疗(总量1~2g/kg,分5d给药,每4周1次为1疗程)并随访,总疗程10~18个月,平均4.5个月可达到临床显效,且在治疗结束后平均缓解期达26.9个月,认为在IVIG起效后维持治疗可获得疾病的长期缓解。

▲皮肌炎是一种补体依赖性微血管病

4结缔组织病

皮肌炎是一种补体依赖性微血管病,伴C3激活和膜攻击复合物(MAC)在毛细血管沉积,IVIG可防止补体介导的毛细血管的免疫性损害,抑制毛细血管破坏。Dalakas等对8例患者予IVIG2g/kg治疗,1次/月,连5个月。结果显示患者的肌力均明显增强,皮疹较前消退明显。骆肖群等治疗1例累及神经系统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以IVIG0.4g/(kg·d)及甲基泼尼松龙1g冲击疗法治疗3天,结果患者双下肢水肿消失,癫痫不再发作,血常规显示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均较前上升。大剂量IVIG与激素和环磷酰胺联合应用对降低SLE疾病活动指数、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和降低自身抗体均有较好的疗效,对降低院内感染亦有明显的效果,病人可获得较长期的缓解,对难治性、重症SLE有一定疗效,且有助于减少激素的用量。

▲皮肌炎是一种补体依赖性微血管病

5银屑病

脓疱型银屑病是银屑病中病情较严重的一种类型,常伴有高热及白细胞升高和低蛋白血症,甚至危及生命。陈向齐等治疗18例重症患者,予复方甘草酸苷、抗生素静滴,IVIG10g/d治疗3~5d[小儿用量~mg/(kg·d)],同时口服阿维A,结果显示治疗1,2,3,4周时有效率分别为55.56%,72..33%,88.89%,认为四种药物联合应用对治疗重症脓疱型银屑病疗效较满意。

▲脓疱型银屑病是银屑病中病情较严重的一种类型

6性传播性疾病

肖隆燕治疗2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GH)患者,在每年3,5,9,11月份内,每月第1,4,7,15,30d各肌注人免疫球蛋白mg一次,结果显示生殖器疱疹的复发率明显降低。另外,有学者认为,每月一次IVIG~mg/kg对艾滋病(HIV)感染是很好的治疗方案。

7不良反应

IVIG的不良反应一般较轻,可出现头痛、面红、寒颤、肌痛、恶心、气喘、胸痛、心动过速和血压变化等,可以通过减慢或暂停输液,或预先给药如镇痛药、非甾体类药、抗组胺药物来缓解症状。过敏反应少见,IgA缺乏者可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还包括无菌性脑膜炎、血栓形成、肾功能损害等。

8结语

综上所述,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适应症非常广泛,特别是IVIG,疗效高,副作用少,剂量一般按mg/(kg·d)连用3~5d,或1g/(kg·d)连用2天,对于过敏性紫癜、重症药疹、天疱疮、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大疱性类天疱疮、多形红斑和银屑病等,目前已有足够的病例表明IVIG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能明显提高治愈率及有效率,减少患者后遗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但由于其价格昂贵,从而限制了其应用。另外,目前临床应用人免疫球蛋白缺少大样本统计研究,且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提示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探讨,以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在临床使用中能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fz.com/xgybx/68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